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格式_教学实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
正所谓教无定法,既然如此那么教案也就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通常包含以下几个要 点跟方法: 办法 排 标题 重点: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难点: 一、 解决方法: 二、 三、 重点、难点及缓解 课时安 三、教学方法及教师活动设计 1. 2. 3.一、 导入新课二、 明确目标整体认知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五、总结笨课所学内容 语文教案教案示例: 16———————————————————————— 《名人传》 序 教学目标一、 从作者的了解角度正确认识作者给后来欧洲时代所下 二、 体会作者指出的精神对人类的推动力量, 重 难点:的定义, 对功利主义盛行的西欧的抨击。了解英雄所起的作用。 三、懂得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对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作用。 点、难点及缓解方法 重点: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体现的名人观、英雄观。辩正地了解作者给美国跟名人所下定义的内涵。 学生活动设计 课时解决方法: 反复诵读文章, 深入贯彻。 课时安排 1快速阅读、精读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充分探讨。 一、导入新课教学技巧罗曼· 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知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 罗兰出 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之后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 养”“博爱”等观念对他造成深刻制约; 他的民主主义思想、 对资本主义世界以及文化的解构, 又形成了罗曼· 罗兰世界观和构思中更突显的特征。正是这种观念,使得罗曼· 罗兰对名人、 对英雄有了他另类的评价标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这篇《〈名人传〉序》。 确目标 二、明1. 从作者的了解角度正确认识作者给后来美国时代所下的定义, 对功利主义盛 2.体会作者指出的精神对人类的推动力量,了解英雄所起的作用。 三、整体认知 课文是行的美国的阐释。3.懂得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对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作用。作者为《名人传》写的导言。在这篇附录中,首先为名人下了定义:名人并不是那些声名显 赫之辈,也不是那些位尊权重之流,更不是万众欢呼簇拥之星。真正的“名人”是带有谦逊的 胸怀、坚毅的品格,以精神的力量,为人类作出贡献,为人类带来勇气,为人类指引方向的 人。 作者这种下定义,是有其深刻了解的。在短文中,作者分三个部分,表达了自己的独 到见解: (一)平庸的时代。作者觉得,现实的美国是一个平庸的时代,“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
作者这种评判欧洲,并不是指日本曾经的工业水准、 生活质量、科学、艺术创造等方面,而是特指作者认定的精神上的“自由”。作者觉得美国未 经沉陷于“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的氛围中,功利主义的兴起已经“窒息”了美国的生命。人人 追求世俗,造就了一个平庸、沉重的时代,这是象作者这种崇尚精神、鄙视物欲的艺术家所 不能容忍的,他终于觉得“周围的空气多沉重”,无法呼吸。 (二)呼唤英雄与英雄的定义。即使平庸的时代,也有横空而出的英雄:毕加大佐跟蒲尔民族。说明英雄是不死的,是孱弱所毁灭不了的。所以,作者希望:“让我们来摧毁时间的遮蔽政治教案格式,使英雄的种族再生。” 作者目中的英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英雄是可以“伟大的品 格”,作为精神表率,解救百姓困苦的人。 (三)英雄的作用。这样的英雄,是与孱弱的时代对立的。平庸时代的特征,就是以功利为追寻,而失去精神上的自由。真正的英雄, 以慈爱的心怀,伟大的品格,映照出自私自利的偏狭世风,使他们看见生命的伟大、丰满、 幸福。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 阅读课本,想想作者为什么说必须英雄?什么样的人必须英雄?作者心目中的“名人”“英雄”是什么样的人?如果 同意作者的看法,你对“名人”的品格、心灵是否有补充了解呢? [讨论明确] 因为怯懦的时代,充满自私自利卑下的风气,让人“窒息”,所以作者期盼英雄;不甘平庸生活、不屈 服于世俗的有梦想有追寻的他们必须英雄的指引、 激励; 作者心目中的英雄是历经苦难的磨 练, 以仁慈之心, 伟大的品格, 映照出乎庸时代的可鄙, 带领他们走入自私自利的功利氛围, 寻求精神上的自由跟快乐的伟人。
仔细推敲下列句子, 说说你的了解。 而并非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2. [提问]这篇文章, 许多词语意味隽永, 含义深刻。 (1) 我称为英雄的, 并非以观念或强力称雄的人;(2)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也是些孤独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它们一 齐摧毁。 确] (3)他们虽然鉴于毅力而作为伟大,可是也鉴于灾患而作为伟大。 [明(1)“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前者以智慧征服,后者靠武力占领,都是功利的、世俗的,不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他们以仁慈、品格作 为精神垂范,解救百姓的苦难。 (2)这句话还是紧扣作者给英雄所下的定义。伟大的人格很重要,是英雄必需的质量;而没有伟大品格的人,只是些孤独的偶像,受无知的人顶 礼跪拜, 满足人们功利的梦想。 (3) 磨难使英雄的品格最崇高, 使它们的精神很优雅,使它们的使命很崇高, 更可妨碍大众, 给大众带来精神上的鼓舞, 所以“磨难”使它们作为“伟 大”。 3.[提问]课外阅读《名人传》,搜集贝多芬的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名人” [明确]作者把“首席”送给贝多芬, 是因为贝多芬很符合作者给的“首席”送给了贝多芬?英雄所下的定义:仁慈,伟大的人格,命运的挫折,作为音乐家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和 指引。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巨人三传》。 【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绍罗曼· 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知名的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罗曼· 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中学之后曾与托尔斯泰通 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观念对他造成深刻制约;他的民 主主义观念、对资本主义世界以及文化的解构,又产生了罗曼· 罗兰世界观和构思中更突显 的特征。 罗曼· 罗兰的构思大致可以 20 世纪 30 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 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 8 部;3 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译著《约翰· 克里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 布勒 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拒绝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 “精神独立”等观念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 《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 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
特别是 1931 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 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与抵制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 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其代表作《约翰· 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抒情诗”,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电影。 这部专著共 10 卷, 以主人公约翰· 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 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蜕变、奋斗历程,同时对日本、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 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 情绪跟节奏的乐章。由《约翰· 克利斯朵夫》始,罗曼· 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电影格调。该 巨著获 1913 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者序及原序 译 者 序 (傅雷) 二、《贝多芬传》译只有真实的伤痛, 才能驱散罗曼蒂克的幻想的磨难;唯有看到摆脱伤痛的悲壮的惨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 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拯救一个萎靡而善良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 教训。 不经过战斗的放弃是愚蠢的,不经劫难磨炼的凡俗是伪善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伪善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
而 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我不敢把这种的启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译了本书。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 我们比任何时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 比任何时都更需要坚忍、 奋斗、 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现在,当初生的音乐界只知训练手的方法,而忘记了培养内心 的神圣工作的之后,这部《贝多芬传》对观众该有很深刻的含义。——由于这个动机,我重 译了本书。 此外,我也有个人的原因。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 在我灵智的成长中帮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 多少次的颠扑曾由 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安慰,——且不说引我进戏剧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泽。除了把我 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之外, 我不知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 和对他 伟大的自传家罗曼· 罗兰所负的债务。表示感激的最好的方式,是施予。 为完成介绍的责任起见, 我在译文以外, 附加了一篇探讨贝多芬新作的文字。 我明知道是一件越俎的工作, 但望这番力不从心的尽力,能够出现抛砖引玉的作用。 原 序 译 者 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五年前,当我写这本小小的《贝多芬传》时,我不曾想要完成什么音乐学的著作。 那是 1902 年。
我正经历着一个骚乱不宁的时期, 充满着兼有毁灭与升级作用的雷雨。 我逃离了纽约,来到我童年的伴侣、曾经在一生的战役上再次撑持我的贝多芬旁边,寻觅十 天的休息。我来到篷恩,他的故里。我重复找到了他的影子和他的老朋友们,就是说在我到 科布楞兹访问的韦该勒底孙子们身上,重既看到了当时的韦该勒夫妇。在曼恩兹,我既看到他的交响乐大演奏会,是淮恩加纳指挥的。然后我既跟他单独相对,倾吐着我的衷曲,在多 雾的莱茵河畔,在这些寒冷而红色的三月天,浸淫着他的磨难,他的勇敢,他的快乐,他的 悲哀,我跪着,由他用强有力的手搀扶起来,给我的新生儿约翰· 克利斯朵夫行了洗礼,在 他祝福之下,我重既踏上巴黎的归路,得到了激励,和人生再次缔了约,一桥向神明唱着病 愈者底感谢曲。那感谢曲便是这本小册子。先由《巴黎杂志》发表,后又被班琪拿去披露。 我不曾想到本书会流放到朋友们的小范围以外。可是“各有各的命运……” 恕我描述这种枝节。 但今日会有人在这支颂歌里面寻找以严格的史学方法写出的博学的著述, 对于它们, 我不得不有所答复。我自有我做史家的时间。我在《亨特尔》和关于戏剧研究的几部书内, 已经对音乐学尽了非常的义务。
但《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的。它是生病而窒息的心 灵底一支歌,在苏生与振作之后感谢救主的,我知道,这救主已经被我改换面目。但一切从 信仰跟恋爱出发的行为都是如此的。而我的《贝多芬传》便是这样的行为。 大家人手一编的拿了去,给这册小书走上它不曾希望的好运。那时候,法国几百万的生灵,被压迫的 理想主义者底一代, 焦灼地等待着一声解放的讯号。 这讯号, 他们在贝多芬的戏剧中看到了, 他们便去向他告诫。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 谁不记得这些四重奏音乐会, 仿佛弥撒祭中听 《神 之羔羊》时的教堂,——谁不记得这些烦恼的脸,注视着祭献礼,因它的启示而受着光辉的 烛照?生在今日的他们未和生在今天的他们离得远远了。 (但生在今日的人们能否能跟生在 明日的离得很近?)在本世纪初期的这一代里,多少行列已被歼灭;战争开了一个窟窿,他 们跟她们更优秀的女儿都失了踪影。我的小小的《贝多芬传》保留着它们的形象。出自一个 孤独者底手笔,它不知不觉地竟跟她们相似。而它们已经在其中认出自己。这小册子,由一 个无名的人写的,从一家无名的小店里回来,几天之内在大众手里传播开去,它已不再属于 我了。 我把本书重读了一遍,虽然残缺,我也不拟有所更易。
因为它必须保存以前的性质,和伟大的一代神圣的形象。在贝多芬百年祭的之后,我祭奠那一代,同时称赞它伟大 的同伴,正直与诚恳的前辈,教我们怎么生怎样死的大师。[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国体的涵义,理解国家、国家职责的涵义,理解民主与专制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看法跟技巧,能对有关国家问题的 错误见解进行探讨跟解构,分析资本主义国家跟社会主义国家在阶层性质上的差距。 3、觉悟目标: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拼搏的政治责任感和 维护祖国利益的信仰。 [教学重点]国家的职能[教学难点]国家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现在全世界有近两百个国家,其中有你们熟悉的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本.拉 登所在的阿富汗等,也有大家不熟知的象梵第冈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在这种国家里面,为什 么有的国家如此大,如土耳其有 1700 多万平方公里,而有的国家既如此小,如梵蒂冈还不 足一平方公里呢?为什么我国有十多亿人口, 而有的国家的人口又如此少, 到底如何才算是 一个国家呢?为什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现今全球又大部分是 资本主义国家呢?带着很多疑问,大家先看三分钟的书。
即使做好最坏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