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看云识天气》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2020-05-10 06:2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窗前的气球表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看云识天气》教案

江苏盱眙三河中学张善梅

一、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如何看云识天气:学习课本用简单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常识的特征,摘抄文中的佳词妙句,积累丰富的词组;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体会说明文条理分明说明事物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跟习惯。

二、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的是云和天气的关系,涉及的云的类型众多,相应的天气现象也多样,但却可使观众一读就懂,其原因有:一、安排了合理的表明顺序,采用了分类别的表明原则。文章开门见山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指出看云可以识天气,接着依次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即表明了如何看云识天气,结尾点明看云识天气的涵义和局限性,体现了总--分--总的结构。二、充分展现了科学小品平实准确的介绍而又不乏生动形象的勾画的特征,把写实的事理力求形象化,如把云和天气的关系写成“云是天气的招牌”,“招牌”这个形容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又如,运用大量形象的形容把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云的形态生动描绘起来,既突显了云的特征既帮人以美的享受。另外,多方引用谚语,突出了云的光彩现象跟天气的关系,使人兴味倍增。由此可见,本文是篇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佳作。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释疑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提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仍有晴”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从中也能看出作者对这一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他们仍然在注意观察自然界,以便把握日月星辰等自然物来认识天气的变迁,并总结出许多相关的诗句、诗词等,而在各类观物识天气中,最重要的方式莫过于看云识天气。俗话说:“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云就是天的“脸色”,通过“云”的变化,可以“识”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迁。

那么,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怎样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这篇科学小品将教你几招。

解题:标题中“看”可以理解为“观察”的含义,“识”可理解为“识别、推测”的含义。文章标题即点明了应介绍的事理。

投影出学习目标:

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_窗前的气球表格式教案

1、概括课文内容技巧,理清文章的策略(认知方面)。

2、体会比喻的蕴意,摘抄、背诵文中的佳词妙句、语段,积累丰富的词组(技能方面)。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跟习惯(情感方面)。

(二)速读课文、整体认知

思考:1、为什么看云可以识天气?怎样看云识天气?

2、文章是按怎样的排序进行说明的?(提示:学会把握重要句、段,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探讨、交流,明确1:云是天气的“招牌”,亦即“脸色”,也就是说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发生什么样的天气。根据云的形态跟光彩可以识天气。明确2:文章首先从云的形态、变化说起,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指出看云可识天气,接着介绍了可以借助云的形态、光彩现象来识别天气,最后强调看云识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含义及存在的局限性。全文是根据“总-分-总”的次序条理井然地说明事理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并采取分类别的表明原则进行介绍的。(关键句、段:第二段说明可以按照云的形态识天气,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炎热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山峦,常常是雨季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6自然段首句是过渡句,说明还可以依据云的光彩识天气。)

(三)研读品味、语感体验

研读第一自然段,品味比喻的真谛:

1. 朗读第一段。

2. 语感训练(投影出第一段有关练习)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象羽毛,A;有的象鱼鳞,B;有的象羊群,C;有的象一张大棉絮,D;还有的象峰峦,像河流,像奔马……它们有时把云彩点缀得更美好,有时又把夜空照耀得更阴郁。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云层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发生什么样的天气。

教案表格式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_窗前的气球表格式教案

(1)下面四个短语是对文中的四个比喻的详细叙述,它们各自在横线上的适当位置是:①来来去去②轻轻地飘在空中③满满地挡住了夜空④一片片整整齐齐排列着A--B--C--D--

(2)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及在全文中的重要性。

明确:文章开头即介绍了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的形态跟特点,接着连用了八个比喻,紧扣“姿态万千”进行生动细致的表述,说明云的姿态之多,接着又用“刚才”“霎间”来突出云“变化无常”的特征,最后一句既是本个别的小结,也揭露了全文的中心“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

(4)这一段突出运用了打比方的表明原则,说说其表达效果;请模仿前四个比喻句,再写仿写出两个描绘云的比喻句。

明确:运用打比方的表明原则,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云的形态特点及与天气的“招牌”关系,通俗易懂,既方便我们知道事理,又充满了文章的趣味性,同时促使读者注意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四)师生对话、解读文本

话题一、体会第二段在文中提纲挈领的作用。

明确:第二段是3、4、5段的“纲”:段中分号前的文字引出第三段的内容,分号后的文字引出4、5段的内容。

话题二、①依次找出云的四种型态并归纳出共同特点:卷云→_____云→_____云→_____云。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轻、高、薄,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②云有许多种类。将第一段文字与短文第三段进行非常阅读,可以了解:第一段中“像羽毛”的云指_____云,“像羊群”的云指_____云,并且推知,“像鱼鳞”的云是云,“像一张大棉絮”的云指_____云。

③依次找出云的四种变化并归结出共同特点:卷层云→_____云→_____云→_____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低、厚、密,常常是大风天气的预兆。

窗前的气球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

话题三、云的光彩现象及暗示的天气状况:晕、华、虹、霞,预示着晴、雨天气。

(五)交流展示、读背积累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云和天气关系的词语、谚语,进一步加深对看云可识天气这一事理的了解。

之后教师投影出有关谚语(课后可参照相关资料):棉花云,雨快临。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鱼鳞天,不雨也风颠。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西,好收麦。

2.朗读、背诵并摘录文中优美的比喻句及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积累丰富的词汇。

(六)讨论探究、链接生活

探讨:看云识天气有哪些意义?又有哪个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卫星的科学预报,还有没有必要根据老经验看云识天气?

(七)梳理小结、拓展延伸

1.本文介绍了类型众多的云及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涉及的内容多、术语多,但文章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关键在于作者选择了合理的表明顺序,先说哪个,后说哪些,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打动观众,这得益于运用了正确的形容、排比、引用等词句方法,更重要的需要归功于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善于观察,一样可以说出精彩的文章来。

2。留心自然界的各类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附板书:

形态轻、高、薄云--晴朗

教案表格式_窗前的气球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看云低、厚、密云--阴雨风雪

识天气

光彩晕华虹霞--晴

[《看云识天气》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看云识天气教案

2.有关写看云识天气教案

3.看云识天气课件

4.《看云识天气》课件

5.大班天气预报教案

6.高中数学《天气与气候》教案

7.大班雷雨天气安全教案

8.中班语言天气预报教案

9.《会预报天气的动物》教案

10.《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