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反思】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爱你,汉字
我爱你,汉字
[活动目标]
1.能了解一些关于汉字历史和现状的知识,增强对汉字的自豪感,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2.能围绕汉字的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搜集资料,或者能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活动时间]
约1周
第一阶段:准备
一、明确活动任务,选择研究内容
1.学生回顾交流前次“汉字真有趣”的活动过程。
预设:首先阅读“活动建议”,大致了解活动任务;然后参考“阅读材料”,打开活动思路;接着结合“活动建议”,选择活动任务并制订活动计划;随后按照计划搜集资料,开展活动;最后进行评价总结。
2.让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大致了解活动内容。
组织交流: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
预设:活动任务是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二是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3.引导学生参考“阅读材料”,打开活动思路。
(1)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材料介绍了汉字哪些方面的历史?通过什么方式呈现了汉字书法艺术?为什么要调查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
(2)组织学生交流:读了这些材料后,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4.提示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可选的内容很多,大家可以就前次“汉字真有趣”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不明白的问题继续开展研究,如形声字的演变过程、字谜的由来等。也可以结合这部分的“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确立研究内容,如研究某一种字体的特点或某一种书法艺术的特点。还可以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5.学生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
二、讨论研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1.让学生借助前次活动的经验,自由建组。(教师适当协调分组)
2.引导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1)提示:这一次的活动,最终的任务是要完成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下面我们以“阅读材料”中的《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为例,看看研究报告包含的内容,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活动。
(2)学生自主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
①这份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等。
②我们首先要确定研究的问题,想清楚研究的方法,还要把查找的资料整理出来,最后形成结论。
(4)小结:完成研究报告一般需要经历的大致流程是: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
(1)提示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结合之前的经验,这次学习活动,各小组先商议确定活动计划的各项内容,再把活动计划写下来。
(2)各小组结合本组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商讨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人员分工等。(教师相机提示学生注意活动过程中的细节)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调查
一、各小组开展研究、调查
1.针对研究汉字历史或汉字书法的活动进行指导。
(1)引导学生回顾前次活动中学到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2)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汉字历史和汉字书法包含的内容很多,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搜集资料,比如了解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产生的过程,搜集历代书法家和书法名作的资料,或是调查了解书法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搜集名人学习书法的故事等。
(3)选择这一活动的小组围绕研究主题搜集资料。
2.针对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情况的活动进行指导。
(1)课件出示一些用字不规范的图片和正确广告用字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哪些属于不规范用字,哪些是艺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帮助学生打开调查思路,交流如何处理调查中遇到的困难。
①关于“可以到哪里去查找不规范用字”的问题,可以提示学生:校园的宣传栏,城市街头的手写招牌、公告以及各类电子屏,乡村路边的横幅、标语或宣传栏,这些地方比较容易出现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可以重点调查。
②要重点提示选择外出调查的小组:外出调查要注意安全,最好在家长的带领下结伴外出,避免发生事故。调查时要注意分工合作,要带上手机、照相机等设备拍照记录。
二、整理研究或调查成果,为写研究报告作准备
1.组织学生交流资料搜集和不规范用字调查的情况。
2.按照研究报告的框架整理搜集的资料和调查到的情况。
教师提示整理资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要注意筛选小学语文表格式教案,对于内容上有冲突的资料,要以专业书籍或正规网站为准;二要注意归类,对于同一类型的资料,可根据需要进行归类。
第三阶段:撰写研究报告
一、学习研究报告的写法
1.结合《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预设1:研究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四部分。
预设2:研究报告在罗列方法、结论时,可以梳理成若干条目,还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整理资料,看上去更清楚。
预设3:研究报告的语言有点像说明文,最后的结论和开始提出的问题要对应。
小结:研究报告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四部分,其中,“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资料整理”不一定每篇都要有,可以视情况而定。
2.引导学生交流研究报告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预设:“问题的提出”部分要描述清楚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部分要写自己研究中用到的方法;“资料整理”部分要把自己搜集、整理过的资料恰当地呈现出来;“研究结论”部分要把自己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呈现出来。点拨:研究报告一般用说明性的文字来陈述;要注意“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结论”两部分的紧密关联性;结论是在认真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应带有想象和夸张的成分;文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插入表格、图示等,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撰写研究报告
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调查的情况,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小组的资料可以共享,但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一份研究报告。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第四阶段:展示、交流
一、展示、交流研究报告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研究报告,从研究报告的内容、体例、语言等方面展开自评、互评,并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2.学生讨论交流、展示研究报告的形式。
3.全班展示交流。
形式一:开展研究报告展览。可以让学生先在组内评议,推选出一篇优秀的研究报告,张贴在教室宣传栏进行展示,也可以选择一个集中的时间,每个小组一个展台,展出所有同学的研究报告以及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访谈记录、照片等。
形式二:举办一场汇报会。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进行现场汇报,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报告的内容发表观点、评价互动。
4.教师组织学生评议。
二、总结、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1.总结本阶段学习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这一阶段开展活动的过程,交流自己的收获。
(2)学生自由交流对汉字的看法和感受。
(3)小结:这一段时间,大家围绕汉字展开了综合性学习,对汉字的文化和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增进了对汉字的情感,而且还实践运用了搜集资料的方法,并且学会了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在班级内评选“优秀信息员”“优秀研究员”“互助好搭档”等,激励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某一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分为准备,搜集资料、调查,撰写研究报告和展示、交流四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在有前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我通过完成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的总目标倒推本阶段学习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活动。
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小组的研究话题开展研究、调查。选择研究汉字历史或汉字书法的小组,点拨学生迁移运用上一阶段活动的方法搜集资料。对于选择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情况的小组,则引导学生预想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想好应对的方法,以保证调查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指导学生把“阅读材料”中的《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当作范文来学习撰写研究报告,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并掌握这一类研究报告的写法,实现一课一得。
第四阶段进行展示、交流。我通过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自主交流,再进行评议,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其他同学研究的话题、开展的活动,增强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范文一: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的同学发现街头有很多错别字,所以大家想搜集街头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并思考街头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于是,我们在学校附近的街头展开了一次关于错别字的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在学校附近的街头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街头易错的错别字及总体情况。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们行走在街头,可以看见城市广告、宣传画、招牌、标语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有的故意使用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有的误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出现的错别字,如,将“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仔细琢磨,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在调查的102张街头广告中,有48张街头广告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达到47.1%。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如,将“打折”写成“打拆”,“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四、研究结论
(一)原因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认为街头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写字人没有查证就随意使用汉字。
2.商家故意写错汉字,以此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3.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掌握一些同音字、形近字的字形区别。
(二)建议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正:
1.成立一个“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走上街头,宣传街头错别字的危害,提高人们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名师点评:小作者围绕街头错别字撰写了一份研究性报告,报告的格式正确。针对街头错别字的总体情况,小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是一份有意义的研究性报告。
范文二:
关于汉字演变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但我对汉字发展演变知之甚少。汉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汉字的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我对此十分好奇,所以我对汉字的演变作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汉字演变过程的书籍,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汉字字体的演变。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汉字的自然流变。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书籍、报刊汉字起源及演变汉字最早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汉字的演变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网络汉字的自然流变包括结构、读音、字义、数量等方面的变化。
四、研究结论
1.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等,历史上还流传着仓颉造字的说法。实际上,文字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复杂的交际的需要,在原始的画画记事的基础上,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字一般起源于图画。
2.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汉字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两者都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朝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魏晋以后有了楷书,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3.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也发生了自然流变。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造成异体字越来越多、字音读法不同和字义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应以《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字表为标准,规范使用汉字。
名师点评:这份研究报告格式十分规范,调查方法切实可行,结论明确。小作者围绕汉字的演变作了一次研究,选题对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使用汉字很有帮助。
范文三:
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陈,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从课本上看到了《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觉得这份研究报告很有意思,所以我也对“陈”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报刊,了解“陈”姓的起源和“陈”姓历史名人。
2.上网浏览,了解“陈”姓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陈”姓名人的历史故事。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书籍、报刊来源,据说“陈”姓出自陈胡公的后裔,帝王赐姓也是来源之一。
2.老师的讲述名人陈胜、陈叔宝、陈独秀……
3.网络人口数量,据统计,目前全国“陈”姓人口数量大约有7000万。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陈”姓历史源远流长,据说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前代圣主的后裔,找到了舜的后裔妫满,武王封他为陈侯,奉守舜的宗祠。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他的后代就姓“陈”。从资料中还发现,隋朝及明朝的部分将领,因立功被帝王赐予“陈”姓,还有部分少数民族改为“陈”姓,这些都是“陈”姓的起源。
2.“陈”姓历史名人有很多。秦朝农民起义将领陈胜、西晋史学家陈寿、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唐代文学家陈子昂、近现代伟大的革命家陈独秀……“陈”姓在历史上真可谓是人才辈出。
3.“陈”姓是当代中国的第五大姓,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据统计,全国“陈”姓人口总数约有7000万。
名师点评:这份研究性报告格式很规范小学语文表格式教案,提出的问题与小作者自身密切相关。调查方法切实可行,运用表格的形式整理资料,一目了然,结论明确。
哈哈----经济学家算帐只算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