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部编版二下语文第五单元表格式教案

2020-07-26 09: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乡下人家 教案 人教版 第二课时_课时教案格式_触摸春天教案第二课时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难题的方法。编排了寓言两则、课文两篇和数学园地五。《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旨在使父母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说话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做错了事应立即纠正;《画杨桃》 一文旨在使孩子在理解课本内容基础上,明白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小马过河》让孩子们懂得遇事不能光听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就能把事情做好。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自主识字;注意培养教师识字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教师良好的写字习惯。

1、会认会写本单元所学生字,运用多种方式指导教师识记生字。

2、能恰当、流利、有情感的朗读课文。

3、培养教师遇到难题勤于反思善于思考的素养。

二、单元重、难点:

重点:1、识字和写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难点:培养教师遇到难题勤于反思善于思考的素养。

三、单元课时安排:

12 《亡羊补牢》 1课时

《揠苗助长》 1课时

13《画杨桃》 2课时

14《小马过河》 3课时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2课时

总计 10课时

课题12寓言二则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 会认“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筋、疲”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涵义:做事不可急于求成;懂得必须听取别人的劝诫,及时纠正错误的行为。

3.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寓言揭示的涵义。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寓言揭示的涵义。

教学难点理解字词的含义,理解寓言揭示的涵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 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预习设计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修订

第一课时

一 、查字典引入新课。

1.板书:寓言两则。

2.用部首查字法查“寓”。借助音标认读韵母,理解新词“寓言”“寓意”。

3.出示课题: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揠苗助长”是哪个意思呢?

2.默读课文,从课本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成语和短语,用笔准确地画出来。

3.出示句子:“一天,他已经想出了方法……”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含义。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生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逐段出示词语,指生朗读词语:巴望、焦急、自言自语、喘气、一大截……

2.小组合作分段读课文。

3.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体会“焦急”学写“焦”字。

4.了解动物生长规律,引导学生阐明寓意:我们不能——“违反规律”。

5.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费)仔细看看,在写这个字时,我们应注意哪些?

2.要切记:这个字上面的部分要写得宽宽的,上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下面的“贝”字要写得瘦瘦的;横折的“横”写在横中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4.学生同学评议——自由书写。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学生尝试解释词语的含义。

4、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本,读后把本课的认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重点指出:多音字、强调字形、理解字意(“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跟洞有关。)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本,大家反思: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如何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哪个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3.养羊人既是如何“补牢”的呢?结果既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觉得他是个如何的人?(在书中画出根据,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并按照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3.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更有信心)

3.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哪些?

4.“亡羊补牢”这个词语也有后半句,你可按照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课时教案格式_乡下人家 教案 人教版 第二课时_触摸春天教案第二课时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清楚了哪些道理?在我们未来的学习跟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呢?

1.查词典,理解寓言含义。

1.初读课本,理解“揠苗助长”的含义。

2.默读课文,从课本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成语和短语,用笔准确地画出来。

1.朗读出示的词语。

2.合作完成课文朗读。

3.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

4.观看视频,了解植物生长规律。

1.观帖。

2.临帖。

3.评议。

1.学生强调不理解的字。

2.学生质疑题目。

3.尝试看看意思。

1.自由读文。

2.预习效果呈现。

1.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2.思考:羊是如何丢的?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3.思考:怎样补牢的?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1.学生在书中画出相关词语课时教案格式,并组内交流,评价养羊人。

2.试着带着情感读相关词语。

3.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亡羊补牢的道理。

板书

设计

12 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尊重规律,不急于求成 为未迟也

课题13 画杨桃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

2.能够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同学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同学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方法引导理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 具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贴、生字卡片

预习设计预习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修订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图片导入,板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

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

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

摆: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宽,“四”字后面是两竖。

嘻:注意左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长。

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三、初步认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本,读准音节,把生生字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课文中也有这些地方不理解?提起来,全班交流解决。

问题预设:

(1)课文中教师如何提的难题?

(2)提的是什么样的难题?

(3)同样是杨桃,为什么画出了不同的样子?

(4)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地强调问题?

(5)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身难忘”?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跟同学们的做法有哪些不同?

2.作者在画杨桃时出现了哪些事?其中包括着一个道理,究竟是哪个道理呢?今天我们再次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文意

1.指名读课本第1自然段,并探讨:这个自然段讲的是哪个?

2.思考“我”是如何画杨桃的?

猜测“我”把杨桃画成了哪个?

3.同学们仔细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4.老师出示杨桃实物,请同学们观察。

(学生亲自实践,从不同的视角看杨桃是哪个样子的,帮助教师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第2~17自然段。

乡下人家 教案 人教版 第二课时_课时教案格式_触摸春天教案第二课时

思考:(1)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哪些差异?老师有哪个反应?为什么有这种的差异?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6.学习第18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当对方的见解、想法跟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对方错了,要看别人是从哪个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应谨记这个道理。

2.齐读老师说的那段话。说说自己从这篇短文中懂得的道理。

1.生齐读课题

1.生读句子,预习效果反馈。

2.学生学习书写:摆,嘻

3.读一读,记一记词语朗读。

1.自读课文。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全班交流。

1.思考:作者在画杨桃时出现了哪些事?其中包括着一个道理,究竟是哪个道理呢?今天我们再次学习课文。

2.生读课本,思考:“我”是如何画杨桃的?“我”把杨桃画成了哪个?

3.同学们仔细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4.思考:(1)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哪些差异?老师有哪个反应?为什么有这种的差异?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1.说一说懂得了哪个道理。

板书

设计

爸爸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不同事物

画杨桃 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不同角度(实事求是)

老师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不同结果

作业

设计

课题14小马过河课型新培训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4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就能把事情做好。

3.有情感地分角色朗读短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唱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这样浅,也不像兔子说的这样深”?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 具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预习生字,朗读短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修订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坐井观天》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发音,大致知道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本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本,学生听评。

3、教师范读(或唱朗读录音)课文。

4.学生反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出现的事)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本中找出含有生字的单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订正。

第二课时

一、用词语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马早已长大了,愿意给儿子把谷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了解了哪些?(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乐意帮助父亲说话。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还可以换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四、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哪些?读有关的词语。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如何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五、指导分角色有情感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分角色练习朗读。小马和老牛的话。

2.松鼠的话同老牛的话就不同了,“拦住他大喊”,后面的话用的是感叹

3.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马的爸爸是如何说的?妈妈的话是哪个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哪些?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他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