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虞美人》教学设计及反思
《虞美人》教学设计及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过程与技巧:学习欣赏、评价诗歌中的形象、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的千古愁思。 教学重点: 赏析、评价诗歌中的形象。 教学难点: 体味作者的千古愁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李煜是我国婉约词派的代表诗人,可他也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一个 亡国之君。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代表作《虞美人》,来感受一下这位亡国 之君的无边愁绪吧。 二、人物及写作背景介绍 师生交流人物及写作背景。 三、听范读,体会本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哀婉、悲凉。 四、自主研读,合作讨论1.研读和探讨要求 (1)自主研读部分学生用时 8 分钟,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用时 3 分钟,自己疏通诗歌文意,知晓每一句话的含义并写出来。第二个任务 用时 4 分钟,思考大屏幕上的五道思考题,简写思路,一二组详细研究第 一题,三四组研究第二题,以此类推。 (2)合作讨论部分用时 3 分钟,合作讨论内容是自主学习中的疑难 点。合作讨论要求:第一,先一对一讨论,再组内探讨,组长进行调控和记 录,确保成效;第二,积极参加,针对疑惑点争论,提高强度;第三,讨论产生 的答案应有条理,注重技巧规律的小结。
2.出示思考题 (1)春有飞花秋有月,这些风景本是很受文人眷顾的,可作者为什么 希望它结束呢?这样写的深层涵义是哪个?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的是冬的讯 息教案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却为什么引起诗人“不堪回首”的叹惋呢?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表面含义和言外之意分别是 什么?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体现 用法?有何好处? (5)归纳总结本词的作文特点及佳作主题。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结果,其他小组补充(1)明确:它的确是美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颠覆,这些 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中改变色彩。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 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痛苦, 这样美好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表面上写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什么时 候了结,实质上感慨亡国之痛何时了结。(2)明确: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再次;而自己仍须苟 延残喘,历尽伤痛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 国”的倒装。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 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
(3)明确:表面上写精雕细刻的围栏、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矗立在 那儿,只是自己本身红润的嘴唇已经显得疲惫不堪。实际上是暗指江山 易主、物是人非,这里暗喻着李后主对社稷更姓、山河易主的感叹与伤 痛。(4)明确:运用排比的通感手法。好处是将具象的情感具体化,显示出 愁思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 断,无穷无尽。(5)写作特征是利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抒发方法,借新奇生动的 比喻表达爱情,情调深沉,感情真实。作品主题是表达李煜的萦怀之思 和亡国之恨,既有他为丧失以前拥有过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 生活而发的苦恼哀叹,也包括了他对故国山河的思恋和逸乐亡国的悔 恨。五、拓展练习李煜和项羽同是末路王候,也同是绝笔之词,《垓下歌》和《虞美人》 的风格有何不同?明确:同为末路王侯,都是绝笔之作,《虞美人》的格调是伤感悲凉的, 而项羽的《垓下歌》除了悲,更多的是壮、是情、是美!《虞美人》哀 婉凄绝,《垓下歌》雄浑壮阔,二者风格截然相反。六、课堂小结学习了《虞美人》,我们由衷地感受到了作者这种怀乡之思、亡国 之痛,就让我们在邓丽君的幽美歌声中再深刻感受一下这位有着万古 愁思的诗人吧!课后反思:第一,在先学后教、以教助学的教学方式下,课堂的主角必须是师生, 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帮助教师,让学员作为教学的主人,使教师获得自 身的发展。
在我给出一道思考题后,可以再多帮学生一些时间思考,逐 步培养人们自主解决难题的好习惯。第二,我将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安排在教学结束的之后,并播放 给学生唱。在听这首歌的之后,学生非常安静,下课时有学生对我说:“老 师,读李煜词的之后,体会词中爱情,我总感到欠缺些什么,听完这首歌 后,他的情感终于全部在我的心中了。”学生的话使我触动非常大,它使 我认识到这种设定情景的方式可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通过此次教学,我体会到了这些。教师在教学上应有充分的细心,通 过鼓励、帮助、组织、控制来激发学生的自我主体认识,真正把教学还 给教师,使学员获得真正的自我发展。此外,教师必须力求创设和谐、 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教案的教学反思怎么写,真正带给学员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真正领悟到 学习带来的快乐。
送检的产品还会不合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