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如图1,已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和x轴上另一点E,顶点M的坐

2019-05-10 20:09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如图1o为坐标原点_如图 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_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最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式,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

(2)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

(3)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点式;

(4)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

二次函数的应用:

(1)应用二次函数才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

理解题意;

建立数学模型;

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

(2)应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

即解二次函数最值应用题,设法把关于最值的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按求二次函数最值的方法求解。

求最值时,要注意求得答案要符合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形式:

①一般式:

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 [,]

把三个点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出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就能解出a、b、c的值。

②顶点式:

a 相等, 抛物线的开口大小、 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 y 轴(或重合) 的直线记作hx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0=x. 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 函数解析式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2axy = 当0>a时 开口向上 当0

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例:已知二次函数y的顶点(1,2)和另一任意点(3,10),求y的解析式。

解:设y=a(x-1)2+2,把(3,10)代入上式,解得y=2(x-1)2+2。

注意:与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不同,二次函数平移后的顶点式中,h>0时,h越大,图像的对称轴离y轴越远,且在x轴正方向上,不能因h前是负号就简单地认为是向左平移。

具体可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③交点式:

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_如图1o为坐标原点_如图 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

y=a(x-x1)(x-x2) (a≠0) [仅限于与x轴即y=0有交点时的抛物线,即b2-4ac≥0] .

已知抛物线与x轴即y=0有交点A(x1,0)和 B(x2,0),我们可设y=a(x-x1)(x-x2),然后把第三点代入x、y中便可求出a。

由一般式变为交点式的步骤:

二次函数

∵x1+x2=-b/a, x1?x2=c/a(由韦达定理得),

∴y=ax2+bx+c

=a(x2+b/ax+c/a)

=a[x2-(x1+x2)x+x1?x2]

=a(x-x1)(x-x2).

重要概念: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

a<0时,开口方向向下。a的绝对值可以决定开口大小。

a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

能灵活运用这三种方式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能熟练地运用二次函数在几何领域中的应用;

能熟练地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的其他表达形式:

①牛顿插值公式:

f(x)=f[x0]+f[x0,x1](x-x0)+f[x0,x1,x2](x-x0)(x-x1)+...f[x0,...xn](x-x0)...(x-xn-1)+Rn(x)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a=y/(x·x)(y为截距)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双根式

y=a(x-x1)*(x-x2)

(第 8 题) 8.如图,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 aed 和矩形 abcd(不含 ad)构成.矩形的长 bc 为 8 m,宽ab 为 2 m.以 bc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线段 bc 的中垂线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y 轴是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 e 到坐标原点 o 的距离为 6 m。(2)经过b,c两点的直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d,点p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pcd的面积最大时,q从点p出发,先沿适当的路径运动到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m处,再沿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方向运动到y轴上的点n处,最后沿适当的路径运动到点a处停止.当点q的运动路径最短时,求点n的坐标及点q经过的最短路径的长。=b2-4ac>0,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它们的坐标分别是 和 ,这两点的距离为 。

③三点式

已知二次函数上三个点,(x1,f(x1))(x2,f(x2))(x3,f(x3))

则f(x)=f(x3)(x-x1)(x-x2)/(x3-x1)(x3-x2)+f(x2)(x-x1)*(x-x3)/(x2-x1)(x2-x3)+f(x1)(x-x2)(x-x3)/(x1-x2)(x1-x3)

与X轴交点的情况

当△=b2-4ac>0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x1,0), (x2,0);

当△=b2-4ac=0时,函数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b/2a,0)。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X的取值是虚数(x=-b±√b2-4ac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二次函数解释式的求法:

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_如图 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_如图1o为坐标原点

就一般式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且a≠0)而言,其中含有三个待定的系数a ,b ,c.求二次函数的一般式时,必须要有三个独立的定量条件,来建立关于a ,b ,c 的方程,联立求解,再把求出的a ,b ,c 的值反代回原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1.巧取交点式法:

知识归纳:二次函数交点式:y=a(x-x1)(x-x2) (a≠0)x1,x2分别是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

已知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时,用交点式比较简便。

①典型例题一:告诉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和第三个点,可求出函数的交点式。

例: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2和1 ,且通过点(2,8),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点拨:

解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x-1),

∵过点(2,8),

∴8=a(2+2)(2-1)。

解得a=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2(x+2)(x-1),

即y=2x2+2x-4。

抛物线和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在方程 中,当y=0时,x=0,因此抛物线 的顶点就是坐标原点.。 (第 8 题) 8.如图,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 aed 和矩形 abcd(不含 ad)构成.矩形的长 bc 为 8 m,宽ab 为 2 m.以 bc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线段 bc 的中垂线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y 轴是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 e 到坐标原点 o 的距离为 6 m。例1 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为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 ,求它的标准方程,并用描点法画出图形.。

例: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3,-2),并且图象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点拨:

在已知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的距离和顶点坐标的情况下,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由顶点坐标为(3,-2)的条件,易知其对称轴为x=3,再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图象与x轴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1,0)和(5,0)。此时,可使用二次函数的交点式,得出函数解析式。

2.巧用顶点式:

顶点式y=a(x-h)2+k(a≠0),其中(h,k)是抛物线的顶点。当已知抛物线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能够先求出抛物线顶点时,设顶点式解题十分简洁,因为其中只有一个未知数a。在此类问题中,常和对称轴,最大值或最小值结合起来命题。在应用题中,涉及到桥拱、隧道、弹道曲线、投篮等问题时,一般用顶点式方便.

①典型例题一:告诉顶点坐标和另一个点的坐标,直接可以解出函数顶点式。

例: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且通过点(1,10),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点拨:

解∵顶点坐标为(-1,-2),

故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1)2-2 (a≠0)。

把点(1,10)代入上式,得10=a·(1+1)2-2。

∴a=3。如图 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2-2,即y=3x2+6x+1。

②典型例题二:

如果a>0,那么当 时,y有最小值且y最小=

如果a<0,那么,当时,y有最大值,且y最大=

告诉最大值或最小值,实际上也是告诉了顶点坐标,同样也可以求出顶点式。

如图1o为坐标原点_如图 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_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

例:已知二次函数当x=4时有最小值-3,且它的图象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6,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点拨:

析解∵二次函数当x=4时有最小值-3,∴顶点坐标为(4,-3),对称轴为直线x=4,抛物线开口向上。

在已知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的距离和顶点坐标的情况下,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由顶点坐标为(3,-2)的条件,易知其对称轴为x=3,再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图象与x轴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1,0)和(5,0)。解:y=2x2-12x+5=2(x-3)2-13,顶点坐标为(3,-13),其图象关于x轴对称的顶点坐标为(3,13),所以对称后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2(x-3)2+13.。(2)根据题意可判断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可求出交点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可得出k与n的值,继而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3)先根据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可知a>0,由顶点纵坐标为-3得出b与a关系,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2ax+bx+q=0有实数根可得到关于q的不等式,求出q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1)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1,-3),∵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x=1,∴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0),(2,0),于是得到方程组,。

∴抛物线的顶点为(4,-3)且过点(1,0)。

故可设函数解析式为y=a(x-4)2-3。

将(1,0)代入得0=a(1-4)2-3, 解得a=13.

∴y=13(x-4)2-3,即y=13x2-83x+73。

③典型例题三:告诉对称轴,相当于告诉了顶点的横坐标,综合其他条件,也可解出。

例如:

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满足:函数y=f(x-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且当x∈(-∞,0),f(x)+xf′(x)<0成立(f′(x)是函数f(x)的导函数),若a=(sin。 北京模拟) 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 =2 x 与 与y= =12x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是的图象之间的关系是( ) y x a . 关于y 轴对称b . 关于x 轴对称c .关于原点对称d .关于直线y =x 对称 解析:∵ ∵y= = 12x =2- x , &there4。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的交点的坐标.③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做:当一次函数值大于0或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8.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如果 (k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①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在各自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自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反比例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关于原点对称.(4)k的两种求法①若点(x0,y0)在双曲线 上,则k=x0y0.②k的几何意义:若双曲线 上任一点a(x,y),ab⊥x轴于b,则s△aob (5)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若正比例函数y=k1x(k1≠0),反比例函数 ,则当k1k2<0时,两函数图象无交点。

(2)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图象交y轴于点(0,2),且过点(-1,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且通过点(1,4)和点(5,0),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4)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x=-4,且过原点,它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为4,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④典型例题四:利用函数的顶点式,解图像的平移等问题非常方便。

将抛物线y=2x2-4x+1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解析:要求抛物线平移的函数解析式,需要将函数y=2x2-4x+1化成顶点式,然后根据顶点坐标的变换求抛物线平移后的解析式.。3、知识准备:(1)一般式经过点(2,0)和点(0,1),则函数关系式为.7.把抛物线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求m、n.。

点拨:

解先将y=x2-3x+5化为y=(x-32)2+5-94, 即y=(x-32)2+114。

∵它是由抛物线的图像向右平移3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2 个单位得到的,

∴原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32+3)2+114+2=(x+32)2+194=x2+3x+7。

二次函数的图像

是一条关于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

①有开口方向,a表示开口方向: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②有对称轴;

③有顶点;

④c 表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0,c)。

二次函数图像性质:

轴对称:

二次函数图像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b/2a

对称轴与二次函数图像唯一的交点为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如图1o为坐标原点_如图 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_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

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

b=0,对称轴是y轴

a,b异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

顶点:

二次函数图像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 ( h,k )

当h=0时,P在y轴上;当k=0时,P在x轴上。即可表示为顶点式y=a(x-h)^2+k。

h=-b/2a, k=(4ac-b^2)/4a。

开口:

二次项系数a决定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二次函数图像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越小。

决定对称轴位置的因素:

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根据此公式,折价率大于0(即净值大于市价)时为折价,折价率小于0(即净值小于市价)时为溢价。1左、右两边轴承端盖均无调整垫片2左边轴承内圈固定错误,轴肩高过内圈高度3键过长4齿轮轮毂的长度要长过与其配合的轴段的长度1-2mm5套筒高度高过右边轴承内圈的高度6右边轴承端盖与轴要留有间歇7右边轴承端盖与轴间要有密封圈8和右端轴承相配合的轴端作成阶梯轴,便于装拆9两端的轴承要设有挡油环10联轴器没有周向定位。时相对平衡,小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斥力,大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引力.但无论何时,引力与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归类是内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相对位置有关.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10倍以上的时候,他们之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而碎玻璃之间的距离对于分子来说是巨大的,所以他们之间可认为没有作用力.分子势能与分子距离的关系1.分子距离在平衡距离处分子势能最小2.分子距离在大于平衡距离和小于平衡距离时其分子势能将增大3.分子距离在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势能表现为斥力,最大值在零距离处.4.分子距离在大于平衡距离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势能表现为引力,最大值在无穷远处.5.分子距离在无穷远处引力和斥力都为零,引力引起的势能最大.6.分子距离在无穷近处引力和斥力最大,斥力引起的势能最大。

当a>0,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因为对称轴在右边则对称轴要大于0,也就是- b/2a>0, 所以b/2a要小于0,所以a、b要异号

可简单记忆为左同右异,即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 ),对称轴在y轴右。

当△=b2-4ac=0时,函数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当△=b2-4ac>0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

决定与y轴交点的因素:

常数项c决定二次函数图像与y轴交点。

二次函数图像与y轴交于(0,C)

注意:顶点坐标为(h,k), 与y轴交于(0,C)。

与x轴交点个数:

a<0;k>0或a>0;k<0时,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2个交点。

k=0时,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只有1个交点。

a<0;k<0或a>0,k>0时,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无交点。

②若u=g(x)在a上是增(或减)函数,而y= f(u)在b上是减(或增)函数,则函数y= f[g(x)]在a上是减函数。函数y=x-1、y=x-2、y=x-3的图象都过点(1,1),且在第一象限随x的增大而下降,函数在区间(0,+∞)上是单调减函数,且向右无限接近x轴,向上无限接近y轴,指数越小,向右无限接近x轴的图象在下方,向上离y轴越远.。函数 、 的图象都过点(1,1),且在第一象限随x的增大而下降,函数在区间(0,+∞)上是单调减函数,且向右无限接近x轴,向上无限接近y轴,指数越小,向右无限接近x轴的图象在下方,向上离y轴越远.。

②若u=g(x)在a上是增(或减)函数,而y= f(u)在b上是减(或增)函数,则函数y= f[g(x)]在a上是减函数。 (2)常见的音程的名称: 距离0个半音:完全一度 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 / fa)、增一度(do / #do) 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 / re)、减三度(#re / fa) 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 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 距离5个半音:完全四度 距离6个半音:增四度、减五度 距离7个半音:完全五度 距离8个半音:小六度 距离9个半音:大六度 距离10个半音:小七度 距离11个半音:大七度 距离12个半音:完全八度 记住最基本的自然音程,其他的就依照原则去推论:若这个音程是大、小、完全音程,那就没什么关系了。imshow(im1)image与colormapimage函数是matlab最基本的图像显示函数,可以绘制索引图像,即每个像素的值对应颜色查找表中的索引colormap:定义图像显示用的颜色查找表imagesc将数据scale后绘制成图(例如绘制相关矩阵)image与imshowimshow仅用于显示由rgb或灰度值定义的图像(image也可以)无论是哪个函数,若图像是以uint8表示的,则取值范围为0~255,若以double表示,则取值范围是0~1image 绘制数据imagesc & colormap绘制相关矩阵a = rand(10)。

当h=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这时,函数是偶函数。

二次函数的最值:

1.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则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有最低点,那么函数在处取得最小值y最小值=

2.已知抛物线 y=ax 2 +bx+c 与 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其形状和开口方向与抛物线 y=-2x 2 相同,则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d) a.y=-2x 2 -x+3b.y=-2x 2 +4x+5 c.y=-2x 2 +4x+8d.y=-2x 2 +4x+6 【解】 易知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2(x+1)(x-3),即 y=-2x 2 +4x+6。若a<0,抛物线y=ax2+bx+c的开口向下,因此,对于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x,y),当x< ,y随x的增大而增大。import timedef consumer(): r = '' while true: n = yield r # 通过yield获得n的值,从另一个函数里面传进来,传出去r的值 if not n: return print('[consumer] consuming %s...' % n) time.sleep(1) r = '200 ok'def produce(c): c.next() # c 是生成器对象(含有yield的函数就是生成器), 此句意思是启动生成器 n = 0 while n < 5: n = n + 1 print('[producer] producing %s...' % n) r = c.send(n) # 发送n 到生成器c,并取得生成器执行的结果的值,即r值 print('[producer] consumer return: %s' % r) c.close() # 关闭生成器if __name__=='__main__': c = consumer() #取得生成器对象,但此处不会执行生成器内部代码 produce(c) # 此处正式生产和执行。

“值域”是所有函数值的集合(即集合中每一个元素都是这个函数的取值),而“范围”则只是满足某个条件的一些值所在的集合(即集合中的元素不一定都满足这个条件)。 17. (12 分) 如图: 已知 a 为实数, 函数23( )f x()()2xxa. (1) 若函数( )f x 的图象上有与 x 轴平行的切线, 求 a 的取值范围。1.常量和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保持同一数值的量或数,叫常量或常数.2.函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整式:自变量取一切实数.(2)分式:分母不为零.(3)偶次方根:被开方数为非负数.(4)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幂:底数不为零.4.函数值对于自变量在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的值,如当x=a时,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叫做x=a时的函数值.5.函数的表示法(1)解析法。

x y 函数名称 函数图象 的形状 函数 图象 的 位置 过(0,0),(1 ,k)的一条直线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函数解析式 函数名称 函数 图象 的 位置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时我们只需描点(0,0)和点 (1,k),连线即可. 两点 作图法 用两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 x (2)y=-3x y -4 -2 -3 -1 3 2 1 -1 0 -2 -3 1 2 3 4 5 x y=-3x y -4 -2 -3 -1 3 2 1 -1 0 -2 4 1 2 3 4 -5 x y= x 2 3 3 0 y 2 0 x -3 0 y 1 0 x y=kx (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减小 下降 第二、四象限 k<0 增大 上升 第三、一象限 k>0 y随x的增大而 从左向右 经过的象限 y=kx 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 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最值,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最值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由解析式可知该函数在x=h时取得最小值1、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根据1≤x≤3时,函数的最小值为5可分如下两种情况:①若h<1≤x≤3,x=1时,y取得最小值5。随偏心距增大,压碎区逐渐减小 (4) 偏心距一定时,随荷载增大,截面应力产生非 线性重分布,中和轴移向荷载一侧 2.2.2 应力应变关系 (1) 两类计算方法:增量方程法和拟合参数法 (2) 结论:应力应变关系与偏心距或应变梯度无关, 但应考虑偏心距对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的影响 (3) 简化计算:式2-5 2.3.1 主要试验结果 (1) 破坏形态与轴心受拉相同,偏心距影响不大 (2) 极限抗拉强度随偏心距增大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