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陈省身为什么离开中国_陈省身和华罗庚_陈省身和爱因斯坦

2017-02-04 19: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曼、嘉当一样,写入里程碑德人物。有人说,如果陈省身没有选择微分几何,而是选择了代数,那么整个数学的历史将会改写。

华罗庚选择了解析数论。有人说华罗庚应该选择代数数论而不是解析数论,因为解析数论是没落趋势,是否如此我倒不清楚。华罗庚去英国剑桥,是为了追随数论大师哈代,可惜当时哈代已经不在剑桥了。华罗庚没有念博士,他认为念博士太专著于一个课题,他还是要像在清华图书馆里一样,要广泛研究,所以这位大师的最后的学位证明是那张初中毕业证书。陈省身和华罗庚华罗庚以后的成就的确不如陈省身。也没有人例数是否能够从毕达各拉斯以后,能够排到华罗庚。但是造成两人成就高度不同的原因却不是研究方向的选择和有无名师指点那么简单。

他们在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又先后回国了。陈省身于1937年回国,华罗庚于1938年回国,都任教于西南。陈省身和华罗庚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两位年轻的教授还是室友。据陈省身回忆,当时同室有三人,每天起来开开玩笑,非常开心。这一对朋友最后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是在战火中度过的。就在这时,陈省身完成了全面微分几何,华罗庚写出了《堆垒素数论》。

战争结束前后,为了数学,为了不断进步,他们又出国了。这一次他们都选择了战后世界数学的中心——美国。

1943年,陈省身32岁。他接受邀请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从事数学研究。这一年,完成了关于高斯博内公式的简单内蕴证明,这篇论文被誉为数学史上划时代的论文,这是陈省身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学工作,他也因此被国际数学界尊称为“微分几何之父”。其后在1946年又回国,短暂负责研究院的数学研究所的工作,担任代理所长。旋于1949年又去了美国。华罗庚本来也会是数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但是他在1946年到美国,而且也是在普林斯顿。

1948年,两人同时被选为研究院的第一任院士,陈省身是最为年轻的。而比陈省身大一岁的华罗庚则是倒数第二年轻的,与华罗庚同庚的清华数学系同学许宝騄也在其中。当2004年,陈省身以93岁高龄去世后,当初的88位研究院院士只剩下1903年出生的百岁老人贝时璋了。解放后,华罗庚成为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而陈省身则成为是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不厌其烦的例举两位大师的人生经历,无非是为了体会他俩命运之间微妙的关系和迥然不同的结局。陈省身回忆两人的最后一面:“直到1972年,我得到中国科学院邀请,我们才在北京会面,相隔二十二年。同顾前事,如在梦中。1980年他率团访美,过柏克莱时在我家住了两夜,相谈如旧日,甚畅。1983年他访问加州理工大学,我从柏克莱去访他,相距400余公里,自己驾车。这是我们最后一面了。”

回国还是不回国,这不是个问题

1950年,华罗庚在香港的报纸上发表了致所有海外华人的,说:“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而陈省身没有回来。此后对于两人的命运的疑问,甚至是拷问,是如此集中,又如此令人厌烦:

对于华罗庚,全世界似乎都在惋惜,包括现在的中国人。一个数学天才,放弃了优厚的研究条件,选择了回国,对他的事业,对于数学本身,是不是一种损失?如果他不回国,会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于陈省身,则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有问,为什么华罗庚回来了他不回来?50年代有3000多位高级知识分子回国了,他为什么不回国?他为什么最后入了美国国籍?

似乎回来是错,不回来也是错。以至于大师百年之后,这些问题还拿出来折磨他们的和自己的灵魂。其实回来就好,不回来就不回来吧,如果是爱孩子的母亲会这样回答的。即使华罗庚的后半生是一个悲剧,那这个悲剧并不是由一次“回国的选择”而造成的,因为这悲剧,同样折磨着陈省身。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华罗庚的主持下,陆启铿、谷超豪、王元、杨乐、张广厚、陈景润、潘承洞,这些人才相继脱颖而出。丘成桐认为,在“”以前,基本上中国数学已经接近世界一流。毫无疑问的说,要说中国数学,首先得说华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