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格式(2016年最新版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附答案)|小编)

2021-09-02 16:1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教学计划可以体现以下几个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强化教学的思想性,如何更科学地教授基础知识,如何减轻课业负担等等。今天小编就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最新版《人民教育版六年级数学》的一些教学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最新版PEP版六年级数学书2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比例的含义,掌握比例含义的变化规律。

2.学习确定与关系成正比的数量。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含义,掌握正比例变化规律。

教学流程设计

(一)review准备

请说明三量关系:

(1)距离,速度,时间;(2)单价,总价,数量;(3)工作效率,时间,总工作量。

(学生口述关系表达,老师在黑板上写。)

(二)学新课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并请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幻灯片:

火车1小时行驶60公里,2小时行驶多少公里? 3小时、4小时、5小时……行驶了多少公里?

健康:60公里、120干米、180公里……

老师:根据你刚刚口头回答的问题整理一张表格。

示例 1.(小黑板)

例 1 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距离如下表所示。

老师:(看表格)回答下列问题。表中有多少数量?它们是什么?

健康:表中有两种数量,时间和距离。

老师:距离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

学生:1小时,距离60公里; 2小时,距离120公里; 3小时,路程180公里...

老师:这样一个量变了,另一个量也变了。这两个量称为两个相关量。

(黑板:两个相关的量)

老师:表中的两个相关量是谁和谁?

健康:时间和距离是两个相关的量。

老师:我们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盛:时间从1小时变成了2小时,距离从60公里变成了120公里……时间拉长了,距离也拉长了,距离也随着变化而变化时间。

老师:现在我们从后往前看,时间已经从8小时变成了7小时、6小时、4小时……距离是如何变化的?

盛:距离从480公里变成了420公里、360公里……

老师:从上面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 (同桌讨论。)

Sheng:由小变大,距离由小变大;时间由大变小,距离也由大变小。

老师:我们比较一下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这两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

教师:请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随着第一个问题时间的增加,行程也随之增加;第二个问题的时间减少了,行程也缩短了。

老师:我们把这个变化规律简称为“同胀同收缩”。 (黑板)我们再看一看。它们的膨胀和收缩的规律是什么?

老师:根据时间和距离可以得到什么?

盛:你可以找到速度。

老师:这个速度谁跟谁比?他们的结果如何?

盛:这个速度是距离和时间的比值,结果就是比值。

老师:这60实际上是什么?变了吗?

盛:这个60是火车的速度,是距离和时间的比,也是距离和时间的商。速度不变。

行驶多少公里,速度是60公里,这个速度是一定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格式,是一个固定的量,我们简称为定量。

老师:谁是量化,两个相关的量是同一个膨胀收缩?

Sheng:当速度不变时,时间和距离会同时膨胀和收缩。

老师:是的。这两个相关量的商,即比值不变时,它们一起膨胀和收缩。我们看表,然后计算表中距离和时间对应的商是否一定。

(学生口算验证。)

盛:都是60公里,速度不变,符合变化规律,同时膨胀和收缩。

老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时间和距离是两个相关的量,距离随时间变化:随着时间的扩大,距离也扩大;时间在缩短,距离也在缩短。膨胀和收缩的规律是:距离与时间的比值总是相同的。

老师:谁能像老师一样讲述?

(看黑板指导学生听写。)

老师:我们再看一道题,研究一下它的变化规律。

示例 2.(小黑板)

例2某模式的米数和总价如下:

(黑板)

根据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幻灯片)

(1)表中的两个数量是多少?

(2)谁和谁是相关量?关系公式是什么?

(3)总价如何随米数变化?

(4)对应的总价与米数的比例是多少?

(5)谁是定量的?

(6)它们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学生:(答案)

第一课标网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数学表格式教案_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格式_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格式

教师:比较两个样题。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健康:有两个相关的量,一个量变了,另一个量也变了。

老师:是的。两个相关的数量,一个数量发生变化,另一个数量也发生变化。如果两个量中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即商)为常数,则这两个量称为比例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比例关系。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 (黑板题目:比例的含义)

老师:你能像老师说的那样描述例1中两个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吗?

盛:距离随时间变化,它们的比值(即速度)是恒定的,所以距离和时间是成正比的量,它们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关系。

老师:想一想例2,你能描述一下它们是不是成比例的量吗?为什么? (两个人试着互相交谈。)

老师:很好。请打开书看看书里的总结是什么?

(看书,画重点,再读意思。)

老师:如果表中第一个量用x表示,第二个量用y表示,量化用k表示,谁可以用字母表示两个相关量的关系,量化成正比?

老师: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两个成正比的相关量的例子吗?

学生:(答案)

老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的量。有些是成正比的,有些是相关的,但不成比例。因此,要确定两个相关量是否成比例关系,必须掌握两个对应量的商(比值)是否为常数。只有当商(比)一定时,比例关系才能成立。

(三)consolidate 反馈

1.课本中的“Do One Do”。

2.幻灯出示问题并说明原因。

(1)苹果的单价是固定的,购买的苹果数量和总价()。

(2)每小时织米数是固定的,总织米数和时间()。

(3)小明的年龄和体重()。

(四)class 总结

老师:今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自己总结,举手发言。)

老师:打开书,说出比例的意思。有什么我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布置作业

2021最新版PEP版六年级数学书2教案模板2

教学目的

1.通过知识转移,让学生掌握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另一个数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则。

2.正确计算公式,掌握计算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要点

明确单位“1”并列出关系表达式。

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可以在关系表达式中找到对应的量。

教学过程

(一)review准备

1.什么是百分比?

2. 将以下数字化为百分比。 (保留一位小数)

0.75=1.25=0.786=1.763≈0.9855≈

3.列公式计算,说说分析思路。

六年级学生160人,其中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少儿组)120人,占六年级学生的比例是多少?

说点思路:关键一句是“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即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一小部分。与六年级人数相比,设置六年级人数为单位“1”,关系式为

达标人数÷六年级人数

总结:这是一个寻找另一个数字的分数的单词问题。因为问题是表达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用除法计算。关键是找到单位“1”,用单位“1”做除数。

(二)讲教新课

准备题改为样题,“几”改为“百”。

例1 六年级学生160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少儿组)120人,占六年级学生的比例是多少?

1.阅读题,告诉我样题和备考题有什么区别?百分比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两个量的倍数关系。)这道题和准备题一样吗?

2.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 (团队相互交谈,并集体纠正。)

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六年级学生占百分之多少”,完成题,即达到体育训练国家标准的120人占全班学生的百分比六年级。一些。与六年级人数相比,六年级人数是单位“1”,即标准数量。将符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120人与六年级学生人数进行比较。

3.Column 关系表达式:

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六年级学生总数

4.列式:

(黑板)120÷160=0.75=75%

答案:75% 的六年级学生。

请看计算格式:通常先求商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格式,用小数表示,再换算成百分比。

问:结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没有单位名称?

(符合体育标准的人数是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倍数,所以没有单位名称。)

5.求另一个数的分数和求另一个数的百分比有什么异同?

(同点:单词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都是用除法计算的;不同的是最后的结果,一个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另一个使用百分比来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异倍数关系。)

6.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单位“1”的金额;找出与单位“1”相比的金额,将与单位“1”相比的金额除以单位“1”。)

7. 转换到示例 2。

百分比还能叫什么? (百分比,百分比。)

在您的日常生活中,您听说过哪些费率? (发芽率、出勤率、通过率……)

找到这些费率有什么影响?它们是什么意思?

老师:实行科学种田,为了保证基本苗数,避免浪费种子,首先要进行发芽率测试。求发芽率是指求发芽的种子数占受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通常用以下公式计算:

问:“率”是什么意思? (两个数相除的商。)

老师:发芽率是一种百分比。公式本身应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即“×100%”。

例2 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玉米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种子288粒。求发芽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格式_第一课标网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数学表格式教案_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格式

1.默读题,说条件未知。

2.什么是发芽率? (同桌交谈)

3. 根据发芽率公式,自行制定。集体更正。

问:结果中是否有单位名称?为什么?

4.根据发芽率的公式,能告诉我们以下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吗? (投影时说话。)

想一想:你能告诉大家一个百分比公式吗?

5.Exercise:137页的“Do One Do”,强调先写公式,再计算公式。 (集体更正。)

(三)巩固练习

(投影)

1.Class 1 种了 40 棵树,Class 2 种了 48 棵树,Class 1 种了多少树? (集体修订)

48÷40=120%

为什么不是 40÷48? (第一类为单位“1”,以第一类植树数为除数,第二类植树数为与第一类相比的数量,即红利。 )

2.阅读题目,说出单位“1”;列公式,说出结果。

①2是5的百分之几?

(5是单位“1”,2÷5=0.4=40%。)

②2 的百分比是 5?

(2是单位“1”,5÷2=2.5=250%。)

③4公里等于5公里的百分比是多少?

(5公里是单位“1”,4÷5=0.8=80%。)

④20 分钟是一个小时的百分之几?可以直接制定吗?我应该先做什么?

3.经过群内想法分析,个人在本书中制定,并集体修改。

①某村去年造林15公顷,去年造林18公顷,占上年造林的比例是多少?

②某种录音机原价560元,现价320元。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原价占现价的百分之几?

③一个生产队砍了200吨青草,晒干后留下120吨干草。草的含水量是多少?

重点要说清楚,草的水重是失水量,也就是草晒成干草后损失的重量。

④某年级第一班有男生22人,女生20人。男孩中有多少百分比是女孩?女孩中有多少百分比是男孩?男生占班级的比例是多少?

分析第三题,班级学生人数是单位“1”,班级学生人数是男生和女生的总和。因此,除数是男孩和女孩数量的总和。公式为:22÷(22+20).

问:第三个问题和前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⑤为一定区域的绿色环境,前年种植花卉200公顷,比上年增加40公顷。上年种植花草的比例是去年的多少?

小组讨论分析,谁是单位“1”,与单位“1”相比的数量又是谁?公式会列出来吗?集体正确。

4.根据:“24、60”两个数字“一个数字的百分之几是另一个”问题。

(四)class 总结

我们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求一个数对另一个数的百分比,求百分比。解题步骤是先找到关键句,确定单位“1”,关键之后就是找到单位“1” ,根据关系找到对应的编号。)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知识转移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根据新课“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比”的需要,先复习一下百分比的含义,以及分数和小数转化为百分比的方法。预习题重点突出,为顺利教授新班和过渡到新班奠定了基础。

2.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异同,进一步强化教学重点。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步骤。

3.精心设计练习加深知识。从直接给出关系式中的量到间接给出关系式中的量,通过智力活动的内化,逐渐转化为能力。

4.运用迁移规律,以旧换新,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传授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