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2021-04-29 23:1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教学设计中针对目标揭示,能够反映学生对课程目标跟课堂任务的理解,也是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归宿。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案1

一 说教材:

(一) 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p80页的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未来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缓解实际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教师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 能力目标:培养教师研究思维能力和预测解决难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物理中转换的语文思想方式,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研究探讨化学知识技巧的兴趣。

(三)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涵义,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跟学员的实际水准,为了更有效地突显重点,突破瓶颈,按照学生的思维规律,遵循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数学表格式教案,训练为主线的指导观念,我将采取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等。教学中学生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弊端,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探讨,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构建知识的欲望来超过对知识的发觉,并自我摸索找出规律,使学生仍然进入主动构建问题的切实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附教学软件:温度计、投影仪、多媒体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方法,让学员在学生营造的难题情境下,通过校长的启发点拨,学生的切实思考努力下,自主参加知识的出现、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把握了常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一) 引入课题环节:

1、 复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为新课的讲授作好铺垫。

2、 (提问)用算式表示:与-3的跟等于-10的数。

(根据学过的常识,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强调问题:怎样进行这里的加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是何种呢?由疑问的给出,激发学生追求解决难题方法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课讲解环节:

1、 通过投影仪给出以下算式:

减法 加法

(+10)-(+3)=+7 (+10)+(-3)=+7

让学生非常后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10)-(+3)=(+10)+(-3)

再给出以下算式:

减法 加法

(+5)-(+2)=+3 (+5)+(-2)=+3

继续使学生非常后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5)-(+2)=(+5)+(-2)

从而,它启发我们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换成加法进行

2、讲解课本p80的内容,回答复习题2提出的难题即怎样求(-10)-(-3)的结果。通过预测讲解,请学生自己推导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最后老师再完整地总结出法则。

文字描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字母表示:a-b=a+(-b) (说明:简明的表示方式,体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实际运算时会变得方便)

强调运用法则时: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

减数变号

(减法============加法)

3、出示温度计,用多媒体出现(如p81的图2-20),并进行动画演示,通过求15℃ 比5℃ 高多少?15℃ 比-5℃高多少?的例子来表明减法法则的合理性以及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含义。同时进行训练反馈:课本p82的练习1,4、通过例题教学让学员巩固方法,初步具有解决难题的能力。

例1.计算 :(1) (-3)-(-5); (2) 0 - 7

例2.计算(1) 7.2 - (-4.8) ; (2) (-3 - ) - 5

说明:讲解时切记让学生复述有理数法减法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了解,并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而不机械地将乘法转换成加法,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逐渐省略化成加法的后面步骤作打算。

(三) 巩固练习环节:

让学生完成课本p82的练习2、3,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利用,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把握。第2题口答,第3题请6个学生上台板演。对提问好的朋友给予赞扬显然,如果有出错,请其他同学纠正。

(四) 课堂小结环节:(师生共同完成)

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转换成乘法进行推导,即a-b=a+(-b)

(五)布置课后作业:课本p83习题2.6的2、3、4、5的偶数题

表格式体育教案_数学表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

通过作业反馈对教师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教师尚有疑难的地方。(六)板书设计:(略)

202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推论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推论,会用判别公理及公式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推论的推断,培养学生探讨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常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教师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加、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缓解方法

(一)重点

判定推论的计算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方法

1.通过老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公式,解决重点.

2.通过老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训练,复习基础,创造语境,引入新课.

2.通过校长指导,学生构建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可利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鼓励教师的认知,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断公理和一种判定方式,根据所学看以下的问题(出示投影).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可说出有哪些条件,就可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反思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断两条直线垂直.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教师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再次,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借助第1、2两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平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确立,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第3题是为计算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假如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方程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哪个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哪些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难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202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案3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教案表格式_表格式体育教案_数学表格式教案

重点:真命题的证明方法与格式.命题的证明方法与格式是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物理必具有的素养,在未来的学习中将会有长期的证明问题;另一方面它还表现了物理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难点:推论证明的模式跟技巧.因为它反映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学生对逻辑的理解不深刻,往往找不出的认知切入点,证明的盲目性很大,因此对学生证明的模式跟技巧的练习是教学的难点.

(二) 教学建议

1、四个注意

(1)注意:①公理是借助大量实践反复验证过的,不需要再进行推理论证而都证实的真命题;②公理可以成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2)注意:定理都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必定都是定理.一般选用一些更基本很常见的真命题成为定律,可以以他们为依据推证其他命题.这些被选作定理的真命题,在教科书中是用黑体字排印的.

(3)注意:在几何难题的探究上,必须经过证明,才能做出真实可信的判定.如“两直线垂直,同位角相等”这个命题,如果只运用测量的方式.只能测量有限个两垂直线段的同位角是相同的.但运用推理方式证明两垂直线段的同位角相等,那么就可以断定任意两垂直线段的同位角相等.

(4)注意: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应有按照,不能“想当然”.①论据必须是真命题,如: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定理跟巳知条件;②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于论证的真实性;③论据应是论题的充足借口.

2、逐步渗透数学证明的观念:

(1)加强数学推理(证明)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做到,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学过的概念跟命题,即进行语言准确性训练;能学会一些基本的推理论证语言,如“因为……,所以……”句式,“如果……,那么……”句式等等;提高符号语言的辨识和表达能力,例如,把应证明的命题结合图形,用已知,求证的方式写出来.

(2)提高学生的“图形”能力,包括运用大纲允许的软件画图(垂线、平行线)的能力跟在对应证命题的理解(如分清题设、结论)的基础上,画出要证明的命题的图形的素养,后一点尤其重要,一般借助图形易于弄清命题并找出证明的方式.

(3)加强各类推理训练,一般要先让学生从“模仿”教科书的方式开始练习.首先是用自然语言叙述只有一步推理的过程,然后用简化的“三段论”方法描述出这一过程,再进行有两步推理的过程的模仿;最后,在学完“命题、定理、证明”一单元后,总结证明的通常方法,并进行多到三、四步的推理.在以上训练中,每一步推理的前面都要规定填注推理根据,这又能练习良好的推理习惯,又有助于掌握学过的命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证明的必要性,知道推理应有根据;熟悉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能写出证明的方法.

2、能用符号语言写成一个命题的题设和论断.

3、通过对真命题的剖析,加强推理能力的练习,培养教师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证明的方法与格式.

教学难点:将文字语言转换为几何符号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命题“两直线垂直,内错角相等”的题设和论断各是哪个?

2、根据题设,应画出什么样的图形?(答:两条平行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

3、结论的内容在图中怎样表示?(答:在图中标出一对内错角,并用符号表示)

二、例题分析

例1、 证明:两直线垂直,内错角相等.

已知:a∥b,c是截线.

求证:∠1=∠2.

分析:要证∠1=∠2,

只要证∠3=∠2即可,因为

∠3与∠1是对顶角,根据平行线的性质,

易得出∠3=∠2.

证明:∵a∥b(已知),

∴∠3=∠2(两直线垂直,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例2、 证明: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互平行.

已知:如图,∠AOB+∠BOC=180°,

OE平分∠AOB,OF平分∠BOC.

求证:OE⊥OF.

分析:要证明OE⊥OF,只要证明∠EOF=90°,即∠1+∠2=90°即可.

三、课堂练习: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相互平行.

四、归纳总结

主要通过教师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从常识、技能、数学观念方法等方面加以归纳,有利于学生把握、运用知识.然后见投影仪.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435、(2),7.

六、课后思考: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位置关系如何?

数学表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_表格式体育教案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位置关系如何?

202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案4

一、知识导航

1、主要概念:变量是 ;自变量是 ;因函数是 。

2、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表示方式: 。

其特征是:列表:对于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借助计算,直接把 的值找到,查询方便;但是欠 ,不能反映变化的全貌,不易看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

关系式:简明扼要、规范准确;但有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很难或不能用关系式表示。图像:形象直观。可以形象地体现出事物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态势和这些特性;但图像是近似的、局部的,由图像确认因变量的值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