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发展报告.docx 13页
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发展报告□谢传兵侯小菊张少刚【摘要】作为一项重要的体系设计,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力求开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格局。调研数据说明,大赛确实很好地发挥了鼓励作用,在自身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全面推进教师和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准提高,特别在改善参赛学生信息化教学素质和大幅发展方面疗效明显。根据大赛发展经历跟将来发展趋势预测,可以觉得统筹建设、分类比赛、加强研究是建立大赛制度的理性选择跟基本方向。【关键词】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教师发展;态势分析【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458x(2014)12—0084—06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明确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研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1]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提升职业学校校长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准的鼓励和推进模式,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自2010年起,教育部牵头召开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五年来,在多个部门的一同支持下,大赛在增加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委共同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强调:要“办好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鉴于大赛对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大作用,本文试图借助对竞赛五年发展经历的梳理及参赛教师相关状况调研数据预测,揭示大赛推进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准和提升职业学校学生水准的实际效果,分析大赛发展趋势,提出进一步加强大赛模式的几点建议。一、大赛发展经历1. 大赛缘起与轨迹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谋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由缩减规模向全面提升品质转变,2009年11月,教育部在山东举行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会议首次强调了参加全省职业学院信息化教学竞赛的呼吁。出席该次大会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提出,加快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研发,三是推动培育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团队,四是切实探索和建立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
而呼吁召开全省职业学院信息化教学比赛,就是要通过联赛制度化的竞赛机构,整合建设功能、彰显建设效益,其根本方针是为了确保中等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科技应用能力跟信息化教学水准。2010年12月11日,首届全省中等职业学院信息化教学竞赛在沈阳市拉开帷幕,来自全省33个地区的256名教师参与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英语、数学、土木水利类专业、加工制造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等共10个组别的赛事。至2014年,大赛分别在上海(前两届)和南京(后三届)连续举行5届,共有约4764名职业学校学生、2642件84DOI:10.13541/j.cnki.chinade.2014.12.0182 0 1 4 年 12 月中国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作品举办赛事。五年来,大赛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思路变革的优秀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呈现信息技术在改进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以其独到的推广应用价值、研究价值跟审美价值,受到广大学者跟学生的高度评价,为全面推进实践性教学过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范例。
2. 赛项设置变化为突显大赛的导向性和公平性,引导和满足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必须信息化大赛教案格式,顺应广大职业学校校长的合理诉求,五年来,大赛组委会在决赛范围、比赛项目、比赛内容、评审方法跟评分指标等方面,坚持采用动态调整措施,促进大赛走上不断优化的道路。作为首次试点,2010年确定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赛项,设定物理、数学、加工制造、土木水利、信息技术5个重点组别;2011年起,新增信息化实训项目,突出职业学校实训教学转向虚拟环境与实体环境的整合,并在竞赛之后设立专家报告;2012年起,将高职学校并入大赛范围,促进了中高职教学改革一体化衔接的进程;2013年新增高职组网络课程赛项,引导职业学校校长格外关注资源的收集跟应用;2014年新增课堂教学赛项,引导学生从注重教学设计转向重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详见表1。赛项设置的差异,体现出大赛在鼓励方向上的不断发展。其总体的模式就是要引导学生基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大赛的实效性和对课堂实践的助推作用。在赛事内容方面,大赛还紧密对接社会跟产业最新发展动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了当前职业教育的重点领域跟关注方向。经过两年的不断完善,大赛在鼓励教学改革、突出教学应用、对接产业动态、聚焦重点领域方面,特征与疗效明显。
3. 改进比赛形式为建立国家-省市-地区-学校四级赛事体制,自2012年起,大赛组委会的通告中确立要求各参评代表队要先行组织各省选拔赛,遴选地区优秀队员参与全国比赛。在这一要求的影响下,到2014年,全部省级(含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都组织举办了区域内的选拔赛,大赛的影响力、覆盖面得到迅速增强。为减少现场决赛的环境压力、提高大赛整体水准,自2012起,大赛评审分为网络评选和现场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各地推荐报名的全部参赛作品在借助网络评选后,按60%的比例进入现场比赛。为了确保竞赛的科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年度竞赛评委从专家库随机抽选产生。五年之后,大赛设立了最具权威性的初评专家库,一大批全国著名的教授和学者进入专家库,覆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行业组织跟职业学校,形成了代表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顶尖库,专家力量深度参加了比赛的工程修改、评审标准修订、比赛评判、报告会、培训会等环节。表1 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赛项设置一览表[2]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组别中职组中职组对同一问题,校长跟大学管理人员的了解基本一致。数据显示,84.25%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信息化教学竞赛对推动学生增加信息化教学水准的“作用巨大”(43.64%)或者“作用较大”(40.61%)。
而非参赛教师中,有66.61%的人觉得信息化教学竞赛对推动学生增加信息化教学水准的作用巨大以及作用较大,显著低于“一般”、“作用不大”、“没有作用”。4. 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提高和区域联动访谈结果证实,无论教师能否参赛、无论是学生而是管理人员,都高度认可竞赛促使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准提高和促进教学改革创新的作用。被访谈者的看法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竞赛促使了学生信息化教学水准提高,真正实现了职业学校课堂方法的转型;二是竞赛促使了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智慧化建设,从根本上鼓励跟提升了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三是竞赛搭建了全国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的交流系统,全面推进了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建设跟学生水准的区域均衡。在大赛整体水准迅速增强的同时,也展现出较为显著区域梯度变化。以2013年为例,在全国36个代表队中,参赛获奖名次靠前的代表队(获奖数)为:江苏(24)、辽宁(24)、大连(22)、北京(21)、宁波(19)、河南(19)、湖南(18)、吉林(17)、天津(16)、广东(15),其中东北地区3个、华北地区2个、华东地区2个、华中地区2个、华南地区1个,西北和西南地区没有进入前10名的代表队。
[4]大赛成绩的差异性,源自各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与效果的差异性,同时展现出区域内通过大赛整合相关建设工作的联动效果。以连续几年排在前列的江苏为例,不仅大量部署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还特别强调重点资源的建设。例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先后建立了15个重点专业建设协同组和9个特色项目建设协同组,与企业合作一同研发了102门基于网络系统的专业核心课程数字资源,重点解决了专业仿真实训教学资源不足问题,并推动所有成员高校无偿共享,在省内所有职业院校中逐渐推广使用。同时,以组织竞赛为契机,系统、深入、全面地探究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趋势,特别是构建基于网络教学辅助系统支持下的新型学习活动,鼓励全体学生研究、总结和推广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5]辽宁和上海同在一个省区内,共同进入年度获奖人数达到20个的第一方阵。考察辽宁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可以看到,辽宁省自2006年开始投入专项资金研发重点专业的仿真实训软件,并面向全国职业高校推广应用。[6]到2008年,又同步实施网络系统、教学资源、信息化队伍三个建设,构架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三级网络系统模式,构建了包含统一的科技路线、统一的制作规范、统一的数据结构、统一的仿真模拟环境、统一的用户管理在内的五大标准,规范建设成果的应用。
各项工作组织化程度高,为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跟取得竞赛优秀成绩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分析其它获得优秀成绩的区域,同样可以提到区域性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亮点,如:北京、天津的数字校园建设工程和学生信息化教学素质培训,湖南的世界大学城(职业教育新干线)建设与推广,宁波的“数字校园示范高校”建设及系统化的职业教育信872 0 1 4 年12 月中国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息化教学专题研修,吉林的教育信息化省级示范县、示范校建设项目,广东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通过预测各地区的信息化教学的演进轨迹,可以看到下面基本事实跟规律: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准地区差别较大,信息化教学比赛成绩可直接反应地区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的总体水准,同时与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水平、师资授课力度、大赛组织化程度、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深度直接相关。三、大赛发展趋势预测1. 机遇与威胁以历史的视角来看,作为一项重要的机制设计,大赛在深化职业教育信息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品牌的同时,也正面临重大发展契机。一是职业学校学生发展需求将变得旺盛。从职业院校发展来看,未来一段时期,无论是“以信息化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战略的推行,还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项目,都对职业学校校长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水准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规定。
以竞赛模式来促使教师内在意愿、推动教师素质发展,其有效性已被理论跟实践共同验证,职业学校及学生对借助大赛这一系统来推动各项各类目标的诉求将变得明显。二是政策环境非常有利。从相关制度来看,对大赛的必要性、持续性也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国务院六部委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第十一条就确立提出,职业学校“到2020年信息技术应用超过全球先进水准”,为达成这一目标,规划中确立提出应“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素养的授课,将其成为学生评聘考核的重要标准。办好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举办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设计,[7]在深化职业高校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早已较为充分地发挥了特殊的功能,未来也必然变成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跟理性选择。大赛也同时应对显著的挑战。一是与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其它重点工作整合不充分。虽然参加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设计,在客观上起到协调和鼓励资源研发、教师授课、教学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但在顶层设计上,这些工作之间尚缺少有效的统筹安排,为赛而赛的现象在职业院校中仍然存在。
二是职业高校普遍缺少有效的信息化环境支持。随着大赛整体水准的不断提高,对支持信息化教学设计跟实施的信息技术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规定信息化大赛教案格式,但当前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环境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也加强了竞赛优秀成果在日常课堂中推广应用的难度。三是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从过去的几年看,各地区举办区域内赛事比赛的状况各不相同,区域性赛事发展现状和参赛全国比赛的名次都展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大赛优胜奖过于集中。教学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通常只是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较高的地区。由于区域基础条件跟重视程度的差异性,大赛在客观上可能会加大区域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的差别程度。2. 优势与缺点大赛现有优势分析:一是竞赛以其权威性和变革性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一面旗帜。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是现在在学生信息化教学领域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赛事,五年来以另类的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其中,已经作为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科技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用。二是竞赛引领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大赛不断创新比赛项目和评分标准,特别是设置具有典型引导意义的信息化实训教学项目,如“万用表的装配与测量”、“声光实用型抢答器的制作与安装”、“建筑桁架模型设计”等工程,紧密围绕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改革,体现实训课程课堂创新的项目化、模块化方向,切实引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不可以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