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也该与时俱进了
教师应上好课需要撰写讲稿,课前对课本编排模式进行探究,对教材内容也应进行全面的知道,用笔书写教案仍然是大学对学生授课之前更基本的要求。课前编写讲义,课后书写教学反思,对自己教学设计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归纳总结,这只是这些大学对学生业务进行管控的常规性规定。
笔者认识一位位身居一线的老校长,他在乡村学校念书30多年,再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前两天他刚拿到了教育部颁发的农村任教30年的荣誉证书。有两天我去她们家找他下棋,期间我跟他谈起教师撰写讲稿一事,他告诉我:“农村一线学生用笔撰写讲稿,大多都是劳民伤财,走形式,摆个样子而已,一点实用价值都没有,写教学反思最是扯蛋,更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写教案就是为了让领导看的。”
他的想法令我大吃一惊,我连忙看看他,不解地说道:“你该不是人家说的流氓校长吧!作为学生不写教案可将课上好?能教出好成绩来?写教案是为了熟悉教材,为上好课做打算你如何认为是摆样子,一点用处都没有呢?专家学者都倡导撰写讲稿,写教学反思,你怎么认为没作用呢?”他看我不解,就对我说:“你看我几十年一直在乡村学校教学,30多年一共走了八九个学校,不管跑哪领导都要求我们要撰写教案,刚参与工作起初写教案那会,学校只发一本教学参考,一本课本,没固定的格式,教师只要将大学要求的课堂环节书写齐全,具体教学过程想怎样写就如何写,那是一名学生不管代几门课写一本教案就行,上面对教案要求不多,教师们为了上好课也喜欢写教案。”
他停了一下,喝了口酒,朝旁边看了看,好像在回味过去的岁月似的。他吃了口酒说:“这些年不同了,上面教案的款式由领导设计,几乎是几年一变,教师经常应撰写有固定格式跟课堂环节的课件,由于目前乡村学校校长越来越少,课程经常在下降,每名学生不再是只代一门主课了,乡村教师每人每学期所代科目都在两门以上,每个人都有兼职,上边临时要完成的任务也非常多,每天要忙着完成各类资料,加上学校要求的撰写总课时也下降了,一周十几课时的撰写任务使教师们每天不敢有稍许的懈怠。为了可提早完成任务不被扣绩效,不挨训斥,教师们只能去抄现成的教案。为了赶教案,认真书写的学生不多,大多数教师就在抄教案中将字写得是越来越难看,教案是抄的,教学反思能用用吗?还不都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为了应付检查,年轻学生教案抄得更具体,教学反思都会用红笔撰写,可一线学生都明白教案教学反思怎么写,那些所谓的思考都只是是搬运而来的研究。你想这么的教案和思考可有作用吗?”
他说着说着情绪紧张了出来:“都清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个学生的课堂分格都会不同,可一张固定的表格教案将所有学生的课堂设计框在了一个固定方式上,这不是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吗!让这些想好好设计教案的学生都没了发挥的余地。为了上好课,教师们不得不再去探究教学参考,研究课文,课前在心里或者书上另外去设计教学模式。说实话,现在极少有学生按撰写的备课上课。像我们很多老学生对课本早就熟悉了,所以对每一课的知识点,重难点掌握的一清二楚,在上课前只需在书上设计个简洁的课堂过程就可以了。你说这次手写的备课除了加重学生的负担,供领导检查之外也有其它作用吗?”
听了他的话,我突然无言以对,一刀切的表格教案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繁重的工作量让人们没了静下心来探究教材,撰写讲稿的事件,处在忙于应付状态之下的人,又会有几个认真去撰写那被绑住双手的教案呢?教案不是优质的,甚至不是自己编写的,教学反思写得再精彩又有何用?再说每一课时都进行思考,真的科学吗?笔者看来也或许。
现在早已是信息时代了,电子计算机早早已走入了千家万户,人工智能早就走进了教学,电子化办公在就在发达地区建立了几十年教案教学反思怎么写,我们还使学生手写教案,用不同的笔色来写教学反思,这是与时俱进吗?手写教案,就是跟上了时代步伐吗?
信息化时代,不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让学生编写电子备课,不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却在课堂反思上做文章,这不是形式主义,不是教育模式落后,又会是哪个?
为网络时代的新生代经济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