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教学教研师训】《草原》优秀教师教学设计篇

2022-09-13 16:19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草原》描写草原上的人文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以下是美女书包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草原》优秀老师的教学设计(7篇),希望能给小伙伴们的写作带来一点启发。

《草原》优秀教师教学设计之二

教科书分析:

《草原》是一篇融合场景的散文。主要讲述作者老舍先生初入内蒙古草原时所见的美景,以及受到内蒙古同胞热情接待的情景。文字语言清新优美,线索清晰明了。它赞美草原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蒙汉人民的深厚友谊,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1、本课学习9个生词,理解生词组成的单词。正确、流利、情绪化地大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一段。

2、通过掌握关键词和句子,阅读和积累优美的语言,您可以体验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3、在草原自然美景的熏陶下,学生们将发展出对美丽的热爱和对祖国风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对文本的整体感知,通过把握关键词和句子,阅读,积累优美的语言,体验如画的草原风光。?

教学难点:

情绪化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和文字扩展你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生动场景。

教学过程:

一、对话精彩,话题介绍。

1、同学们,老师一直向往一个蓝天白云飘,白云下骏马奔跑的地方。你知道那是哪里吗?(点击课件)

2、你眼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

3、简介:去过草原的人曾经说过:(课件:草原,这是一个童话世界。一眼望去,羊群就像天上的白云,倒在锯齿状的旁边。山石;马群,像天使的指尖漂浮在参差不齐的草丛中;成群的奶牛,像被明亮的溪流镶嵌的仙女五颜六色的花朵。)学生一起阅读。

4、你有想去看看的冲动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吧。黑板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草原的看法交流,观看草原美景图片,背诵描绘草原的优美句子,初步感受草原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通讯预览,查词。

1、你从昨天的预览中得到了什么?相机介绍作者老舍。

2、展示单词,学生将阅读它们。

(1)渲染勾勒出弯路和内敛的玻璃马蹄

摔跤在西,鄂温克害羞低语,翻领绶带舞

(2)蒙古包蒙蒙蒙蒙蒙蒙

3、写生词指南。(例如:收敛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前期准备习惯和前期准备方法。】

三、小组合作,阐明文章的上下文。

1、我们已经掌握了单词。接下来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分组探究: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将文本分成段落。

2、组织交流和教师电话。

四、阅读,感受草原之美。

1、秀自学小窍门:默读课文第一段自然,边读边想:老舍老师写的草原之美在哪里?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写下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展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2、在摄像头指导下进行交流、通话和朗读。

句子1:那里的天空比任何地方都可爱,空气那么清新,天空那么清澈,我总是想唱一首歌来表达我的快乐。

(1)引导同学们感受草原的清新空气,作者很开心。

(2)导读快乐心情。

第二句:苍穹之下,有千里蓝,却并不辽阔。

(1) 把握“一蓝千里”,感受草原的绿意和辽阔。

(2)联系以上,体验“无边无际”。

(3)你面前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想象你正在阅读的画面。

句子3:绵羊爬上山一会儿……白色的花朵。

(1)隐喻的修辞、动态和静态组合。

(2)这么美的语言,这么美的草原,为什么不值得一读再读。一起读吧。

句子4:那些山丘的线条是如此柔软……轻轻地流入云层。

(1)了解两个关于中国画的专业术语。(“渲染”是指给画面涂上颜色,勾勒是我们用钢笔描边,画一层轮廓。)

(2)展示“渲染”和“勾勒”两幅中国画作对比,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渲染”和“轮廓”这两个词更抽象,更容易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理解。】

(3)老舍为什么要用“渲染”这个词来形容草原呢?(“轮廓”的意思是画一个轮廓,用来形容草原的词表示草原是很有限的,而草原是无边无际,所以用“渲染”这个词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对比“渲染”和“勾勒”这两个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文字的准确性和巧妙性。】

(4)老舍先生观察力很强。他把这片美丽的草原比作一幅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酒吧!

第五句:在这个境界里,连马牛都……无限的乐趣。

(1)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化)

(2)这样写,什么意思?

第六句:这种状态,既惊艳又舒服,一个愿意久站环顾四周,又想坐下来唱一首优美的小诗的状态。

(1)老舍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设计意图:在学生整体感受美后,从把握作者的感受入手,细细品味作者对美景来自草原的感受。】

(2)如果你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放音乐,放草原风光图片)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请在这句话里写下你最想做的事。

这个境界,既,又。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语言和风景之美的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在情绪陶醉的时候,让他们及时表达,快速吐出,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刚才我们跟着作者老舍先生欣赏了美丽的草原风光,那么作者观察的顺序是什么?语言表达的特点是什么?(从上到下,使用隐喻等修辞手段。)

【设计意图:总结写作,读写迁移。】

4、美丽的画面值得我们的眼睛珍惜,更值得我们的心。让我们将这片草原风光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一起读第一段。

【设计意图: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引导,让学生走进文字,想象和领略草原之美,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摄像头引导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积累语言,提高对课文的理解。】

五、总结课程并布置作业。

1、去过草原的人也说:(课件展示,同学们一起阅读:风在吹,草在翻滚,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白色的蒙古包星光点点,像大海中的白帆,乘风破浪,奔向美好的未来!这个童话是谁写的?这是新社会勤劳的蒙古牧民用汗水书写的草原童话。 )

2、同学们,这个诗意的草原童话是谁写的?是勤劳的草原人写的。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草原人。

3、作业:记住第一段。

4、接下来,让我们以一首草原赞美诗结束我们的课程。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反思:

1、课前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或阅读相关书籍了解草原相关资料,如内蒙古的位置和范围、当地人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教师也要收集相关图片,制作课件,给学生一些情感。阅读一些描写草原的诗歌和文章,也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

2、本文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视觉感。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该感受这种语言和句型的写作风格。我们心目中的草原概览。当你阅读时,想象文本中草原的画面。养成边看书边思考的习惯。并能在熟悉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体验文章的写作技巧,学习一下。在学习的基础上,用本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做到学以致用,达到学用兼用的效果。

草原教学设计第 2 章

第 1 课

教学目标

1.查看预习情况,学习生词生词,提问困难。

2.首先阅读正文,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感悟。

3.明确文本的层次。

注重通过语言分析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文字描述的生动场景。

难以分析和理解关键句子。

教具的准备

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介绍新课

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辽阔,风景秀丽,牛羊成群。这篇文字描述了作者老舍先生首次到访内蒙古草原时所看到的美景,受到蒙古同胞的热烈欢迎。

2.播放《草原》电视教材,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意境。

3. 请学生简单谈谈他们的感受。

二、预览

1、组织学习生词、生词。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 素描指南。

三、查自学,提问困难

1.显示生词

2. 理解单词的指南。

3、提供思考,组织讨论

四、清除文字线索

1.组织阅读文本

2.澄清文字线索

3. 组织和组织:

五、分配工作

1.复制新单词和短语。

2. 熟悉课文。

1、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境。

2、学生简短地谈一谈他们的感受。

3、学习生词生词,注意生词的音、形、义。

4、阅读文字,想一想作者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5、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试着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

6、找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7、读生词成词,朗读课文中生词的句子,注意读音正确。

8、理解单词。

9、提问比较难,现在在群里讨论交流。

10、自由阅读文字,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即将到达目的地时,看到了什么?

11、默读与思考:本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后的经历顺序叙述。文本中有多少自然段?你写了多少个意思?

12、交流与安排:(1)草原美女

(2)欢迎远方客人

(3)诚挚再见

(4)热情好客

(5) 告别派对

13、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第 2 课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2.有一种情绪读文。

3.在经历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在草原自然美景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我被教导要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

重点分析文本中的静态和动态描述

难以分析和理解关键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查检查

1. 听写生词。

2.引导思维

二、研究第一段

1.教师阅读。

2、组织自由阅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个特点?

3、“千里之外,无边无际”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如何详细写的呢?老师在合适的时间打电话。

4、引导学生朗读

三、研究第二段

1.导读

2. 放映幻灯片:组织小组讨论,教师来电。

3. 指导学生从情感上阅读课文

四、学习第三段

指导阅读第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请学生大声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图片。

六、学习第五段

1. 一起阅读最后一段,分享你的想法。

七、总结

八、分配作业

1、 写生词,生词

2、阅读文本并说出每个段落的含义。

3、听平时的朗读,边听边画。

4、自由阅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什么?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个特点?

5、看图,默读本段,画出相关句子,与小组详细交流。

6、读第一段,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的心情。画出相关的单词和短语,并专注于交流。

7、再读一遍第一段,体会到作者是如何把握场景特点并详细描述的。

8、自由阅读第二段,告诉我你明白了什么?

9、初入草原时的景色和走了很久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相关的句子,专注于交流。

10、读这句话,告诉我你从哪些单词中学到了什么?

11、感性地大声朗读,加深理解。

12、自由阅读思考:好客的主人如何招待客人?告诉你的同学你经历最多的事情。

13、请学生大声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图片。

14、反复阅读《梦涵情深,何不说再见,天涯碧草方言落日!》说出你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是:1、让理论通过语言和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描述的生动场景;2、体验书中所蕴含的意义。句句,积文字优美的语言。通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景,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各族人民大家庭。

《草原》教学设计第三章

学习目标

1. 培养独立、协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2.积累几个关键词。

3、学一点欣赏:感受文章中对风景的优美描述,关注学生阅读的个人感受。

4.探索小规律:引导学生领悟山水画成功的要领。

5、追求一点点创新:创造情境,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

课堂学习的关键在于合作与沟通,包括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课文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但是,合作交流成功的前提是个体的自我学习。只有在完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的合作交流才有意义。邀请学生在课前展示他们独立学习的结果。

二、课前展示和交流自学成果。

①积累的单词: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单词。教师强调三个词(clanging、dome、dizzy),并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上下文解释其含义。

②主要内容和情绪基调:

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说清楚:这篇文章描述了一天中盛夏的森林和草原的景色。

情感基调:热爱自然。

(老师指导:风景所有的文字都是情话,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到风景的描述中,把感情表达在风景中)

三、 欣赏风景优美的描写,感受文章的情感。

① 自由阅读你喜欢的段落。

②说说你最喜欢的场景描述和你的感受。

(老师指导:你可以从给你的语言、情感、图片、联想等方面来分析。)

③ 小组合作交流,形成合作学习记录,小组代表发言(只要说话合理有序,就会被鼓励)。

④配乐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再次感受对风景的优美描写。

(教师指南:通过学生的欣赏和配乐的阅读,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作者笔下的美景。屠格涅夫是一位善于描写自然风光的伟大作家。难怪这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赞两三招,一句话,大自然散发出芬芳的气息,请同学们根据文章探究作者写场景成功的秘诀?)

1、探索成功的场景写作要领。

① 分组讨论,形成发言记录。

②小组发言交流(只要能与文字相结合,有意义)。

③学生总结交流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写字。

参考如下:

①善于观察和把握场景的特点。

②语言准确生动。

③注意写景的技巧。

④ 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