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文言文学习的诀窍--古人为文之道(网友来稿)

2019-05-16 06:1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游沙湖文言_余音绕梁文言文的翻译_再游桃花源文言文翻译

例三:言其厉害。(毛遂自荐)

--偏的还是利

例四:“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短歌行》)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例五:然畏慎过甚:然慎过甚,然而太小心谨慎了。无“畏”义。

黄中终日忧畏,先必其母老矣:黄中终日忧。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

--陆 波

1. 知:管理

吾与子共知越国之政

李惟清自知枢密改御史中丞

2. 就:担任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施展相应的才能担任相应的职务,不能这样做就不去担任职务。

3. 过:责备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

4. 柄:准则

治国家不失其柄

5. 岩:险要

制,岩邑也--制,是个险要的地方。

6. 让:责备 让之曰 无乃尔之过与 过 责备

7. 望:怨恨 若望仆不相师 恨,遗憾,悔恨

8. 爱:吝啬 余独爱一牛乎?

9. 徇:占领

10. 按:审问

11. 亟:急忙赶快

12. 遽:就

13. 辟、拜、除:被授官

14. 掾吏:下属官员

15. 徇察:视察

16. 庶几:几乎,差不多,大概可以

17. 白:禀报

18. 居第:房子

19. 如:到--食已如厕

20. 唯:希望--唯君图之

21. 领:兼任--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22. 服:佩带--庶人不服(百姓不佩带它)

23. 几:微小--知几其神乎(知道事物微小变化征兆的,大概是神明吧)

24. 坐:犯罪--坐小事系狱(因小事犯罪被关在监狱里)

25. 徇:示众--悉桀以徇(把他们都零刀碎剐来示众)

26. 董:管理--时省臣董田事

27. 劭:劝勉--劭农兴学(劝勉农耕,兴办学校)

28. 济:成功--必能济大事者也

29. 诣:拜见--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凭借州从事的身份作为凉州刺使韦端的使者到许昌拜见曹操)

30. 勖:勉

31. 蠲:免

32. 权:代理

33. 未可几也:通“期”

34. 行部:率部巡视

文言文复习中,实词历来是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来自于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是很有作用的。下面介绍几种推断技巧。

(一)、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1998年高考第16题“冀得一归觐”中的“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分析,C项“拜见”就是很容易找到的答案了。再如1999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可推测其意思是买进粮食。再如2000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我们可以联系前面的一个“炊”字,两个字的形旁全是火,可见和烧火有关。而且从字形上来看,意味着用火烧木柴从底下给器皿加热的情状。

(二)、根据语言结构进行推断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其中有些是修辞上所说的排比、对偶、互文,对这类句子,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再游桃花源文言文翻译如2001年高考卷第11题的D项“齐人追亡逐北”中 “亡”与“北”对应,可推测“亡”也是“败逃者”。又如《涉江》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前面有“忠”和“贤”位置相同,词性相同。“用”和“以”位置相同,从词性上看,肯定是动词,词义应和“用”相同,为“任用、重用”。又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失”与“纵”相对,“奉”与“敌”相对,敌是敌人,为名词,那么“奉”也是名词,据此可推断“奉”为“机会”之意。再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为对仗的句子,“拒”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的意思。

(三)、借助语法分析进行推断

余音绕梁文言文的翻译_再游桃花源文言文翻译_游沙湖文言

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或对实词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并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其意义。

如2000年高考卷中的第11题B项“不审于何得此绢”,“审”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应该是动词,再推知其意义为“知道”。又如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卷中“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根据句法结构,“致”充当谓语中心语,解释为“招致”,后面应该接宾语,所以“非常之罪”应为名词性的短语,而不是动词性的短语“犯了极大的罪过”。全句应该译为“像仁会这样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再如2004年全国卷甲“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中“行旅”应是“不至”的主语,词性应该是名词,解释为“旅客、出行的人”而不能解释为动词“旅行、游览”。再如2004年全国卷丁“一箧之宝,可资数世”中“资”后跟了“数世”(几代人)作宾语,可推断此处不能看作动词“积蓄”,而只能看作动词“资助、供给”。再如2005年全国卷乙“多辩,常以谈笑讽谏”中“辩”前面有“多”字,可推断此处“辩”作“多”的宾语,因而不能看作动词,而只能看作名词“口才、辩才”。再如“怀信侘傺”,“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应为名词,是“忠诚”的意思。

(四)、借助联想进行推断

试卷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没有学过的实词,我们可以联想我们知道的有关的用法。我们可以借助成语来推断,因为成语中保留了许多文言词汇。例如1997年高考第12题“善才绳之”中的“绳”,我们可以想到成语“绳之以法”,绳是“制裁”的意思,结合语境考虑,此处就可以作“制裁”讲。再如2004年全国卷丙“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中的“敏”,我们可以联想到成语“敏于行而讷于言”,就可推断此处“敏”当“迅速、敏捷”讲。再如“收天下之兵”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又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可利用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推知“芳不得薄兮”的“薄”也可作“接近”解。再如“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

当然,我们还可以联想到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如《屈原列传》中有“王甚任之”,“任”字费解,但联系到双音词“信任”,我们就可推知“任”即“信”,作“相信、信任”解。

(五)、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

“讲规矩、守纪律、作表率”从我做日前,公司组织开展了“讲规矩、守纪律、作表率”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领会,本人切实感觉到“讲规矩、守纪律、作表率”对一名党员干部的重要性。根据省电力公司关于开展“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大讨论活动统一部署,结合县供电公司党委开展“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本人认真学习领会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上提出“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精神,并深入梓山党支部和施工单位共拓建设有限公司施工项目部,结合公司中心工作和分管业务,与最基层员工和施工单位工人进行面对面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愿望和对“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的认识,从他们质朴的言语中感触颇深。另一种是动词,作书写、记载讲,如明人高启的《书搏鸡者事》,就是“记载”的意思。

我们知道做好文言实词题,大量的积累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要扣紧课本,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虽然考试没有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上不同的角度去把握文言实词,尤其是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注意综合使用,为准确、快捷地推断出词义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妙招

--陆波

【牢记虚词四大区分点】

一、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 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而“作”是“半动词”,它往往跟别的动同连起来使用,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动作意思,如:叫作、制作、作战等。

二、对应位置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通过运用,体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避免死记硬背,且了解学生的疑难所在,为下面词语讲解做铺垫。1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者一、用法归纳结构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灭六国者,六国也。

①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读懂,即在读文的过程中,感知诗文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文蕴含的感情,并以此推断诗文中的重点句、词、字的意思。(4)句子的开头出现了介词时如果句首出现介词,可能要考主语残缺的问题,可能因此而全句无主语而成病句。 (2) 按照句群的句与句间的关系认识自然段各层意思间的关系按照句群的句与句间的关系认识自然段各层意思间的关系。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三、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四、 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 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a)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