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至七单元教案设计四份合集(word表
9 2019 年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园地四至七单元 教案设计 四份合集 (d word 表格版)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式。 2.理解剧情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句子中的关键字词有着明显的情感色彩。 4.写一写人在沮丧或纠结时的心理活动。 5.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教学 重点 1.理解剧情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积累唐代画家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教学 难 点 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式。 2.写一写人在沮丧或纠结时的心理活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分钟 交流平台 一、回忆课文,说形象 1.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出示:【课件 2】 《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 《穷人》:桑娜收养了隔壁的两个孤儿。 《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儿子进疯人院。 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 2.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落寞的战友。
) 二、理解形象,学方式 学生回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讨论如何理解电影的人物形象,学生很容易联系到学过的课本中去,理解人物形象的方式。1.分组讨论:怎样理解电影的人物形象? 2.出示:【课件 3】 (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通过电影的剧情展现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短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 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度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哪个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 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巨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发生了如何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能够写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剧情? 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括情感色彩 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句。 2.指名说说从语句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感情。 3.教师指导: 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让观众想起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情感。
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观众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遭遇的危险。 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观众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他们的厌烦感。 4.学生带上心灵再次读词语。 5.强调:从语句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情感,因为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第二次再读,形象需要非常丰满,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剧情对突出人物形象的很大作用。 结合句子,从重点词语中感受感情这一环节,教师讲解指导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再换另外的词语貌似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只有那些句子才恰如其分地抒发出作者的爱情。词语有情感色彩。 (板书:词语包括情感色彩) 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1.出示:【课件 4】 桑娜脸色惨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哪个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即将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它们抱回来啊?他会骂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学生自读讲稿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 (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 3.讨论: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 (板书:五个省略号 两个感叹号 ) 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态。
5.写完后小组内交流,评价。 日积月累 一、 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回乡偶书》 2.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强调读音:鬓 衰 4.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出示:【课件 5】 我在年少时离开故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家。我唱歌的口音虽已改变,但两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顾客是从那里来的呀? 5.学生交流。 6.指导诵读、表演。 二、 情感升华 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贺知章迈着蹒跚在学生感受出桑娜的心理活动期间,引导学员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心理活动的,这一环节设计是为了使教师找出写作的方式,并尝试去写一写。在教师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表演诗中的情境,是为了使教师身临其境,更深切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感受画家曾经的心里情感。 的步履回到了故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 86 岁的奶奶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2. 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板书:回乡偶书——游子怀乡) 三、 拓展延伸 1. 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电灯,亮在贺知章的心中,亮在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的心中,也亮在无数游子的心中。
从古至今,正是这盏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 2. 齐诵《回乡偶书》。板书 设计 多层面理解人物形象 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词语包括情感色彩 复杂心理活动——五个省略号 两个感叹号 回乡偶书——游子怀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共有三个栏目,即“交流系统”“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位栏目的课堂都落到实处。 “交流系统”的课堂目标是教教师从多个方面来理解电影的人物形象。我从备考学过的三篇课文入手,让教师说一说三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然后有鼓励教师思考:这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怎样展现出来的?学生探讨后确立了展现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举止、心理活动描写着手,也可以借助情节描写刻画人物,有时候还通过环境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分三项内容。其一是学生认知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我安排学生两次读“温酒斩华雄”的剧情,给学生深刻体会情节描写的很大作用。其二是注意词组中重点词语的情感色彩对单词表意的作用,我借助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准确用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情感最鲜明。其三是借助范例使学生认识到心里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确立作者的写法后,自己尝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文字。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诗歌《回乡偶书》。这首诗是古代作家贺知章在中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家对故乡的热爱。教学中,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以父母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也是简练点拨。同时,利用舞台,让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境及耐人寻味的感情,深深地印到教师的脑海里,教学效果良好。9 2019 年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五《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 教案设计(d word 表格版) 课题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 了解“围绕中心含义,从不同方面甚至选择不同事例写文章”的弊端和准确做法。 2.学会围绕中心意思选择适合的材料。 教学 重点 懂得如何围绕中心含义选择适合的材料。 教学 难 点 学会围绕中心意思来选取适合的材料。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分钟 交流平台 : 一、出示:【课件 1】 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丰则末茂。——(清)魏禧 1. 谁可说出这句话的含义? 2. 指导:写文章需要先建立中心,好像树木一样,它的根深,枝叶也就茂盛了。
二、 探究讨论 1. 出示问题:围绕中心含义来选取材料有哪些好处? 2. 学生分组讨论。 3. 教师点拨:围绕要表达的中心含义,从不同的方面甚至选择不同的例子来写,可以让这个含义表达的更全面, 出示古人关于写文章应建立中心的语录,让学员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随着学习的节奏,由浅入深地感受到这些写法的妙处,学习这些写法。更充分。 4.学生结合《夏天里的成长》来理解围绕中心含义来选取材料的好处。: 出示:【课件 2】 (1)《夏天里的成长》中心含义是哪个? (2)课文选择了这些例子? (3)你觉得这种例子对表达中心有哪些好处? 三、 指导讲解 1.学生探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怎样写才能帮读者留下更深切的印象? 2.教师指导:把重要的个别写得详尽些、具体些,才能帮读者留下更深切的印象。 3.结合《盼》这篇短文,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是重点,作者是如何把重点写详细写具体的? 初试身手 一、分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课本上的难题。 2.小组推荐一名老师做汇报。教师把各组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记下去,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分析。 3.出示正确答案。 二、完成练习 1.学生从以下的考题中任选两个,写出自己想选择的例子或选择的方面。
: 出示:【课件 3】 好斗的兔子 都是淘气惹的祸 闲不住的姥姥 忙碌的早上 欢声笑语满校园 那些关怀的时光 (1)观察题目,确定中心:想一想,要围绕哪个中心来选取材料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想一想,什么样的例子更可表达中心 (3)相互交流,提出建议。 (4)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三、布置练笔 以“幽默的数学教授”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选材合理,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观察题目后来确认中心,再想选择适合的例子来写,看似简单的一个流程,实际上是教会学生写作文的恰当方式。 重点突显,中心确立。 教学反思 “交流系统”中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围绕中心含义,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的益处;二是学会把重要的个别写得详尽些、具体些,才能帮读者留下更深切的印象。教学这一部分时,我我先使学生研究探讨围绕中心选取材料来写的好处,然后交流指导,学生收获不小,特别是与课文结合来理解指导的内容环节,更具有实际含义。 “初试身手”栏目,放手令学生分组后探讨,各小组汇报。教师记录下不同的看法,然后师生评价,教师指点。后面是学员实际训练,巩固学生当节课所学到的内容。这一部分的课堂让学员从内心深处领悟到选材的方式,并真正学会写文章时选用材料。
9 2019 年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六、七 教案设计 两份合集 (d word 表格版) 课题 语文园地 六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 学习用多种方法去读懂古俗语的含义。 2. 学习从一段话中看出作者的看法。 3. 学会乘公交车,选择适合的坐车方案。 4. 积累“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具体所指。 教学 重点 学习利用通过注释、想象、了解近代文化知识等多种方法读懂古诗句。 教学 难 点 学习从一段话中看出作者的看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分钟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六》(板书课题)【课件 1:课题】 交流系统 一、交流学习方法 1.出示古诗《浪淘沙》 【课件 2】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对照古诗,想一想自己是用这些方式理解诗歌的? 3.学生交流,自由演讲。 4.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不少的古诗,大家都把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体总结如下,出示:【课件 3】 借助注释理解古文中的词语。
有画面感的词语,可以借助想象去感受。 多了解古人文化知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适时板书:注释 想象 常识) 二、完成阅读练习 1. 出示古诗 【课件 4】 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代: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⑴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含义,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⑵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河南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出示古诗,让教师对照古诗来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促使教师灵感,便于回忆。出示课外古诗,安排教师合作研究,读懂古诗。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员复习巩固刚刚学到的方式,在合作研究阶段既可以与朋友取长补短,学到新的技巧。 ⑶榆荚:榆树的蒴果。春天榆树树干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黄成串,俗称榆钱。 2. 合作交流:学生用学过的方式自学古诗,用自己的其实一说诗句的大意。 词句段运用 一、 分析提炼观点 1. 出示:【课件 5】 为了生活环境最奢华,人们在城市里栽种了大量的花卉果树。郁郁葱葱的树叶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人们把他们变成“城市之肺”,是非常形象跟准确的。因为这种“绿色卫士”,不仅可吸附空气中过剩的二氧化硫,调节城市空气,而且可减少噪音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粘液能吸收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宋茜##宋茜##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