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2020-09-10 19: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体育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跟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数学老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跟教案,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谢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本。该组教材按“怎样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短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表明“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课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1-4段)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它们结合上去,发明了坦克。第二部(第5段)分讲发明的战车在战役上击败敌人,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第6段)由坦克的发明引发“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次序叙述。叙事简单明白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用事实表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生字,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发明家是如何把矛和盾的特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3.体会发明家勤于反思、勤于实践的品质,学会集合优点于一生。

重难点:

重点:了解发明家把矛和盾的特点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过程。

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导致的道理,即“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还会是胜利者”并举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矛和盾

1、出示矛和盾的照片,你认识这两种武器吗?(板书:矛盾)随机教学“矛和盾”字。说说你对他们的知道。

2、师小结: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矛长长的,头上尖尖的,用来进攻。盾就是盾牌,是拿来抵挡的,保护自己的。(教师随机板书:矛——进攻。盾——自卫。)

3、今天我们应学的课本题目是《矛和盾的集合》(师补充课题)。用来进攻的矛和用来防守的盾怎么可集合起来呢?学了课文你就明白了。

二、自学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自读课本。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本,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本读略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集合招架紧张自卫

进攻炮口坦克战役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庞然大物

自由读——指名读——同桌接读

(2)指名分段读课本,师生正音。

表格式体育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

3、归纳主要内容:同学们,读课本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就是把课本读成一句话或者一小段话,你会吗?(课件出示填空句子)请同学们赶快默读课文,试着填一填。课件出示:

发明家()矛和盾与朋友比赛的时侯,想到把矛的()、盾的()合二为一,发明了(),在战场上()。

三、学习1-4段,思考如何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1.同学们,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只是是一帆风顺的,他遇见了许多疑问,又是如何解决的,请默读课文1-4段。

2.交流反馈,随机板书,品读词句。

(1)盾太小。盾太小,所以发明家难以抵挡住矛强大的对攻。找到相关词语: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没法招架。

A、自由读,想像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B、你从这些词语感受到比赛的紧张?

雨点般:可以看出什么?(连续不断来势凶猛很密集)

左抵右挡:做做动作

难以招架:什么意思?

用朗读展现出矛强大的攻击力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感受到“盾太小啦!”

(2)变铁屋。找到相关句子: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象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发明家在紧张危急关头,想到了这种一个好主意,会是如何的心态?带着这样的心态好好读一读,读出“!”强烈的情感。指出变铁屋的作用是为了自卫。(板书:盾——自卫——变铁屋)

引:可是,铁屋子只能保护自己,一点儿获得胜利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可拿来跟对方比赛呢?这个难题真使人难受,也经常困扰着发明家。他不停地想呀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学生接读: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3)要进攻。出示第三自然段:可是,这样不仅安全,自己仍成了只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鳄鱼。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呀!

“固然”是哪个意思,能否换个词儿来说?

发明家又产生了新的苦恼,你觉得这种的铁屋子像———,只能——,不能——。

读好“!”强烈的语气。

(4)开小洞。找到相关句子: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得要会走,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A、什么能够进攻?课文中的“矛”指哪个?怪不得“矛”打上了引号。长长的一横叫破折号,破折号占两个格子的位置,在文中的作用是解释表明。(板书:矛——进攻——枪炮)

B、出示坦克图,找找什么是坦克的“矛”?什么是战车的“盾”?随机理解履带。说说坦克与铁屋子比出来的进步:坦克除了可——,而且能——。

3、请你们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一说发明家是如何把矛和盾的特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指名说,自由练说,再指名说。

4、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对攻合二为一(板书:合二为一),集合优点的结果如何?课文中的那个词可回答这个难题?学生勾画,交流。联系第5节课文找找坦克“大显神威”的场景。(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你可读出的德国兵恐惧,惊慌失措的样子吗?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五段,总结全文

师:坦克的上面装有履带,能行走在泥地、沟渠等特殊的地面上。作战时人可以躲在坚硬的铁屋子里,很难受到伤害;又装有炮口,能随时防御对方。由于它进退自如,攻守灵活,一上战役就发挥了极大作用,名震天下。“它把矛和盾的特点集合于一身在战役上大显神威,哪儿是用单独的矛和盾作战可比的呢!

表格式体育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

1、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出示最后一句话:齐读,你想到了哪些?

大屏幕出示这段话:“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还会是胜利者。

2、你可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吗?指导朗读。

3、你可找找生活中“合二为一”的举例吗?

4、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把矛和盾的特点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之后的学习上、生活中,象发明家那样,多观察、多探讨,学习他人的特点,发明或优化更多的东西,早日进入胜利者成功者的行列!

板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

| | |

进攻自卫合二为一

| | |

枪炮铁屋子坦 克(胜利者)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二)

教学目标:

★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恰当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本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反思、关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矛和盾的照片:你明白什么是“矛”?哪个是“盾”吗?

②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两者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读课本,要求读准音节、读通段落。

②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体育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

③指读课本,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④自己把课本再背诵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解读

①学生再背诵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困惑。

②同座交流交流。

③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难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④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能作参考:

a.发明家是如何把矛和盾的特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是的,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哪些启发?

这两个问题成为下节课学生探讨的话题。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②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般攻炮坦战神

a.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份所占的大小有哪些不同。

b.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实践活动

搜集能表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例子,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恰当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

★理解课本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反思、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体育教案

教学重难点:

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强调了那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

①发明家是如何把矛和盾的特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②“是的,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哪些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二、学生探讨,交流感悟

①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短文,可以适度作点批注。

②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老师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朋友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看法。

③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相机请师生朗读有关内容。

④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员再次指责、释疑。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①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②齐读这段话。

③你能够用别的事例来表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例子或课前搜集到的例子,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字抄词

①练习其他7个生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实践活动

①摘抄你觉得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②搜集一些发明家的独白,开一个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