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短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征,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式跟表达手段,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情况,整体认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爬山虎吗?知道为什么把这些动物叫爬山虎吗?(会爬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爬山虎的脚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本。思考: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哪个,再讲了哪些,最后讲了哪个?
2.检查预习。
(1)字词正音:
投影出示生字让学员认读,“漾”(yàng)“柄”(bǐng)是后鼻音,要留心读准确,“隙”(xì)不要读成(xī);拂(fú)不要读成(fó)。
(2)识别字型。
(3)联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匀”的意思并造句。
3.默读课文,并用钢笔圈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本,分小组讨论分段。
提示:
生长的地方
爬山虎叶子
脚
2.检查讨论结果并说出各段段意。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哪些?
2.小组讨论:
(1)这一段可以看出爬山虎在生长中带有这些特征?
明确:会爬墙、占一大片地方
(2)你是借助这些词语看起来的?
(五)讲读第二段
l.出示绘有爬山虎叶子的挂图,指名读第二段。
2.思考:爬山虎的树叶是哪个样儿的?长大了的叶子有哪些特征?你是从那些词语中了解的?
3.齐读第二段,体会“一阵风拂过,一墙的树叶就漾起波纹,好看得更”。
4.指导朗读第二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爬山虎的特征,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爬山虎的叶子是哪个样儿的?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语。
(2)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征是哪个?
(3)从那一句可以看到作者是留意观察的?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爬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无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缘由是哪个?
2.作者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想到了哪些?
3.小结: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树叶、脚会爬的特征,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在我们的眼前似乎发生了哪满墙的爬山虎。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含义是哪个?
明确:(1)触着墙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爬山虎的脚可结实地巴在墙上。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思考:爬山虎的树叶为什么能在旁边铺得这么均匀?
(六)指导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诵。
2.指名背诵。
(七)总结
这篇课文采用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观察的写作技巧,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爬山虎会爬的秘密。
(八)布置作业
1.用“舒服”、“均匀”造句。
2.课后3、4题。
(九)板书设计
25 爬山虎的脚
教案点评:
1.教师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变化的观察方式跟抓住特点细致入微的描写的抒发方法,从而认识爬山虎的树叶、脚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时应有严肃、仔细的态度。
2.注意运用教学工具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投影片等现代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探究活动
实地观察爬山虎,写一篇观察日记。
爬山虎的脚
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