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导学案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2021-02-13 17: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摘要:为了帮助学员实现高效自主学习,文章基于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以短文《祝福》为例,探讨了导学案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具体包括课前预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案与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导学案格式

关键词: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中学数学课堂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格式_小学语文导学案格式_小学语文导学案

目前,导学案教学方式遍地开花,许多人认为导学案教学就是教师将新课内容按板块有层次地进行设计,形成有逻辑的阶梯式问题,帮助学生探讨文本。但笔者以为这种的导学案使课本的学习完全根据讲义上的方法完成,造成学习过程的弱化、应试、习题化,没有体现真正含义上的教案。真正的导学案应该是教师课前备课、课堂自学、教师课堂教案所使用的方案。导学案的设计应重视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思维的启发性、形式的多样性,要可帮助学生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或问题点,带着困惑走进课堂,这样的学案才是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一般的做法是教学上学生抛出问题,然后临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难题展开争论,再提问教师的疑问。笔者认为这种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只是真正含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它让教学气氛表面看起来热闹,但学生所得不多。这种没有固定有效的组员搭配、缺乏默契、讨论分工不明晰的小组合作学习使争论效率跟质量都不高。小组合作学习的中心词是合作,学生的学习行为应围绕这个词来进行。小组的队员搭配应有层次,要考量组员的性格,要设定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成员的日常预习、自学、巩固复习等环节,此外,组长必须安排课堂讨论时的记录员和发言员分别由谁来当做,并兼具机会的均等性和超过提高成员素质的目的性。组与组之间又应产生竞争意识需要有合作精神,这样就能真正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倡导应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这个大前提下,笔者尝试将导学案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在此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与做法[1]。

一、课前预习与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预习在最长一段时间内都停留在学生无目的地把课本看几遍的层面上,有的学生会看个三五遍,而不太自觉的学生通常是看一遍并且一遍都不看,就等着开会的之后老师讲。这样的备课效果可想而知。课前的备课质量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这一部分应该应用一定的形式技巧指导学员扎扎实实地完成,才能让学生的备课更有效地贴近学生。在此以《祝福》教学为例谈一谈课前备课与小组合作学习。课前备课,下发课前预学案,内容不能太多,最好有层进性。《祝福》的预学案笔者是这种设计的:给出课文中生生字,要求教师注音。请看看读了这篇电影后你的收获。(100字以内就能)列出祥林嫂的年谱。以问题的方式列举你在预习过程中不懂的地方(不能少于5个问题)。给生字词注音没有任何难度。但应使学生说说收获,再列举祥林嫂的年谱甚至再强调些问题,学生就得一看、二看甚至重复看课文,关注细节找到自己感兴趣或疑问的点。这样使学生带着困惑去自学对阅读有确立的指向性。预习要求确保了课本预习的充分性,既使学生可独立自主地完成生字词的注音并收获心得,又激发了组员之间的合作,使个别学生遗漏的点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提问最可直接体现学生预习的品质,学生问题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出它们预习的深度、广度、对细节或疑难点的抓取度。问题强调后,组员之间可以相互看看其它成员都强调了什么难题,有没有共同的疑问,问题描述能否清晰地切合到疑问点,有无难度跟深度,哪些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点……。这个环节看似随便但能使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借助对比问题质量的高低,学到提问的方式,提高提问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格式_小学语文导学案格式_小学语文导学案

二、课堂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完成预学案后,教师一定要把预学案收上来批改。看一看学生在收获部分描述的深浅度,这关乎课堂可促进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对师生提出的难题进行严谨梳理,将描述好的、有难度跟深度的、抓住了关键点和重点的、提问有步骤和技巧的难题整理后展现给学员看,让教师掌握提问的方式。把描述模糊不清、没有难度深度、偏离了文本的问题展现出来,让学生减少之后再发生这种出错。例如,学生对《祝福》提出了这种的疑问:作者整篇文章几乎都在写祥林嫂的不幸的遭受,但文中题目以“祝福”为名,并在最终一段写“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预备给鲁镇的他们以无限的美好”。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此疑问的指向性不明晰。因此,教师可以展现高质量问题实例:文章大部分内容都在叙述祥林嫂的历程,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经过对比,让学生知道找到解决难题的切入口在那里。问题理顺后,教师令小组在教学上争论自学,组员之间相互帮助缓解问题,共同讨论疑难问题,小组的记录员把成员争论的结果有条理地分条列出出来。对于在经过组内争论后还未解决的难题,教师组织组与组之间合作学习。组与组之间可以相互问答也可以彼此答疑,要力求有理有据。经过了课前预学跟教学自学的两轮学习,学生有众多弊端得到了缓解,许多的细枝末节也在整理与记录的过程中被梳理出来。这一活动形式让每个学员都参加其中,都有收获。最后把经过课堂自学后还未解决以及有纠纷的难题和探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新难题再列进去,每个小组把这种的难题生成单交上来。而这张问题生成单上的困惑就是课堂上学生必须集中引导解决的难题。这样的学习使教师在阅读中形成问题,是对教学导学的生成做准备,也为课堂教案提供了教学资源。问题来自教师,使学员对下一堂课有期待,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有帮助。

三、课堂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导学案格式_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格式_小学语文导学案

课堂导学案的设计要基于教师的难题,只有抓住学生的关注点能够促使学生的求知欲,也应将必须超过的教学目标融入其中。既应以文本为基础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呈现学生不知道又需要了解的常识,又必须打通教学模式,通过资料的收集、知识的系统化整理规范自己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教学非常充实饱满[2]。问题的设计需要同时具有启发性、思考性、难易度、层面性、开放性等特征,也需要与教师的实际物理水平比较,使大部分学生都可借助思考探讨来缓解问题,这样就能培养教师的创新性思维,达到掌握知识点和培养思想感情的目的。课堂上鼓励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启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做一些完善,例如,发言规范:我觉得……。对学生的发言可做多种要求,如回答疑问时解析要有层次、有条理、多角度、尽量一次性讲完;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一个组讲三点,另一组能否讲出四点?(内容不能重复);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认真听;好的学生负责对中等甚至偏下学生的发言做点评、补充;小组分版块,用对抗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一篇短文一个小组主打,讲得好帮1~3分,另一小组补充,讲得好帮4~6分,其他补充得好的帮7~9分,说到教师没考虑到的帮10分);打擂台(一个小组上台,台下学生回答,台上学生解答,坚持5分钟算过关)……。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快鼓励跟肯定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对好问题的提出者和对文本探讨得比较好的教师予以肯定跟表扬,并使它们来提问部分学生的问题。这些活动使教师学会了回答、点评、说话,并在感受、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增强了回答、表达、点评、交流的能力。以《祝福》教学为例,笔者的导学是这种设计的。《祝福》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反复钻研故事情节,探究造成人物悲剧的缘由,从而了解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知识链接:简介鲁迅以及新作,介绍《彷徨》及《祝福》的写作背景,简介“祝福”。补充材料:《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王夫人的哭劝词。“吃人的礼教”---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妇女的从属地位》节选。

呈现学生典型的疑难问题:文章为什么多次发生“大家却叫她祥林嫂”这句话?(A同学)为什么第一次祥林嫂来,四叔没有像第二次那样看不起?(B同学、C同学)导致祥林嫂死亡的缘由似乎仅仅是因为“穷”吗?(D同学、E同学)。笔者先使A同学谈她强调这个难题的看法。学生说,人们第一次称她为“祥林嫂”是因为她的第一个丈夫叫祥林,但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的之后她的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已经死了,为什么“人们一直叫她祥林嫂”而不叫她“贺六嫂”?这句话在文中是独立成段的,作者还特意用了“仍然”二字,作者这样做肯定有他的原因,为什么?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小学语文导学案格式,可以作为本堂课的切入口。针对这个难题,笔者提示学生从电影的剧情本来找理由,提醒学生反思问题应因时、因地、因人,如鲁镇的社会环境或风俗是如何的;也可以结合导学案上的社会背景跟补充材料来找答案;还可以自己读一读“祥林嫂”这三个字小学语文导学案格式,读的时侯在心里揣摩一下人们第一次叫“祥林嫂”和“仍然叫她祥林嫂”时的口吻、语调、神情和态度有哪些区别。这样的导学给了教师充分的探讨点跟切入文本的方式,使学生在迅速开启文本的同时,又突出了数学课的语文味,并注重了对环境的关注。

在这种导学切入点的鼓励下,有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跟文本的环境描写说明鲁镇是个封闭、封建的小社会,人们的观念保守顽固;有学生结合林语堂的《中国人》的补充材料指出了“人们一直叫她祥林嫂”的本质理由是“夫权”;其中F同学对他们两次叫“祥林嫂”的诠释,掀起了课堂的一个小高潮。有学生不明白《红楼梦》补充材料的用意,笔者提醒学生关注王夫人的语言,让人们把她跟祥林嫂在身份地位上做个非常,由此,学生对“夫权”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此时,让学生再重返文本,从文中找出“夫权”对祥林嫂迫害的剧情事实来。笔者用这种的导学让学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严谨、快速、完整地梳理了文本的剧情跟细节,使学生学会了用证据证明观点的方式。总之,导学案的有效利用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展,它是教师的帮手,是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指明灯。导学案教学的方式除了加强学生组织、引导、点拨、示范的课堂过程,更加强教师主动学习、知识迁移、小组合作研究的学习过程。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教师内在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其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导学案格式_小学语文导学案_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格式

参考文献:

[1]汪生萍.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导学案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7(11):165-166.

[2]蒋平波.探析高中数学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思路[J].华夏教师,201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