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零基础入门: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WORD

2020-09-23 11: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2013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_小学数学表格式导学案_小学数学导学案格式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

㈠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员学过整数的了解、整数的四则计算等常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点,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素数,奇数与质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现在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常识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详细学习内容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在“数的全球”活动中,主要是了解倍数和因数;在“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点”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点,知道奇数、偶数的意义;在“探索活动(二)——3 的倍数的特点”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点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点;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让学生感受、掌握找因数的直观方式;在“找质数”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用“筛法”制作质数表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偶数的涵义,并在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地理史,丰富对物理发展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的活力;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利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问题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构建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点,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按照解决难题的必须,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推导、类比与预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素养;在构建数的特点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推导或猜测验证等构建方式,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难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第三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未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涵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推导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可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涵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乘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差异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相当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详细学习内容安排了九个活动情景:在“分数的再认识”活动中,通过详细的情景,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涵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了解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则所表示的确切次数也不同;在“分饼”与“分数与除法”两个活动中,学生将了解分数的分类标准,并可把握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相转换的方式;在“找规律”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分数大小不变规律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可依照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在“找最大公因数”与“约分”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并可利用这种知识进行正确地约分,也为后续理解、掌握通分的方式打下了基础;在“去少年宫”与“分数的大小”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并可利用这一知识,会正确地通分与非常分数的大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涵义,能恰当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洁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相当;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化简和求值;初步认识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相转换等。在第一学段时,学生即将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在本册丛书的第一单元与第三单元中,他们既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学生理解、掌握了很多常识,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高的基础。为进一步强化学习的探索性,本单元的详细学习内容分为四个情境活动展现:在“折纸”的操作活动中,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发芽实验”中,主要是应用异分母加减的常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星期日的安排”中,则重点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在“看课外书时间”中,通过解决不同形式数的非常,引出分数与小数的互相转换的方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可恰当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次序,并可恰当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可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语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㈡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式、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方式、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式或者梯形面积计算的方式等。根据学员学习的特征,本单元具体学习内容分为五个情境活动,在“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情景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方格纸成为契机,让学生自主地非常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学生非常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确认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是有多种比较的方式。在“地毯上的图形面积”中,除了再次巩固数格子的方式外,重点将向学生渗透如何将图形“化整为零”的思路思想。在“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情景活动中,通过强调解决公园草坪面积的难题,让学生带着弊端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本原则,并可利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的情境活动中,为使学生可自主地构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式,教材除展现了学生必须解决的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外,更重要地是强调了怎样把三角形进行转换的要求,这只是学生寻找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方式的重要策略。同样,根据不同学生的感知能力,在学生构建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式中,教材呈现了多种不同的估算方式及其面积定理计算的方式,目的是在教学上使每位教师都可充分地参与构建活动之中。在“探索活动(三)——梯形面积”的情境中,重点是运用学生前两个基本图形计算的经验,探索梯形面积计算的方式。同样,为了使每位学员都可参加探索活动之中,教材呈现了多种探索的方式,说明学生不同探索过程的模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清楚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式的过程,并可利用计算的方式缓解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难题;在构建图形面积的推导方式中,获得探索问题顺利的感受。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课题 数的奇偶性 第 1 课时(总第 8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理解数的奇偶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奇数、偶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难题的思路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看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感受研究的方式,提高推理能力。

导学策略 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研究生活中有关奇数、偶数的物理知识。

二、 探究新知

1、 活动一

2、 试一试

3、 活动二

三、 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何收获? 让学生尝试缓解问题,寻找解决难题的思路,利用解决难题的思路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难题策略的指导。

本题是使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缓解问题的思路尝试自己解决难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难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小学数学表格式导学案,自己强调问题、解决难题,还可以加强游戏活动。

先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历程“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鼓励学生用这种的探究方法构建“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使学生应用结论推断计算结果是双数还是偶数。还可以鼓励学生探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差异规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比较图形的面积 第 1 课时(总第 9 课时)

学材分析 1、 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原则。

2、体验图形图案的差异与体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推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 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原则。

3、体验图形图案的差异与体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导学策略 导练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方格纸,小图形。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有关图形的常识。

二、 探究新知

1、 比较图形

师:比较书中的这种图形的面积有哪些关系?你是如何了解的?

2、 练一练第1题

3、练一练第2题

4、练一练第4题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何收获? 组织学员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面积的大小的,它的根据是哪个?

通过交流使学生非常清晰地理解面积大小的几种比较方式。

在指导学员训练时,要重点鼓励学生了解对图形的分割和平移,并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颜色差异,但体积的大小不变这样一个事实。

在画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图形时,首先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图形,然后在组织探讨中鼓励学生画一些非圆形的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者非标准的图形。

这两道练习题都是操作性活动。在训练前使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些类似的图形。

课题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第1课时(总第 10 课时)

小学数学表格式导学案_小学数学导学案格式_2013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分割的方式,将较复杂的图形转换为简洁的图形,并用较简洁的方式计算面积。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相当图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面积。

2、能运用分割的方式,将较复杂的图形转换为简洁的图形,并用较简洁的方式计算面积。

3、在缓解问题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再次研究有关图形的物理常识。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情境图

2、练一练第1、2题

3、练一练第3题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何收获? 让学生尝试数出地毯上兰色部分的面积。组织交流不同的数法,对于学生的不同的分割方式,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均要予以肯定。

本组的每一道题都有多种解法,可以使学生先独立探讨,然后组织师生进行探讨交流。全班进行交流反馈。

学生在解答本组的两道题后可以有两个发现:第(1)题的4个图形的面积分别为1、2、3、4的平方数;第(2)题的3个图形面积分别是中间一组题的3个图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总第 24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难点: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含义与商不变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2、能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跟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真谛。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

师:孙悟空给小猴子分桃子,一只兔子说我要一半,这时孙悟空给了它这种桃子的二分之一,另一只小猴子说我要更多。孙悟空说好的,我就帮你八分之四。这只小猴子也开心地跑了。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你可用自己的方式来说一说自己对这故事的见解吗?

师:你可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吗?

师:你可能够折出与这个分数相同的分数吗?

师板书这些分数

师:你认真观察那些分数,你看到了哪些?

(从左向右看,从右往左看)

2、试一试

师:你可说出这种的一组分数吗?

三、巩固新知

1、试一试

2、练一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