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杜甫诗三首》语文教案范文模板

2019-11-26 07: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石壕吏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_体育表格式教案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9首、李白诗33首、王维诗29首、李商隐诗24首、孟浩然诗14首。严武亦能诗,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曾去投靠他,两人相当友好,杜甫写给严武的有三十多首,杜甫还称赞严武“诗清立意新”。2009年4月9日下午,在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建会)举办的《大家来读古典诗教案补助作业要点》遴选办法说明会中,作家张大春建议,文建会可以与《百万小学堂》合作,把《全台诗》所收录的古典诗纳入《百万小学堂》题库,推广小学生读古典诗。

《杜甫诗三首》教案(一)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有《戏作俳谐遣闷》诗之一:“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9首、李白诗33首、王维诗29首、李商隐诗24首、孟浩然诗14首。严武亦能诗,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曾去投靠他,两人相当友好,杜甫写给严武的有三十多首,杜甫还称赞严武“诗清立意新”。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石壕吏表格式教案,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作用在角动量算符本征态,可得:(见注释)。根据玄奘在《大毘婆沙论》二百卷末所附录的二颂石壕吏表格式教案,佛灭后四百年在迦湿弥罗,以犍陀罗国迦腻色迦王为施主,由脇尊者发起,召集四百九十九阿罗汉加世友尊者为上座结集三藏造《毘婆沙论》,作《优婆提舍论》注释经藏,作《毗奈耶毗婆沙论》注释律藏,作《阿毗达磨毗婆沙论》注释论藏,其中论藏(对法)注释便是《大毘婆沙论》。三十年代初,在朱启钤倡导下中国营造学社整理注释了小部分清代匠作则例,例如建筑学家梁思成整理注释了《清式营造则例》和《营造算例》,实为清代匠作则例文献研究的开山之作。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表格式教案_体育表格式教案_石壕吏表格式教案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 近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相传大物忌神()乃住在日本山形县鸟海山山上的神祇,而鸟海山大物忌神社为分灵至东北地方各地的起源。鸟海山大物忌神社的社传沿革也记载大物忌神和丰受大神宫的丰受大神(即丰宇气毘卖神)为同一神,位于山形县山形市的鸟海月山两所宫亦主祀仓稻魂命(即宇迦之御魂神)。关于台湾的新兵训练中心流传于役男间有所谓「血溅关东桥、魂断车笼埔、泪洒金六结、欢乐满仁武」(前3个营区何者血溅、魂断、泪洒说法不一,但欢乐满仁武为共识)的说法,第二〇六师新兵训练中心即俗称的关东桥新训中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吴三桂奉旨入卫首都北京,三月十六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三月二十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已进入北京,崇祯自缢景山(煤山),三桂则引兵退保山海关。《山海经》中记有十巫采药的故事,《大荒西经》云:“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在唐朝时期,官府对私社的态度总体是以限制和禁断为主要手段,如咸享五年(公元674年)三月,唐高宗下《禁僭服色立私社诏》,“别立当宗及邑义诸社色等社……宜令官司严加禁断。

这则故事倒成为了后代文人们常用的典故,如杜牧的《读韩杜集》曰:“杜诗韩笔愁来读,似请麻姑痒处搔。汉宣帝曾说“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可见一斑。郑伯猷经常对亲友说:“堂弟是个人才,足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不幸得到如此的夫人,让他死了之后名声也完了,让人悲哀叹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体育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_石壕吏表格式教案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体育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_石壕吏表格式教案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 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五: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

石壕吏表格式教案_体育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

1、欣赏莲花,了解莲花。

2、描画莲花。

3、写作。

训练时间: 7课时

《杜甫诗三首》教案(二)

教学目标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西元767年)在夔州(今中国重庆奉节)所写,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主阁内有杜甫纪念大厅,纪念大厅正中立杜甫塑像,外墙2.1米高开窗,实墙上用绘画介绍诗人生平,大厅两侧布置有张大千、林散之等书画家的作品。另一个关键概念是“视界融合”,伽达默尔指出蕴涵于文本中的作者的“原初视界”与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接受者的“现今视界”之间存在着各种差距,这些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的更迭所引起的差异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理解的过程一定是将两种视界交融在一起,达到“视界融合”。

2、自读《石豪吏》,概述故事情节,体会当时百姓遭受的兵役之苦及诗人对此的同情。

3、激活知识库存,激发学生赏析杜甫诗作的兴趣,liuxue86.com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说明:

宋初白话体诗人王禹偁评价杜甫说,“子美集开诗世界”。《杜甫小传》里所讲的李邕“奇其才,先往见之”的说法,有误,李邕拜访杜甫之前,李白、高适、杜甫已先行一同拜访李邕,高有诗曰“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杜赠诗曰“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此书系继阮阅《诗话总龟》之作,分《前集》60卷与《后集》40卷,凡100卷,共列100多位诗人,上起国风,下至南宋初年,按年代先后排列,唐代诗人记有李白、杜甫、韩愈,以杜甫最详,谓学诗当“师少陵而友江西”;宋代诗人以苏轼为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积累三首诗中的经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具。

2、难点:联系作者的生平,分析诗作中蕴含的作者忧国忧民及嗟叹个人命运的思想情感。

说明:

杜甫诗作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例如《登岳阳楼》一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高》一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积累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并且可以激活学生的记忆库存,共同吟诵杜甫诗作中的佳句。理解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这情感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等,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助于体会作者这样的情感。重点赏读《登高》、《登岳阳楼》,自读《石豪吏》。

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人教版)

2.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杜甫诗三首课后反思

3.初二语文课文《杜甫诗三首》教材视频

4.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5.《杜甫诗三首》同步训练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