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优秀学生教研笔记评选后的反思

2020-08-18 22:2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备课笔记_备课笔记怎么写_备课笔记怎么写

优秀学生教研笔记评选后的反思

徽语心风/文

为配合市县教师能力提升年活动的举办,本学期我市召开了中小学教师优秀备课笔记的评比活动。在评审过程中,我对一些疑问的探讨如下(仅供各位参考):

备课笔记怎么写_备课笔记_备课笔记怎么写

1、教师备课的目的不明晰,教学笔记到底是为谁服务的。我觉得老师的听课笔记应当是为自己的“教”和教师的“学”服务的。有些教学设计中,只有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每位教学关节的设计跟安排、对教材重点难点的剖析,缺少本学校教师的学情分析,在课堂过程中把学生教的各个环节都考量得更周到,而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变得相对非常粗略,甚至缺乏;有些备课笔记对教师经常学习状况的测评成绩是空白的,有些从头至尾没有一次教学作业设计;还有些备课笔记还是崭新的,上面没有一丁点儿粉笔灰,不难推断这种的笔记教师是从来没有带进教学的,或者起码来说教师从来就没有在课堂时去翻看过,否则如何会“一尘不染”呢。这样的教学笔记备得再好,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教师编写备课笔记的格式不恰当。完整的备课笔记应该有这种一些内容:本学期的选课、校名、任教的学科、任课教师、学生成绩表、备忘录、本学期教学计划(学期计划)、课时计划(每节课的课堂设计)、课后反思、学生会考情况预测和学期教学状况总结等等。可老师通常抓住了“大头”,忽略了细节。把备课理解为纯粹的写课时计划(每节课的课件),忘记了填写本学期的选课,没有对教师经常的学业成绩做必要的记载跟统计;更多的校长没有学生会考情况的剖析和学期教学状况总结。这里我应注重的是有些备课笔记上看不见学期教学计划(也或许交给大学教导处存档),试想没有学期教学计划,我们的课堂不是带有巨大的盲目性吗?如果说学生在学期开学就即将撰写了教学计划,而且把课堂计划交给大学存档,那就更错了。学期计划是一个学科老师对本学期学科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在课堂中学生经常必须按照教学计划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对照本学期的课堂目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果把课堂计划存档在教导处,那就失去了建立教学计划的意义了。

3、教学反思存在形式化、任务化、累赘化。教学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课堂活动过程为探讨对象,对自己的所做所为、决策或者因而所造成的结果进行探讨跟预测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增加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推动素质发展的方式。从学生的听课笔记中我们看到有些教师写教学反思纯粹是为了评优秀笔记,所有的课堂反思都是一种颜色的笔写的,而且颜色与以前的教学设计所用的笔的质地完全不同,要崭新许多,显然是后补的;从思考的内容上来看,有个别教学笔记的反省仍然是在钻研教材,还是就教材的某个知识点进行探讨、寻求合适学生理解的方式,这就变得有些画蛇添足了;另外还有些反思在深度上不够,为了思考而反思,没有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做深入的解读,找不出难题的根源所在。有些反思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中的冲突跟问题,但没有对发生弊端的缘由进行详细地预测,没有对未来的教学强调解决的思路,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跟教研能力的提升都没有益处,这样的思考在必定的程度上成了教师的一种新的负担。

备课笔记_备课笔记怎么写_备课笔记怎么写

4、备课笔记的誊写中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字迹工整,有些笔记图文并茂,值得欣赏,但依然有写不规范字的现象。本次参评的笔记中,部分学生还在使用二简字,这是不符合汉字使用要求的。“推普周”活动早已开展多年,每年的活动中,我们都大力宣传,呼吁整个社会都需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我们学生必须在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中做出榜样。备课笔记虽然是自己看的,但也需要力求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这只是增加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上所说的只是是参与本次优秀教学笔记评选中看到的一些问题,其实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难题还更多。

比如:实际上课与教案设计基本不符;教案详细仍并没有结合学情做灵活处理;照搬他人的教案或课堂实录等等。

备课笔记怎么写_备课笔记_备课笔记怎么写

教师对写教案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见解,如:教学任务重,内容多,课时少,完成课堂任务都难,没有时间备课;教案应完整(每个课时必须应有课堂目的规定、重难点、教具课件的准备、正文又包含导入、每一个部分的教法、过渡语、小结、课后要有思考),书写必须工整备课笔记怎么写,教师只能买现成的备课来抄了;抄对方的教案,还不如什么都不写,把这种时间花在指导学员训练上最真心些,教学效果(考试成绩)更好些……老师们说的确实也是道理。

那么,如何解决教研部门(教务处)的规定与学生工作实际困难之间的冲突呢?下面,我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首先,教案的检查、评价角度跟方法应转型。教研部门要加强学生预习的实效性,要引导学生走创新、实用、高效的备课之路。在例行的备课笔记检查时,不能单纯地以备课笔记本书写的数量多少,所谓质量的高低为标准,要对照新的课程标准,检查学生的教案内容是否抓住了课本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目的是否在于推动学生的演进。要深入到学生中,调查知道该学科老师的实际教学状况能否与备课内容相符,教学的内容是否为教师所接受。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各自的教研经验,推广备课的好办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备课积极性。

备课笔记怎么写_备课笔记_备课笔记怎么写

其次,备课的方式应改革。传统的备课方法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次序一篇一篇地进行的,这种备课方法,导致了学生缺少对教材和各单元的整体了解,每篇课文都平均使用力量、都应顾及课文和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以至于出现语文课堂“少、慢、差、费”的现象。现行的人教课标版课本是围绕专题以融合的形式编排的。每个单元为一个主题。每主题包含导语、主体课文及课后反思练习与数学园地三个部分,因此,教师备课时,应当把两者结合出来,以主体课文为线索拖带自读课文,或者以短文为载体,拖带“课后反思练习”、“语文园地”的内容。例如备课时不必拘泥于教材的编排次序,不必定非应把“语文园地”的内容放在最后,比如“宽带网”、“读读背背”中的课外拓展知识、诗文、格言谚语就可以与主体课文相联系,有些知识训练内容也可以与学习课本结合,在备课时统筹考虑。因此,学校教研部门可以要求学生尝试单元整体备课,要求学生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整体把握,整体设计,分节实施。这样的融合与拖带必可起至优化语文教学的效果。

第三、备课的方式应转型。新教材涵盖的知识面广,知识的容量大,这个学生的备课带来了难度。特别是教学方法与课堂形式的不确定性更提高了教师备课的难度。这就必须教师之间进行探讨交流和合作创新。我市农村学校点多面广,学生数少班级多的“微型学校”比较多,教师们大多身兼数职,无法集中精力思考一个科目的课堂设计,没有时间出来参与大型的教研活动。如果每科教案都应自己构想,自己撰写,任务更加沉重,也不现实。原先学生个人独立备课的方式思维空间狭窄,适应不了课程变革的再次深入。因此,采用新的集体备课模式是课改向纵深发展的应该。根据我县的实际状况,集体备课模式主要有下列几种典型:

(1)学校布局分散,可以采用就近联合备课。将距离较近的几所学校捆绑连片,组成联合校(片、组),以片组为单位举办教研活动。主要探讨上个单元的课堂体验,以及未来在备课中必须优化的地方;重点研究学生如何学,学什么,补充拓展书本上学不到的常识;着重阐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学生容易错误的地方等等。每个片选出一名教师兼任联络片长,负责召集跟组织工作;各备课组(同年级同科目)内安排一名学生做为中心发言人,主持探讨。每次研讨会组内还要轮流安排一名学生执笔,负责把讨论、交流的教研内容整理成讲义,打印若干份,在要求的时间内分发至组内学生手中。各任课教师拿到教案后,根据本班的实际状况对教案进行适度修改后执行。这样学生就把“抄教案”的时间花费出来,有足够的时间课前反思教法,课上发挥作用,课后总结经验。同时,这对教科研、青年学生的尽快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充分利用农远资源、网络资源备课。农远工程在我县的推行,极大地实现了我县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基础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从备课这一环节来看,身处偏远郊区的学生不再是“孤军作战”,只要你善于运用农远资源、网络资源,在每位学生的背后都有许多教育的学者做后盾。教师对某节课的课堂设计,只要你上网一搜索,就能找出同一课题的多种版本的课堂设计。然后老师按照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对这种教学设计进行有目的的筛选、修改、补充,一份适合自己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就完成了,而且节省的时间少。教师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跟精力关注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学习的帮助、教学进程的调控、课堂学习氛围及程序的调控和教学过程的评判。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以电子文本的方式存在的,不仅可以便捷地与同事进行资源共享,互相提出修改的看法备课笔记怎么写,促进互相增强,而且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资料的积累和建立。

(3)分层管理,因人制宜备课。那些从教某一学科时间长的同学,他们对所课堂科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内容、教学的目的、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的把握都早已非常熟悉,这些学生在备课时,不一定每一课都应备详案,可以引导那些学生“想教案”,也就是想“教学结构”。把教案的一个总的创作用文字框、图以及表格表示出来。重点在课堂过程、教学方法、组织方式跟关键性的回答、重要的指导语上下功夫。这种课堂设计不必要求将学生应说得话详细记录,不规定将课堂参考书或课本中已有的内容照搬照抄,对开放性的弊端可以不提供答案,但需要规定学生熟练地把握教材。上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参考教材”等资料带进教学,可以在课本上做旁注。这种教学设计如同机器的装配图一样,重点、难点、逻辑顺序,一目了然。教师胸有成竹,教出来得心应手。对于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间不长的学生,还必须规定他们先备详案,等人们对课本有了非常的熟悉后,就可以慢慢地让人们将教学设计的方法转移到“想教学结构”的备课模式上来。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负担,结余出时间用于探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