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第一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第6单元

2022-11-16 15:29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第一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第6单元

第一部分:二年级数学第二卷第五课解题教学计划,PEP版

第 6 单元,其余部分

第 5 课中的问题解决 (1)

【教学内容】

课本第 67 页的示例 5,以及练习 15 的问题 1 和 2。

【教学目标】

1.理解除余余数的含义,能够运用除余余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余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除法取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至少”和“至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和有条理的思考。

【教具、学具的准备】

情况图、练习册。

【教学过程】

1. 复习引言先画圈,然后填空。

(1) 9★,每4分1份,可分( )份,还剩( )份。★★★★★★★★★★

(2) 14 ◆,平均分为4份,每份有()件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还剩()件。◆ ◆ ◆ ◆ ◆ ◆ ◆ ◆ ◆ ◆ ◆ ◆ ◆

2.探索新知识

1. 出示课本第67页例5,22名同学划船,每艘船最多可容纳4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至少要租( )艘船。

引导学生观察。

(1) 请学生解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求22中有多少个4,除法计算。

22÷4=5(人)... 2(人) (2) 组内解:列计算。告诉我你是如何尝试这项业务的?要求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对话: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4艘船,还剩下2个人。那么4条船够吗?剩下的2个人呢?

提出问题:最少需要多少艘船?

追问:标题中的“至少”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至少”。)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只有5条船,22个学生能坐吗?” “为什么还要多准备一艘船?”

那么至少要准备5、6个?请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你们小组讨论的情况谁来向你汇报?

学生回答分析结果。

老师读学生的分析,做出肯定和鼓励,然后进入下一题。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得到的答案进行“增强”。2. 检查。

让学生小组进行交流和测试。

3.完成课本第67页“Do it”第二题。老师展示各种面包的价格。

(1) 初始问题:小丽有 10 块钱,买了 3 块钱的面包,她最多能买几个?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拟题。口头陈述:我可以卖掉3块,剩下1块钱。

谈话:那么,他最多能买多少?这里的“最”是什么意思?讨论后请学生回答:买3个面包后,剩下的1块钱买1个面包吗?(不够)你最多能卖多少?(3)

3.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67页“Do it”第一题。教师出示问题并要求学生阅读问题。

阅读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然后问“你至少需要运输这些菠萝多少次?” 学生名单。

讨论一下,吃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运?剩下的3个盒子呢?(再来一批。)

口答:至少需要 4 批货物才能完成这些菠萝的运输。2、完成课本习题第十五题第一题。学生阅读问题并独立回答。50÷8=6(天)... 2(张)口 答:至少需要7天才能完成。3. 完成练习 15 的问题 2。

学生读题,独立列出题目,说出题目的解题思路。

4.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学生尝试交谈。

【排版设计】

第 5 课中的余数除法问题

第 2 部分:PEP 第 2 卷二年级数学第 2 课问题解决教案

单位 8 克和千克

第 2 课中的问题解决

【教学内容】

教材104页例3,习题20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练习、观察和计算活动中,运用质量单元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刻理解质量单元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有用。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要点:进一步感受物体的相对大小。难点:应用估计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旧知识复习

1.课前,让每个学生选择两个项目并填写问卷;调查问卷

物品的重量 物品的数量 1 公斤(苹果)( )个 1 公斤(盐)( )袋 2. 学生报告他们是如何进行调查的。对于物品的估计重量,请在括号中填写质量单位。一个苹果重 200()。一瓶墨水重 100()。一本故事书重 210 ( )。一只鸡重3()。山羊重 ( )。一枚 2 分的硬币重 ( )。一袋方便面重105()。3.填写。

3000克=()公斤 7公斤=()克

1000克=()公斤 5公斤=()克 4000克=()公斤

二、交互式新教学实例3。

2000克=()公斤

出示题目: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有多少斤。

(1) 标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

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苹果大约重多少公斤?)

师:在解这道题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情况?你怎么想?具名报告:要问这个问题,你必须知道1公斤苹果大概有多少个。

教师讲:苹果有大有小。通过我们的调查,我知道大苹果大于 4 1 公斤,中型苹果大约有 5 1 公斤。看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苹果的大小来估计。让我们分组进行。第一组和第二组求解如果每公斤有4个苹果,20个苹果重多少公斤?

学生分组解决问题。(二)汇报交流。

如果 4 个苹果重 1 公斤,这些苹果重多少公斤?这个问题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

柱式:20÷4=5(kg)

如果 5 个苹果重 1 千克,苹果的重量是多少?这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按名字回答:20÷5=4(公斤)

(3) 他们的计算是否正确?分组交流,检查另一组同学的计算是否合理。学生互相测试,老师点名汇报测试方法。向导回答。

3.合并申请

1.完成课本104页的“Do it”。估计 24 个梨的大约重量(以千克为单位)。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课前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回答。汇报交流,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 完成练习 20 的问题 10。

课前让学生说说调查过的500克鸡蛋有多少,然后引导学生计算1公斤鸡蛋有多少。

分组估算 65 个鸡蛋的大致重量(以千克为单位)。学生计算,老师点名报告,说出解题思路。

4.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用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同学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希望我们在生活中细心发现,做生活的小主人。

课后调查教材练习第二十四题,以教材形式填写资料。

【排版设计】

求解克与公斤的问题 1公斤=1000克

第三部分:二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案第 2 卷

第一堂课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题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绪。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知道括号的作用,你就会在解题中使用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况图。

教学过程:

1.场景介绍,激发兴趣

1. 对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显示游乐园的情况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以吸引学生注意图片。

3.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教师要适当启发和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和提问。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识

1、观察主题图片,问:看到这张图片,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可以选择在黑板上写:现在有多少人在看这个节目?

2、观察理解信息:你从图片中知道了什么?

3.分组交流讨论。

(1) 我们应该如何计算现在有多少人在看剧院?

(2)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分享你的想法。

(3) 选出小组内的代表,交流解决班级问题的方法。

4. 将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

1. 22+13=35(人) 35-6=29(人)

方法

2. 22-6=16(人) 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很明显,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找出现在有多少人在看这个节目,解决问题的思路略有不同。

6、你能把两个小公式写成一个公式吗?学生尝试进行复杂的计算。

板书:(1)22+13-6(2)2

第 4 部分:二年级数学第 2 卷中的问题解决

1 明有28个气球,小丽有24个气球,15个给了幼儿园,还剩多少个气球?

小明有一本故事书,他每天读5页,读了9天,还剩35页。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桌子上有7排小方块,每排6个,去掉6个,还剩多少?

4、妈妈带了40块钱到店里,买了6块面包,每块2块钱。妈妈还剩下多少钱?

5.共40人需要过河。租8条小船(限4人)和1条大船(限6人)够吗?

1、

第五部分:二年级数学教学第2卷统计学教案1

《统计1》教案

教学内容:

统计数据

(1)(教材第106、107、108页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合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身边真实生活中相关案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教学难点:

填写简单化合物统计表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及教学流程:

1.问题场景,引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展示例1的主题图片。问: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量过体重吗?

你测量过多少次?

2. 刚上一年级时,你的体重是多少?(同学们可以自由报自己的体重)

3、如何让大家一眼就知道我们班每个人的体重?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识 1、在电脑上出示统计表(1):

体重(kg) 15以下 16-2021-2526-3031以上

师:现在我们用“正面”的记录法来数我们刚入学时的体重(小组活动)

2. 活动结束后,师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填写表格。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

电脑显示统计表(二)

体重(kg) 15以下 16-2021-2526-3031以上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要将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统计表,应该如何表示?学生讨论后,将式(3)出示于黑板上:(单位:公斤)

【设计意图】: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创造学生理解的矛盾和冲突,达到激发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合统计的目的表格是为了更好的以更准确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让同学们更充分的理解复合统计表格的作用。

5.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填空,然后分组合作交流。

提名上台填写黑板上的资料。

6.引导观察和讨论大屏幕上的两种单式统计表和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之间的关系。

区别。

7、观察化合物统计表,回答问题。

(1) 一年级最多的人体重是 ( ) 公斤 (2) 二年级最多的人体重是 ( ) 公斤

8. 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点名向全班报告。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超重的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3.整理资料,巩固练习

展示“做”,练习场景图。

1、交流地图上的孩子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第一班参加各种课外和课外集体活动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你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2. 讨论:如何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3. 活动和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将数据填入化合物统计表。5. 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4.报告收获、回顾与总结

我们在这节课上做了什么?(板书题目)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欢迎下载第三组学习要领 一、课本解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给人以美的感觉,秋天给人丰收的喜悦。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本组由四篇文章组成。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文字从多个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人们对秋天的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描写秋天孩子们活动的欢乐;有的形容秋天的美景。教材满秋。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单词;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背诵古诗词和一些自己喜欢的课文;3、借助注解学懂诗词,体会诗词中的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4、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描述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5、喜欢秋天,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雨的喜爱;6、引导学生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好句。7、边读书边拓展想象力,从秋声中体会秋天的美。8、模仿诗的内容,写几句诗。三、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四。教学难点 1.体会诗中真情;2.初步了解文中关键词在表达感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