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教什么》出版后记
终于拿到《小说教学教什么》的样书了!这是一本无数次把我“缠绕进去”的书!
“参与式语文老师授课资源”这套书共有8本:《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十四讲》、《阅读教学教什么》、《散文教学教什么》、《小说教学教什么》、《实用文教学教什么》、《文言文教学教什么》、《写作教学教什么》、《语文综合性学习教什么》。
这套书是在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至2013年“国培计划”培训工程的基础上撰写的。整套书的构想与“国培计划”培训工程的结构相一致,分为“主题学习工作坊”、“共同听课工作坊”、“课例研究工作坊”三个模块。2010年我进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师从王荣生教授做博士后,全程参加了上海师大语文“国培计划”的辅导活动。这套书各册的执行主编也都是上海师范大学语文“国培计划”的辅导专家。我们都深度介入了“国培计划”的辅导活动,对其中的内容都非常熟悉,而且我们是一个十分有凝聚力的专业队伍。各人所领取的那本书,都是自己熟知和有所研究的领域。我选择的是《小说教学教什么》这本书。
一、一部因难缠而难产的书
我原以为做这种一本书并不难,应该迅速就可以完成。一方面是因为我全面参加了“国培计划”培训活动,对辅导内容非常熟悉;另一方面这本书有些内容是在教授授课、名师课例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的,应该不会太费时间跟精力。但真正做出来以后才发觉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情。每做一次,我都有一种被“缠绕进去”的觉得,而且即使被缠绕进去就无法自拔。这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的缘由。
第一是录音文字稿的整理。三个工作坊的内容,不论是学者讲学、共同听课,还是课例研讨的内容,全部是由现场录音转换为文字稿的。录音到文字的转化是请专门的录音整理公司做的,但它们只管照样(甚至也不是原样)整理,一些专业性的内容有出错是在所难免的了。因为是写作原样转录为文字,所以英语中的重复、口头语,包括一些插入进来调整氛围但与内容关联不大的话语也都掺杂其中。在文字整理时,首先必须把这些与内容无关或关联不紧密的内容删去,再把这些重复的、口头语(比如“我以为”)等去掉掉。有些内容在当年的情境中你们是无法听清楚的,但转换为书面语之后,就不知所云了,因此还必须做适度的语境还原工作。口语表达的逻辑性、严密性、前后的衔接性等也会存在弊端,这些都必须在整理时加以适当处理。这时就既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按高晶博士的话来说,如果完全整理得书面化、整理得更“干净”,就会失去“现场感”;如果不进行大力整理,就会变得不简单。这就必须捏拿一个合适的度,而这个度既不是那么好捏拿的。因此,就小心翼翼地边整理边摸索。
在文字整理过程中,遇到文字稿不通的地方,可能还必须重听录音,分析一下当时是如何的状况。一听录音才会看到,文字整理的内容与录音是不一致的,这时应按照录音重新调整文字。有时,为了最精当地传达共同备课现场的情景,也必须再次听录音。比如《勇气》共同备课时,教师有几次沉默,沉默是学生的思索,是备课的中断,而这沉默是有意味的,是必须使读者跟随一起沉思的地方。文字整理稿中,这种地方是没有体现的,因此我在再次听录音时,把这种地方加了过来。除了沉默,还有教师们的笑,表明了后来备课的一种气氛,是现场感的重要表现,然而这种在文字整理稿中也有看不到的,但在再次听录音时我把它再次加了过来。这些细微的地方,不加进来也不会怎么样,但在我看来其实对书的品质会有妨碍,因此我还是尽量地把他们加了过来。这样做的结果显然是既耗费了这些时间跟精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字处理工作,我把录音稿打印出来,在纸质稿上大刀阔斧地更改了一遍,该删的删,该改的改,该正的正,然后在手机上进行电子稿的更改,修改以后,再打印下来,再一次整理。再次整理的过后,又“深陷”进去难以自拔,本以为经过了第一次的修改,第二次会好一些,其实不然,第二次换个视角再去整理,还会看到有众多问题。不满意!只好从头到尾再“修理”一遍。这就既“绕”进去了,一旦“绕”进去,又缠绕不清了,与第一次整理一样让人无法自拔。这样反反复复修改了三四遍。我以前还想,把共同备课的课例整理起来出版一本书,经过这番折腾,“怕”了,再不敢有这种的看法。这么几个案例都极其费时费力,要是做十多个共同听课的课例,那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啊,真的是“怕”了。
第二是编写项目众多。王荣生教授为了让本套教材最合适学生阅读,并可帮学生以积极的帮助,在体例上费了这些心思。这本书的旨趣内容更丰富,设计了这些帮助读者阅读、思考、实践的项目。增加很多项目对读者而言会更方便,但于编者却是增加了这些工作量。除录音的文字整理外,执行主编还做了如下工作。
“主题学习工作坊”负责的内容:专家简介、热身活动、学习目标、反思、要点提炼、要点评议、观察者点评、补充资料、资源链接、后续学习活动。总之,除讲座者原文之外的内容均由执行主编负责撰写。
“共同备课工作坊”负责内容:教学状况表述、热身活动、反思、要点评议、要点提炼、观察者点评、共同备课小结、后续学习活动等内容全部由执行主编负责撰写。
“课例研究工作坊”负责内容:执教教师简介、课例导读、热身活动、要点评议、观察者点评、问题研讨、资源链接、后续学习活动等均由执行主编负责撰写。总之,除课堂教学实录外的内容均由执行主编负责撰写。
这些内容有些做出来非常快,但有些做出来就必须费时间。比如,“教学状况表述”部分,看起来就一小段文字,但于编者而言仍应收集大量的实例,在非常全面把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概括之后才会作出正确的表述。再例如,“要点评议”,意在对重要难题进行道理阐发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跟掌握要领。而“共同备课反思”和“问题研讨”,每一则都像是一篇小论文,聚焦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进行非常深入的阐释。这些都必须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成为支撑,做出来只是费时费力的。
项目众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各个项目之间在格式上应统一。执行主编还负责了全书重点应该突出即专色部分的选定工作。统一格式、专色处理等格式方面的工作,也费了不少工夫。
第三是编写体例变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阅读,编写体例上曾做过一次次变动。这种变动最大的彰显是在“共同备课工作坊”。原来有个“现场分析”的板块,即在必须对现场活动进行探讨的地方作出预测。我非常偏爱这个板块,而且也做了几个课例,后来看到出版出来的书上没有这个板块,而是换成了“观察者点评”的内容。“现场评述”的文字非常多,而“观察者点评”的文字受格式所限不可能太多,因此,很多内容必须再次删减、转换或重写。在“共同备课小结”部分,曾经有“本次共同备课成果”、“学员状态改变的总结”、“本次共同备课的思考”等版块,看到出版的其它书后,发现有的只有一个“问题研讨”的项目。这个版块相当于我所做的“教学内容确定的研讨”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学术的视角对教学内容确定的弊端进行研讨。当时有两个案例已经根据以前的模式做完了,还有两个案例没有做完。怎么办?是只保留“教学内容确定的研讨”部分并将其直接变为“问题研讨”,还是把其余的两个案例按照其他人做的四个部分来做,去弥补其他的三个部分?于我,最方便的总之是删掉其他的三个部分,只写“问题研讨”,这样工作量会少这些。但我觉得,于观众的视角来看,前面的三个部分对她们只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决定自讨苦吃,把另外两个案例的三个部分弥补。因此,这本书在“共同备课小结”部分做了四个小版块。这就既费去了这些时间跟精力。
此前写过10多本书,从来没有一本让我觉得如此难做,每做一次就会“陷”进去一次,有一种被“缠绕住”无法抽身、难以脱手的觉得。这本书,真的做得更不容易。因此,我决定保存这些整理过、修改过的稿件留作纪念。
费了这么多的时间跟精力去做,想法只有一个,希望还能把它做好。虽然这不是一本个人著作,是一本在教授授课、教师备课与名师上课基础上“加工”的书,但执行主编在撰写过程中,还是有巨大空间的,在“要点评议”、“问题研讨”等方面都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学术见解,在“后续学习活动”等方面可以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因此,这本书不是在对方的内容上做些“点缀性”的工作,而是在对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阐释,进一步的推动。在这个含义上,这本书不仅仅“编”,“编”其实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本书里也有“著”,有译者自己的学术研究、学术见解在上面。在我理解出来,这本书要想做好,必然是教授专家、优秀学生、教学名师和主编、执行主编视野融合、凝聚合力的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补充、共同照亮的结果。著名专家、优秀学生、教学名师的体现已经太精彩,那么作为主编、执行主编所应做的,也就不能太无色,只能尽量去做好它。
二、一部需要三种角度阅读的书
对读者而言,要阅读好《小说教学教什么》这本书、或“参与式语文老师授课资源”这套书,可能必须三种角度。
第一种视角是教授专家的角度、优秀学生的视角、教学名师的角度。运用这些视角来读,主要是看人士教授通过本专题的沙龙要表达哪个,他们是如何来理解他所讲的主题的;优秀学生在一同备课时是如何备课的,怎么思考的;教学名师是如何来讲课的,为什么这样上,这堂课好在哪里,等等。要站在它们的立场跟角度上来理解它们所讲的内容,这是理解它们的基础跟前提,舍此,则会造成误读误解。
第二种视角是本书编者(主编、执行主编)的角度。运用这些视角来读,主要看编者在“要点提炼”、“要点评议”、“问题研讨”(教学内容确定的研讨)等个别所表达的学术见解是何种,他们的立场、视角是如何的,为什么应做这种的评议和研讨,他们想表达哪个,这些表达与主题沙龙、共同听课内容、教师名师的教学内容之间是哪个关系,只有这种,才能更好地理解编者的动机。不然,编者所做的诸多板块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跟意义了。在利用这一角度阅读时请注意,从课例的标题,到热身活动、要点评议、问题研讨,直至最终的后续学习活动,编者都致力于把观众引导到一定的主题或话题出来。即编者是有一定的引导性、指向性的,要顺着这个引导性和指向性去理解编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第三种视角是观众自己的角度。在充分理解专家教授、优秀学生、教学名师们的看法后,在充分理解编者的动机跟见解后,读者还必须利用自己的角度对她们的看法作出预测、评判。
这套书取名为“参与式语文老师授课资源”,其中的“参与式”不仅是指“国培计划”中来参加辅导的教师们是“参与式”的培训,更是指本书的读者们要“参与”到这套书中来。这套书采取的“开放的”、“召唤的”、“启发的”结构形式就说明了这一点,不论是“热身活动”、“反思”,还是“后续学习活动”,都为观众留出了适当的空白,邀请观众把自己的看法随时地表达起来、记录下来。正如本书主编王荣生教授所言“这是值得你慢慢读的书,这是必须你用笔来读的书。”
在一定意义上,书中的这些设计是为了促使教师们的反思,也是为了教师们总结提炼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希望教师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吸收别人的看法、知识,更应思考自己的心得,建构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
因此,这本书、这套书的阅读一定是教授专家、优秀学生、教学名师的视域,编者的角度与读者的视域三种融合的结果,只有这种,才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三、一部凝聚众人智慧心血的书
我经常想看看,这本书背后的人跟事儿。这本书的出版是众人智慧跟心血的结晶,在此我需要应感谢一下他们。感谢杨文虎教授、倪文尖教授、邓彤博士的精彩讲演,正是他们的理论讲座给人以高度的助推和提高;感谢参与共同备课的所有老师们,正是他们的智慧,让共同备课精彩而有效;感谢薛法根老师、马骉老师、邓彤老师的精彩教学课例,正是他们的精彩教学,为课堂实践指引了方向。感谢共同备课专家组的所有同仁,我在一同备课所做的专业推动凝聚着教授组同仁的智慧结晶。感谢妻子王虹彩,她帮助我对录音初稿进行了初步整理。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吴海红编辑和邓华琼老师,他们在本书出版的过程中予以了全力帮助,特别是吴海红作为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为本书的出版做了长期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
这套书的开启是在2013年2月。在获得录音整理稿后开始对录音稿件进行整理。整理的过程更难过,前面说过了。10月底,我把整理过两遍的倪文尖老师的两篇讲稿《文学探讨的常识与作品的理解》和《小说解读与教学设计》发给他,请他审阅。他回复说:“我得好好说说,不过得等我下月中旬出差回来,才能具体改改。”到了2014年的1月中旬,我提问稿件怎么样了,倪老师回复说:“后来临时出差,刚回,没怎样弄呢!要不算了,我这离发表要求尚远,就别收入书里了。非常不好意思!给他们添麻烦了。”这如何行呢?专家主讲一共4篇,倪老师有两篇,他这两篇一撤,这个工作坊的内容就不够了。我回复说,我再拖拖,请紧几天整整。过一段时间,我既催促倪老师,他回复说:“才从北京回来才发现。抱歉!附件还没看。我明白你将要下了巨大功夫,很辛苦。不过,我明白是我的困惑,如若我看还不成熟,那还是不能收入!切切,不好意思。”倪老师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规定的人,他自己内心这一关过不了,那就是过不了的。过了一段时间,我再逼迫,终于直到标题为“来了,来了”的邮件:“冲锋兄,啊呀呀,终于算是搞完了。比想像的帮忙。所以,你最不容易。可想而知,另外那篇就很不能用了。祝好,文尖顿首”。好不容易等来了,只等来了一篇,但这也终于让我开心了。倪老师对自己要求之严,想必您也终于感受到了。正是因为有这种非常细致的专家,所以能够有高质量的作品。我要向严谨的倪文尖老师表示谢谢并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