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成语故事教案

2020-04-18 07: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如何写教案_故事怎么写教案_奶奶故事多的故事教案

8、 《成语故事》【教学目标】 1.能恰当、流利、有情感地朗读短文。 2.学会 9 个生字,绿线中的 4 个字词只识不写。理解由字词组成的成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含义。 4.凭借课文中准确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得到启迪教育。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1.以词语的概念为切入点,引出课题成语故事。 2.以成语的寓意为主线。 【拓展读写】 1.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会做哪些?续编故事, 题目自拟如: 《南郭先生“失业” 记》 、 《下岗后的南郭先生》等。 2.积累运用:搜集有关的词语故事,了解其涵义。 【资料补充】 成语的来源有很多。 来自寓言故事的词语有: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坐井观天 来自历史故事的词语有:四面楚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望梅止渴 来自神话故事的词语有: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还有众多诗句来自古时的佳句、老百姓的生活等等。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本,识记生字新词,通过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短语。 2.勇于质疑。在以上预习中遭遇不懂的困惑随时在书中画出或记下去,在后 面用“?”表示。 3.查阅成语字典了解三个成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早已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你们看看吗 ?今 天同学要跟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如何写教案_故事怎么写教案_奶奶故事多的故事教案

(课件出示并板书:8、成语故事) 谁来告诉你们,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课件出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 第一课时洁精辟的定型语句或句子,大多由 4 个字构成,一般都有出处) 二、初读课本,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检查生字读音掌握情况。 矛 戳 盾 腮 楚 卖 僧 锐 唬 壁 逼 韵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 2.课件出示一组词语检查学生词语朗读情况并随机点拨词语含义。 矛盾 腾空 锐利 俸禄 神韵 楚国 画龙点睛 张口结舌 戳穿 逼真 墙壁 推辞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惊叹不已 张牙舞爪3.指导学生书写,重点指导“盾” 、 “逼” 。 4.指名朗读短文,纠正发音。 5.读了课本你也有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教师随机记录下为中间的学习作好 铺垫。 【学生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本环节设计意在于充分认识学生课前备课情况,有 目的有对于的推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 三、精读感悟。 学习《自相矛盾》 。 1.课件出示矛和盾的照片,给学生感官的感受。2.教师讲解古代的矛和盾,让学生认识古代的兵器,课件出示。3.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本,想一想这个独白讲的是件什么事? (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可 戳破。

故事怎么写教案_奶奶故事多的故事教案_如何写教案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 4.讨论: “夸口”是哪个意思?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哪个大话呢? (预设:“夸口”:说大话) 指导教师朗读“夸口”的语气。要求读得语气更夸张,把这种当众吆喝、自 卖自夸的语气形象地读起来。 学生练习朗读。5.“张口结舌”什么含义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 (预设:“张口结舌”:张着脖子说不出话来。 ) 6.你可说说“自相矛盾”的含义吗?本环节采取小组探讨的方法,最后全班 集体汇报交流的方式。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相抵触。 ) 7.学生有情感的朗读这则成语故事。可以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章的抒发效果,让学生借助关键词的品读读出句子的语 气,落实有情感的朗读这一目标要求】 四、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种 的出错故事怎么写教案,读了这则故事你了解了哪些? 学生探讨交流,随机指名在班上交流。 【设计动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并利用到实践中,做 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 五、布置作业。 1.有情感的朗读短文。

奶奶故事多的故事教案_如何写教案_故事怎么写教案

2.书写生字 2 遍。 3.搜集成语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指名朗读《自相矛盾》 。 2.说说自相矛盾的含义。 二、精读感悟。 (一) 、学习《滥竽充数》 1.解题,出示课件。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时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 是数量。 2.学生自由朗读短文,思考: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受到了跟别 人一样的傣禄?3.讨论交流。 4.学生探讨: 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能成功的缘由是哪个?请你用横线画出相关 的词句。 (总是许多人一齐) 课件出示一组句子,引导学员讨论交流三个句子意思的不同。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唱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唱。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唱吹竽,他经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唱。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唱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设计动机: 通过出示不同的语句使教师用心体会不同的词句在特定的情境中有 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使学生了解文章中作者用词的正确和具体。 】 5.引导学生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课件出示) 6.讨论:后来他如何既装不下来了? 7.走进人物的心里活动。 读《滥竽充数》思考: 1)南郭先生准备混出来给齐宣王吹竽时是如何想的? 2)他获得了跟对方一样多的俸禄时既是如何想的? 3)当南郭先生逃走时,他既是如何想的? 8.拓展学习。

奶奶故事多的故事教案_如何写教案_故事怎么写教案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独白你了解了哪些? (二)自学《画龙点睛》 1、请你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既帮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如何 2.讨论,指导朗读。 (1)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他们认为如何? (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乏魅力) (人们认为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帮龙点睛?后来为什么既帮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如何?此刻他们的心态既怎样?(4)读这则故事时节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5)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而去,会说些什么呢? 完成填空: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两条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游客们惊叹不未,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他们无不赞叹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3.说说“画龙点睛”这个词语的含义。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高妙。后多形容写文章或发言时,在关键处用 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的词语是来源于寓言故事的,其实成语的来源有很多。 来自寓言故事的词语有: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坐井观天 来自历史故事的词语有:四面楚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望梅止渴 来自神话故事的词语有: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还有众多诗句来自古时的佳句、老百姓的生活等等。 四、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并背诵《画龙点睛》 。 2.小练笔。.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会做哪些?续编故事故事怎么写教案,题目自拟如: 《南郭先 生“失业”记》 、 《下岗后的南郭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