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教师招聘】《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2021-03-08 17: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表明“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次序叙述,用事实表明道理,语言简练清楚。这篇短文很可引起教师思考,学生是有话可说的,同时本文也有很多必须理解的好词,所以,我在设计教案时,紧紧围绕通过重点词来理解课本,以此来进行朗读的指导,理解课文。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它们结合上去,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战车在战役上击败敌人,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发“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次序叙述。叙事简单明白,用事实表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征。

学生分析:

学生即将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阅读的观念跟预测、理解、体验、感悟课文内容的素养及水准,并且无法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跟在教授的点拨、引导下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短文,这将是学习本课的基础,而且对词语的理解与感受也充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传统,这只是本节课堂的主旋律。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利用:

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并茂,且信息资源丰富的特征,容易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所学语言内容,且可扩大教师知识面。网络教学资源在小语教学中利用,能促使学习兴趣;整合网络资源,使课堂教学活动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起到一个良好的助推作用;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只有适时、恰当的使用,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新颖作用,为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培养学员的变革精神,提高教学品质而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恰当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背诵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心得理解“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认识用事实来表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发明家是如何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攻防的特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表格式体育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导致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播放课件(课文中的原稿)请学生观察这幅图,图上发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朋友比赛,从图上看,你了解什么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跟作用。

教师根据学员回答板书:

矛进攻

盾自卫

2、提醒学生:“矛”不要少一撇写成“予”字,这一撇就像锋利的矛,少了“矛”就能够进攻了,“盾”的外侧是两笔,第二笔是竖撇。

3、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根据学员反馈板书问题技巧。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结果怎么样?

反思:由于题目上就有生字,所以上课时我采用先出示“矛”“盾”两个字分别使学生说说自已对这两个字的理解跟书写,学生联想到古人的兵器,这时我鼓励教师或画或舞台说出这两种兵器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探讨这两种如果集合在一起会是哪个样子呢?进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师:矛和盾这两种兵器如何集合?集合结果会如何?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音节,读通段落。

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体育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交流

(1)互相提醒容易读错道歉的字词,

(2)想办法记一记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

(3)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范读,纠正字音。

(4)请你们默读课文,看看能自己解决这些难题,先在小组里探讨,还有不懂的留着全班讨论。

学生默读课文,小组探讨问题。

反思:学生基本在读了课本后就理解了大约内容,所以我请学生说说自已读懂了哪些,学生在用个性化语言说时,我试图鼓励学生感受了“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还是无法抵挡;固然安全”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本,你可这些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教师指导。

2、出示词语:先由教师领读再到抢读,重点纠正要提出读音的字词是“戳、履”,熟读的新词有:

集合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作一团长处胜利者庞然大物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四、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1、这些词语大家读的很好,我们把放到课文中再来读一读,学生读课本。

2、课文我们读好了,大家想想:发明家把“矛”和“盾”这样一对矛盾的事物合二为一,怎么集合呢?有哪些好处呢?

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体育教案

3、发明家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

(1)、课件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无法招架。(齐读)

(2)、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似乎发生了哪些呢?帮助学生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过渡:虽然,发明家拿着盾左抵右挡,但还是挡不住矛的对攻,在这兴奋危急的关头,发明家是如何想的呢?互相说一说,再出示以下句子读一读:

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象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不仅安全,自己仍成为了只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鳄鱼。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走,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反思:矛的对攻和盾的自卫。这个看法如何造成的呢?因此,我就让学生在同伴中相互说一说。这样学生就知道了发明家在比赛的过程中看到问题,认真反思,发现了各自的特点,然后再不断思考,想到了发明一种新的东西,使它集合二者的特点,发挥更大的用处,于是发明了坦克。

师:请你们读一读这三个句子。(课件出示)

(3)、这三个句子中都有个“然”字的词,是那三个呢?(回答后带“然”的词变黄色。)分别表示哪些意思呢?(指名回答)

“忽然”说明发明家的看法是一下子产生的。很快、一瞬间的意思。

从“忽然”这个词语,我们了解了发明家产生构想的情形。谁来读读发明家这一下子的看法呢?(指导朗读:想法应轻、慢点。)个别读后再齐读。

“固然”是原本这种的意思。

本来怎样呢?(引读:师:待在铁屋子里,本来那样更安全的,但是(生读:自己仍成为了只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青蛙。)该如何办呢?

学生在读课本中经常了解:在铁屋子上开一个洞,作枪口或炮口。

大家真能干,从一个“固然”读出了发明家想法的过程。哪“当然”呢?(“当然”是理所当然的含义。)理所当然什么呢?(这里指理所当然要安上轮子和履带。)

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体育教案

从“当然”我们了解了:安上车轮和履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发明家想法的延伸。

4、发明家是如何把矛和盾集合呢?

提示:发明家把“矛”和“盾”的特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具体做法是: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走,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出示坦克的截图,简单介绍。

5、这样的集合有哪些好处呢?

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对攻合二为一,在战役上大显神威。

这句话中包含了两对反义词,谁有一双慧眼,能一下子就找到他们呢?(指名说并出示:自卫——进攻矛——盾)

(1)、把矛和盾的特点集合起来发明的战车在战役上大显神威。课件出示坦克照片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这就是矛和盾集合后的战车,看着眼前的坦克,你觉得如何呢?(边欣赏边议论)

(2)、面对着发明家把矛和盾集合后的坦克,同学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下面就把你的体会你的朗读表现起来。(读词语:“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对攻合二为一,在战役上大显神威。”)

反思:让学员自己去展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受。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展示的表演,多帮学生唱歌的机会。用它们的感受跟体会来替代教师乏味的说教。这样学生能够在这表演上跳出优美的独舞。如在出示坦克图时,可使学生自己上来介绍坦克吸取了矛和盾的什么特点。这种直观演示的教学过程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文中的什么句子描写了坦克的“大显神威”?“——”画出课文的词句,再读读!如:1916年,英军的战车首次冲上战役。德国军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你感受到了德国兵的担心吗?谁来朗读,让我们很强烈地感受到德国兵的担心?(生朗读)读得挺好!我似乎听到了德国军逃跑的画面,坦克的确是“大显神威”呀!来,一起读读。(生齐读)从这段话中的什么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坦克的“神威”?

(从“庞然大物”这个词语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

你可读出坦克“庞然大物”的那个气势吗?(生朗读,突出“庞然大物”)

(从“首次”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

6、发明家从“矛”和“盾”中受到启示,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点什么呢?

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体育教案_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

引导学生初步领悟道理: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还会是胜利者。

反思:让教师说说自已读了这个独白的体会,再集体读最终一段,让教师明白这篇短文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还会是胜利者。

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还会是胜利者。”

这句话,想一想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呢?你想起什么人或那些事?教师能适度提示:充气雨衣、带橡皮铅笔等。

反思:最后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的集合”的事例,由于学生一时想不到,我只能先提醒了充气雨衣、带橡皮铅笔等,学生经提示马上说出了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7、小结

同学们,社会在快速的演进,人类时时刻刻在成就,在造就中发明,也许正在勤奋学习的你就是将来的创造者呢!

板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

盾:自卫

→发明坦克大显神威

矛:进攻

(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还会是胜利者。)

总体反思:

这篇短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说明“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设计时我从课本预习入手,检查学生的备课情况并初读课本,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为下一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打算。接着在出示课题时将“矛、盾”写起来,指导教师书写。顺势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员根据短文插图认识矛和盾这两种兵器(因为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知道两种兵器的作用。在结合生活与课文理解了“集合”后,引导学员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借助问题“发明家怎么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引导学生认识坦克的发明过程;通过找问题,解决难题,体会发明家的探讨过程;通过朗读及观看坦克作战视频展现坦克的“大显神威”。再借助结合课文及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这个设计在实际的教学中效果较好。能成功地超过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能在课堂上进行了长期的据说读写训练,师、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十分深入。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