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教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表格式)
课题 教学 目标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 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 21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本 授课 时间 2 课时 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 8 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 11 个生字,理解 “但让、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含义。 2.有情感地诵读诗歌,并抄写背诵古文《出塞》《夏日绝句》。 3.理解诗句的含义,再清楚诗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观念,理解诗中所含的哲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 1.借助当时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谚语的含义,体会诗人的观念。 重点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 1.理解诗句的含义。 难点 2.体会诗人的观念,理解诗中所含的哲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含义,有情感地诵读。 3.背诵古文《出塞》。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动机 一、知诗人 解诗题 【设计意图:通过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哪个情况下会 朗读,让教师感受诗词 思念故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的语言美。
】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 你们会想起什么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现在 导入 学习著名咏史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课件出示 2) ( )分 钟 【设计意图:初步展现 2.读诗题《出塞》。“塞”是哪个意思?“出塞”怎么 诗文内容,扫除学习诗 解释? 文中的障碍。】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起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觉得?(教师板书:《古 诗三首》)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 3) (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认知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4)“塞、秦、征、还”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 5)“塞、秦、征” 指导书写:(课件出示 6) 【设计意图:有序 “塞”的后边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 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循 右宽。 序渐进的步入诗中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逐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层深入地积累知识。】 1.师:学习著名咏史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新课 (2)大家跟读,学习“秦”字。 教学 (3)提问“但让,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 ) 2.朗读诗歌:根据声韵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 分钟 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哪些诗,我们来看看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课件出示 7)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需要读出诗的韵 味,读出诗的情感,这就是要理解诗的含义。我们来看看 学习古诗有哪些好的方式? 3.师:现在请老师自由朗读这首诗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通过图文结合或 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诗文)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设计意图:让学 在这两行诗中,有哪些不懂的词语能提起来。 生体验诗的诗意,并锻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炼学生的鉴赏能力。】 把理解的词放在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 思。 【设计意图:学习 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 写法,积累经验。】 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 李广还在,决不会使突厥的部队翻越阴山。(课件出示 8) 6.指导第一句的通感手法“互文”。
像这种前文含有后 文中省略的词那样的通感手法叫“互文”,古代文学中常见 的通感手法。(教师板书:互文 秦汉) 7.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 两句诗的含义。 (指名说词语的含义)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诗歌时虽然要读准字音,有情感,还应有节奏, 我们按照画好停顿有情感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让学 三、悟诗情 生进行个性化的展现,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已还”。 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我们理解了古诗的含义,现在我们来感受诗中的情 感。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句子。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场景? (板书:明月 关 人已还)这样的场景给了你哪些 样的觉得?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散文,大都要提到明月跟 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驻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 个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视角反思。 “人”指哪个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驻守边塞 的军人统称征人) (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 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占领边关 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 亲人) (2)补诗句:(课件出示 9 李颀诗:“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 师:不知何处传来悦耳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故乡 的方向望。他们望至了哪些? (望到的仍然是明月跟边关。)他们哪些心情?体会失 望、悲伤。 读出语气。 【设计动机:培养学生 多角度观察预测问题 的能力。】 (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沉醉心头上的梦啊! 却没法化为一句——(引读) 课件出示 10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已还。 2.从亲人的视角反思 (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 下它们的家人在做哪些呢? (2)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轮椅,倚在门 口,对远方的女儿说__________。勤劳贤惠的丈夫,干完 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妻子说____________。孤苦年 幼的小孩,对远方的母亲喊:_________。(课件出示 11) 指名反馈 (3)师:多么动情的渴盼,多么强烈的盼望
小米公司知道国家质检总局抢不到小米手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