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日本化学战大揭秘

2019-10-17 14: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芥子气的发现者_食气者神明不死文言文_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陆军的一位著名狙击手,他因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于11月10日至12月17日之间共击毙了225名德意志国防军而一战成名,后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战胜了德军最著名的狙击手之王科宁斯。曾有着“欧洲最强陆军”称号的德军自然不甘心受条约的限制。5、德军狙击王—瓦西里扎伊采夫(苏联)联陆军的一位著名狙击手,他因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共击毙了225名德意志国防军和其他轴心国的士兵与军官而一战成名。

8月17日,日本陆军省发表了所谓的《关于中村大尉一行遇难的声明》,声明对中村等人的间谍罪行只字不提,反而倒打一耙,故意歪曲事实,言之凿凿地声称“帝国陆军大尉中村震太郎在满洲被张学良的军队劓鼻割耳,切断四肢,悲惨遇害”,这是“帝国陆军和日本的奇耻大辱”。何应钦:字敬之(1890-1987),贵州兴义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任贵州讲武学校校长,黄埔军校总教官,国民政府军政部长,抗战任总参谋长,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代表冈村宁次投降,后曾任国防部长,行政院长。实际使用歪把子暴露出种种问题,1931年,开始新机枪的研究,1932年正式招标,陆军造兵厂,小仓造兵厂,东京瓦斯工业,日本特殊钢,南部铳制造所竞标,1933年开始进行...。

作为战斗英雄,冷鹏飞战后又随部队辗转移防到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先后担任团长、师副参谋长、师长,后升任至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副军长。除以上东北军正规野战军部队之外,东北军的陆军作战部队还包括:陆军岸防部队、陆军防空部队、陆军航空兵部队、陆军雷达预警部队、陆军电子作战部队等特殊部队。731部队在官方文书上的伪装为关东军第659部队(防疫给水部)下之第731防疫饮水净化部队,实际隶属于日本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研究内容除了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以外,更多时候是使用活体人类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效果实验。

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专家的现场勘察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03 医院医学专家的临床确诊,确认系化学毒剂之一的芥子气中毒和日遗化学毒剂伤害。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在第一时间向省、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了事件情况, 引起了国家高层的注意。 8 月 8 日,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日本驻华使馆公使,向日本政府提出严重交涉。 8 月 12 日,日本政府派出五人专家组赴齐齐哈尔考察后确认,此次毒气泄漏事件的元凶为侵华日军在战败投降后遗弃的化学武器。 2004 年 5 月 23 日,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建筑工地上又发现日军一个毒气罐,在昂昂溪区头站村三间房发现五百二十六枚装有化学武器的毒气弹。 2005 年 4 月 8日,在齐齐哈尔嫩江劳动湖北入口九十米的江汊中,村民在挖沙时又挖出一百五十余枚毒气弹。一段时间里,整个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北部这个有着厚重历史的齐齐哈尔,聚焦到受到伤害的四十四位中国公民的安危上,聚焦到查找这些化学毒剂的生产制造者上。是谁在什么时间把它埋在地下隐藏起来 ? 应当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追根溯源,齐齐哈尔发生的芥子气泄漏伤害事件不是偶然的。早在八一五光复后的 1946 年就发生过齐齐哈尔师范学校芥子气伤害教工事件,致使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在以后六十多年的岁月中,又陆续发生几起比较大的中毒事件,例如 1984 年在富拉尔基天然气公司工地挖掘出来的毒剂罐,致使十多人中毒,至今仍难以治愈,这些也仅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二千余起伤毒事件中的几起。在 2003 年 8 月 4 日晨,齐齐哈尔龙沙区北疆住宅工地施工现场,挖出五个桶状物体。被挖掘机挖破的桶体由于受到内部压力和外力的作用,液体升腾六米之高,糊住了挖掘机的窗口, 迸进了司机室,随后,一种难闻的气味弥散在空气之中。被挖破的罐体究竟为何物 ? 为什么会散发出一种呛人的气味 ? 随后发生的事情令人瞠目结舌、惊天骇地。毕海岩是齐齐哈尔市兴计开发公司的一名挖掘机司机,挖掘出毒剂桶的早晨,他正当班。 8 月 4 日 4时 30 分左右, 他开挖掘机正常作业,铲出两个铁质的东西。 他下车看了一下,结果发现是生了很多铁锈已经腐烂的金属桶。于是他上去继续作业, 用铲车使劲铲了一下,一下子把桶铲坏了,液体喷溅了出来。 他的挖掘机体高五米,而金属桶内的气体喷溅的高度超过了他的挖掘机一大块, 足有六米多高,一股非常刺鼻的芥末油味道扑鼻而来, 而此时挖掘机的天窗正开着,毒剂溅到了他的额头,肚子和脚上。

毕海岩就用毛巾把喷到皮肤上的毒剂擦掉,然后用翻斗把两个毒剂桶拖到工地旁边。在继续作业过程中, 又陆续挖出了三个毒剂桶,也被他运到工地旁边。 随后有很多人围观。毕海岩由于不知他挖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本能地到桶边用毛巾蘸了一下, 并用手摸了一下。 正是这一下,导致他的手臂发黑。 他下班后去洗澡。 因为天气很热,加之身上又溅上了不知名的东西,他在身上打了一些香皂,洗完后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正是他这种处理办法,使他的情况没有继续恶化。 当天晚间 11 时,他感觉眼睛难受,并且特别累,他还以为感冒了,也没在意。 8 月 5 日零时,他的症状加重,早 4 时被送往医院。在齐齐哈尔市的社会层面中,有一些人是以拣废品为生的,他们当中以外来人口为多, 走街串巷,以收买居民的报纸、废钢铁、饮料罐等废弃物来换取生活费用,俗称“换破烂的”。挖掘机手在当时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将铁罐卖给了收废品的人 ( 某某 ) ,五个罐体虽然只有一只被戳破,其他四只尚好,而且沉甸甸的,上面隐约可见排列整齐的螺栓,估计可以卖个好价钱。 殊不知,一连串的事情由此而生。 废品经多人接触、锯切,导致多人中毒; 挖掘机挖出的沙土被人运走,又伤害了众多无辜。

在短短的一天内,凡接触毒气、毒物的人们无不感到呼吸困难,眼睛流泪,接触部位起泡, 有一种火灼水烫的感觉。一时间,齐齐哈尔几个较大医院收治的同类病人越来越多,全市也被一种莫名的恐慌所触动。 情况紧急,人命关天,负责安全生产的部门被惊动了,医院的主管领导被惊动了,公安部门被惊动了,各种信息一齐向市委、市政府汇集。根据市公安局、安全生产监督局提供的照片,笔者将其与自己掌握的在牡丹江、滁州等地发现的毒剂罐进行了比照,由此断定,这是一起日军化学毒剂伤害事件,其外表形状、结构完全与日本大久野岛28 · ·●热点纪实日本化学战大揭秘毒剂工厂所生产的毒剂包装罐一致,根据所描述的气味确定为芥子气路易氏气混合毒剂。而北疆花园工地则是原日本关东军驻齐齐哈尔飞行队代号 1006 部队的驻地,装有毒剂的铅桶中的液体是在日本侵华期间日本五一六部队发明的由飞机上的航空毒剂布撒器使用的。芥子气,是一种气味近似于欧洲产芥末味的强烈的糜烂性毒剂,味道有些臭。人的皮肤一旦接触到这种毒剂, 就像受到烧伤一样,先出水泡后引发溃疡,不仅暴露在外的手、脚、脸及脖颈,就连穿的衣服也会被侵蚀,病毒没及全身,直至将皮肉全部烂透,是一种缓慢发展导致生命终结的杀伤性气体。

食气者神明不死文言文_芥子气的发现者_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路易氏气, 是一种速效性的糜烂毒气,能渗入到人的视觉神经和皮肤里,侵伤肺叶咽喉,造成呼吸滞难而死亡。 日军将这两种毒剂混合使用,就能使人在接触时不死也会造成终身残疾。在受到毒气伤害的四十四人中,所有肢体暴露部位布满了成片的水泡,从破皮处流出脓水,被脓水污染的地方又起泡,被破坏的皮肤组织被病毒侵害到血液中,被气体伤害的气管、肺叶、视神经同时产生病毒反应,皮肤溃烂,气管有烧灼感, 呼吸困难, 眼睛流泪,怕光,视觉模糊,尤以河南省民工李贵珍病情最重, 虽经 203 医院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仍被日遗化学毒剂夺去了生命。毒气之源—— —大久野岛在日本漱户内海忠海南部有一个面积七十平方公里,周边四公里、 最高处海拔八十二米的小岛,岛上树木参天,鸟语花香,是现在日本一处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但就在八十年前,谁能想到这里却是生产各种杀人化学毒气的工厂。这个毒剂工厂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在日本神话《古事记》中记载着日本的国土为大八洲,也称为大八岛国,即淡路、四国、隐岐、九洲、壹岐、对马、佐渡、本洲。 陆地面积三十七点八万平方公里。在众多大岛外, 还有一些小岛散布在周围。

大久野岛是漱户内海上的一个小岛。 在日本明治中期,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这里成为军事要塞,将其附近的爱媛县来岛海峡一带作为要塞地带,配备了日军在攻占中国旅顺时立下所谓战功的十二门二十八厘米的加农炮。其岛名在地图上也被注以红色加以标明。 1927 年后,随着日本陆军毒气工厂在此动工兴建,原守卫该地的七户居民被强行迁走,大久野岛从此在日本地图上消失了,一座恐怖阴森的化学毒气工厂开始了其罪恶的历史。大久野岛毒气工厂全称为陆军造兵厂火工厂忠海兵器制作所,从 1929 年 4 月 1 日正式开始生产到1945 年 8 月 15 日本战败投降, 历时十六年之久,有七任所长和六千四百多职工在这里从事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毒气生产活动。第一任所长大岛骏,初建试生产阶段。第二任所长田重胜, 整备扩充,新建有六百坪的路易氏气制造车间; 日产三吨的芥子气制造车间;以乙二醇为主要材料的封闭式芥子气制造车间;硫苯基氰化砷制造车间;发烟筒、催泪筒、孔雀筒制造等车间。第三任所长信氏良吉,对制造方式进行改革,毒气生产走向连续形式,日产三吨的封闭式芥子气制造车间与法式芥子气真空蒸馏车间竣工投产。第四任所长服部诚吾,密闭式换气装置改为开放式,工厂向长浦地区发展。

第五任所长中桥桂次郎,毒气工厂急剧扩张,并开始向海岸线填石增地。“九·一八”事变爆发,工人超过几千人,又从忠海毒气工厂中分离一部分在东京建立了第二陆军造兵厂,在长浦地区新建日产一吨的氰化乙二醇制造车间,日产三吨的氰酸制造车间,在德滨地区新建陆地工厂,在忠海镇新建职工宿舍、办公室、陆地医疗室等设施,并开掘坑道,修改地下仓库,用以储存毒气产品。第六任所长阿部三雄,太平洋战争爆发,毒气工厂除继续大量生产已定型的几种主要毒剂外,增加了毒气筒的生产数量,以满足日本陆、 海军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的需求。第七任所长山中峰次,日本的侵略战争已呈失败迹象,工厂生产的化学武器也从攻势战略转移到防御上来,将位于京都的宇治制作所火药制作迁到大久野岛,并将在冈山县栅原矿山的废旧矿井改造为火药工厂,大量进行火药、筒类、自杀武器以及气球炸弹的生产,直到日本宣布投降, 美军占领日本,忠海陆军兵工厂改为臣第 2963 部队, 该厂才停止生产化学武器,最后被美军彻底销毁,结束了其长达十六年的化学武器生产历史。据在大久野岛做过军工的服部忠自传体 《秘录·大久野岛的回忆》中介绍,他曾经在 1939 年 8 月和1942 年 8 月两次从大久野岛坐海船经大连,然后乘火车往中国大陆的齐齐哈尔运送毒剂。

第一次是二十公斤的毒剂罐五十个,第二次是一吨装的大罐三个,直接交给了位于齐齐哈尔东郊的“胜村部队”,即关东军化学研究所, 代号 516 部队的胜村福治郎大佐。到现在,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一个秘密,发生在中国各地日本化学武器泄漏伤害事件的毒气就是来自大久野岛。该岛为确保毒气不外泄,以派人押运的形式定期向中国大陆运送毒气成品,有的作为五一六部队进行各种化学武器研究的基本材料,有的则分送到位于中国东北、华北、华南、华中等战区化学武器装添兵工厂和一线作战部队当中,用来直接屠杀中国的抗日军民。 那么,大久野岛具体都生产哪些化学毒剂呢 ?从 1925 年到 1933 年的八年时间里,日本研制成功的主要毒剂有糜烂性瓦斯的芥子气和路易斯气,窒息性瓦斯的光气、喷嚏瓦斯和催泪瓦斯,氰瓦斯和氰澳化苯甲基等毒气种类。芥子气研究是 1924 年依照法国式方法进行的, 1925 年安装了月产一百公斤的制造装置,但因其纯度只能达到百分之七十,而且性能不稳定造成分解困难,夏季因温度较高造成储藏和运输困难,故而在1927 年引进并安装了日产三公斤的设备, 生产出来的产品定名为“黄一号”。

随后,大久野岛毒气工厂采用德国式方法进行研究,到1930 年安装了日产一吨的芥子气29 · ·●热点纪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日本化学战大揭秘连续生产装置,产品定为“黄一号甲”。路易氏气是 1925 年由中村隆寿等人开始研究,到 1930 年完成定型, 1931 年定名为 “黄二号”, 1933年日产一吨的制造设备投入使用。路易氏气虽然存在易于溶于水而被分解、致使毒效降低和持久性差的缺点,但其致死性能却比芥子气优越,所以,大久野岛的研究人员就把芥子气 ( 油状液体 ) 与路易氏气混装在一起,既保持了芥子气杀伤力的持久性,又保持了路易氏气的急速致死性。光气于 1926 年完成研究工作。因其是作为染料的中间物质在平时应用于民间,日本一般的化学工厂都有这种设备, 1929 年被定名为“红一号”,其毒性较芥子气和路易氏气低。喷嚏瓦斯和催泪瓦斯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研制的,日本将其工艺和设备引进后安装在大久野岛形成规模生产能力,这两种毒剂都不能致人以死亡,但却能使人暂时丧失作战能力。这两种毒气在中国战场上被日军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