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季小学1-6年级下册资源导航4中国美食
2021年春季小学1-6年级下册资源导航4中国美食
2021年春季小学1-6年级下册资源导航
4中国美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民以食为天,饮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课识字教学,课文以菜单的形式呈现,从菜肴到主食都是学生经常见到的、经常听说的。这篇课文是低年级识字学词的有效载体。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从读一读词语,到用一句话夸一夸你喜欢的菜肴或主食,再到去课外找一找美食制成图片和词语卡,将识字学词与口语表达、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旨在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搜集中国的美食,制作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片段,请学生欣赏。
2.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歌曲,看着这满眼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你的家乡有哪些美食?
3.揭题: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识字教案怎么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美食》。教师板书课题“中国美食”,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渲染气氛,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从兴趣入手,以“吃”作为切入点,通过视觉盛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主看图读词语,圈画并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互教生字。
3.集体检测。
(1)开火车朗读词语。
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
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
蛋炒饭
①相机强调“煮、蒸、粥”是翘舌音;“煎、饺、酱”是三拼音节。“炸”是多音字,在“爆炸”一词中读zhà。 zhá:油炸、炸酱面。
②依次单击词语出现对应图片,学生看图片,读词语。
(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生字。
菠煎腐茄烤煮爆炖蘑菇蒸饺炸酱粥蛋
(3)小组赛读生字。
菠煎腐茄烤煮爆炖蘑菇蒸饺炸酱粥蛋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预习和自学情况,从词到字依次检查认读情况,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三、品味菜肴,巩固识字
(一)自由朗读菜品名称,把自己最喜欢的菜品名称读给同桌听,并用一句话夸夸这道菜。
(二)汇报交流。
1.导学:你最喜欢哪个菜品就汇报哪个,先读读你喜欢的菜品,再用一句话夸夸这道菜。
引导学生利用菜名识字。
2.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菜品。
预设:(1)凉拌菠菜
①学生朗读词语“凉拌菠菜”,在夸赞后,交流“菠”的识记方法。
②教师出示“菠”和“波”两个字,引导学生说说异同。明确“菠菜”是一种植物,所以“菠”是草字头。
③导学:本课还提到了哪些素菜?
④相机出示词语:茄子、蘑菇。
⑤多种形式朗读词语。重点强调这两个词语尾音都读轻声。
⑥交流识记“茄、蘑、菇”的识记方法。
⑦你还知道菠菜的哪种做法?报报关于菠菜的其他菜名。
(2)香煎豆腐
①学生朗读词语“香煎豆腐”,并用一句话夸赞。
②导学:你还吃过哪道带有“煎”字的菜?相机讲解:煎是一种烹饪方法,锅里放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使表面变得焦黄。
③交流识记“煎”的方法。教师结合字理讲解四点底是“火”转变来的,表示“火”。
④导学:本课的生字中,还有哪个字和“煎”部首相同?
⑤出示词语“水煮鱼”,学生读词,并交流识记“煮”字。
(3)烤鸭
①学生朗读词语“烤鸭”,并用一句话夸赞。
②导学:“烤”也是烹饪方法的一种,是用明火或隔火高温烹制。除了“烤”,文中还提到了哪些烹饪方法?
③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爆、炖。
④导学:认真观察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⑤小结: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都是火字旁,和“火”有关。
⑥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⑦多种形式朗读词语:红烧茄子、烤鸭、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3.赛读喜欢的菜肴的名字。
(三)找朋友做游戏。
小组内一个人拿菜品图片,一个人拿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菜品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读词学字,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识字效果事半功倍。读一读词语,夸赞一下喜欢的菜品,将学字学词与口语表达有机结合。
四、观察指导,练习写字
1.课件出示“写字小助手”,组织学生开展同桌互助学习活动。
写字小助手
看一看:仔细观察“会写字”中的“烧、烤、炒”,将容易写错的笔画圈出来,并给同桌讲一讲圈画的理由。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圈画的笔画呢?和同桌讨论一下。
练一练:针对自己圈画的书写难点做书空练习。
2.教师重点指导下面3个火字旁的字。
烧:第六笔斜钩从竖中线起笔,要舒展,“兀”的撇穿插到“火”的下方,竖弯钩要写舒展。(学生书空“烧”字,重点强调撇的写法)
烤:“考”的长撇要穿插到左边“火”的下方。第九笔短横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学生书空)
炒:右边“少”第一笔收笔在横中线上,右点稍高,最后一撇要舒展,穿插到左边“火”的下方。(学生书空)
3.动漫演示“火字旁”的书写方法。
引导学生注意:“火”字做偏旁时,最后一捺要变成点。
4.课件利用动画演示3个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重点指导“烤”的书写。
5.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6.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本节课指导书写的字都是火字旁的字,教师通过动漫演示重点指导学生写好火字旁,然后有侧重地指导书写这三个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搜集中国菜品的图片、资料,并制作词语卡。
2.把搜集到的菜品介绍给你的同学听,并仿照课文制作成图片和词语卡。
设计意图: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食的兴趣,并在实践中积累、应用词语,将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谈话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导入:中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重视“吃”的国家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食文化”。长期以来,各地由于选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配料,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味和不同的菜系。菜肴的名称也别具特点,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美好的回味。不过这美食里面,不可忽视的还有餐餐不能少的主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一点也不比菜肴逊色的主食。
设计意图:加强生字的复习和词语的朗读检测,夯实基础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品尝主食,巩固识字
(一)学生朗读四个表示主食的词语。
(二)和同桌读一读、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主食,并用一句话夸夸自己喜欢的主食。
(三)汇报交流。
1.赛读喜欢的主食。
2.你喜欢哪个主食就汇报哪个,先读读你喜欢的主食,再用一句话夸夸这个主食。
3.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主食。
预设:(1)蒸饺
①学生朗读词语后用一句话夸赞。
②你都吃过什么馅儿的蒸饺?
③交流“饺”和“蒸”的识记方法。教师相机讲解:“蒸”指利用锅里沸水产生的热气催熟食物。四点底也是“火”的意思。
④导学:你还知道蒸什么?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哪些副食可以蒸着吃。
(2)炸酱面
①学生朗读词语后用一句话夸赞。
②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炸酱面”。
③相机识记生字“炸、酱”。
④识记“炸”的另一个音并组词。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3)小米粥
①学生朗读词语后用一句话夸赞。
②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小米粥”。说说你都吃过什么粥。
③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粥”的方法。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4)蛋炒饭
①学生朗读词语后用一句话夸赞。
②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蛋炒饭”。
③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蛋”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识字与看图及生活紧密结合,在读一读、记一记、说一说中将字词教学落到实处;在夸一夸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巩固生字,背诵积累
1.集中呈现生字,先指名读、开火车读,再齐读。
2.做归类游戏,根据部首归类。
(1)学生依据部首归类。
(2)集中出现带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
(3)引导学生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要用到这些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带“灬”的字与“火”有关。
3.动手查一查。
A.灶焰B.烫煲C.烈熏
(1)用部首查字法查查这几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查字典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夯实生字的识记,加深对火字旁和四点底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主动识字的兴趣。
四、指导书写,拓展延伸
1.指导书写。
(1)出示剩余的生字:鸭、鸡、肉、饭、茄、蛋。
①指生朗读并组词。
②指导学生重点关注:
鸭:“鸟”的短撇收笔在竖中线上,最后一横不与竖折折钩相连。
鸡:“又”的第二笔是长点;“鸟”的竖折折钩的竖笔压竖中线。左右写紧凑。
肉:外面的框要写方正,能包住里面两个“人”。两个“人”的撇均从竖中线起笔,捺都变成点。(学生书空)
饭:“饣”撇长、横钩短;“反”的第一笔撇短,第二笔撇长,末笔捺从中心点起笔,写舒展。
茄:“艹”的横要长,两竖往内收;“加”的“力”和“口”分别在竖中线的两边。
蛋:上部笔顺是横钩、竖、横、撇、捺,捺要写得平而舒展;下边是一个“虫”字,稳稳托住上方。
(2)教师利用课件动画演示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3)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4)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2.拓展延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菜品识字教案怎么写,并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设计意图:夯实学生书写指导是教学的重点,从引导分析到指导书写细致到位;拓展延伸环节既给学生课外搜集的作业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又促进对中国美食的了解,同时识字学词,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中国美食
烹饪方法主食
炸煎炒米:饭粥
炖煮烤面:饺子面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三个亮点:一是多学科课程很好地整合了起来;二是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三是通过读一读、夸一夸、找一找等环节,将识字与说话、识字与生活有机结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教学教研师训】笔尖流淌的故事王慧杰(香洲区景园小学)
笔尖流淌的故事
王慧杰
(香洲区景园小学)
【情境任务】
故事来源于生活。老汉、桑娜、渔夫、老妇人……这些人物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都是虚构的,却又能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请根据提供的三组环境和人物,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吧!我们还准备在班级举办“故事大王”擂台赛,邀请同学、老师、家长一起阅读同学们的作品,评选出班级最佳故事。
【教学目标】
1. 围绕一组环境和人物,构思一个完整的故事。
2. 想象、创编故事情节,写出情节的曲折起伏。
3. 尝试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头脑风暴,设置悬念
1. 出示第一组词语:鞋匠军人
这是一个还没有完成的故事。你认为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展开想象,用一两句话说一说,看谁的口述故事最有创意。
2. 出示第二组词语:焦急等待的鞋匠失去双腿的军人
对比两组词语,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请根据这些问题,在刚才交流的故事基础上,再进行修改、补充。
3. 出示第三组词语:夕阳下空无一人的街口翘首等待的鞋匠失去双腿的军人
同样的人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故事会有什么不同吗?和前面的故事比较一下,你觉得哪一个版本的故事更好。
4. 小结:好的故事,就是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围绕主要人物构思情节,塑造形象,使人印象深刻。同学们是故事的阅读者,但今天我们要成为故事的创造者,写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设计意图】创设特定的表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使学生在想象与联结中,演绎故事发生的多种可能性,层层推进学生的写作思维,体会故事创编的乐趣,为学生正式习作树立信心。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故事创作中人物、形象、环境等基本要素,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二、解构范本,提炼要素
1. 范本诵读,揭开悬念。
刚才我们牛刀小试,那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出示微型小说《鞋》原文: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故事怎么写教案,问:“怎么大个子没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要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故事怎么写教案,他的双脚,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着大步走了。
2. 对比验证,提炼要素。
(1)和大家刚才的口述故事相比,作家创作的故事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请诵读小说中的相关片段。
(2)结合这个故事和同学们以往的阅读经历,你觉得怎样的故事才算是好故事呢?学生交流、相机板书: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丰富或新奇有趣、有特定的环境描写、生动的人物对话、准确的心理刻画、深刻的故事主旨……
(3)一篇好故事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在这些关于好故事的衡量标准中,如果老师要擦去板书,只能保留其中一项,你认为应该保留哪一项?
【设计意图】小说创作离不开人物、环境和情节等基本要素。通过对典范文本的验证和解构,使学生了解故事创编的基本要素并进一步形成“好故事”的判断标准。同时,故事情节作为核心要素之一,如何展开想象,构思能吸引读者的情节,则是故事创编重点和难点。在充分把握习作起点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任务。
三、搭建支架,整体构思
1. 起承转合,搭建支架。
(1)文似看山不喜平。高低起伏的群山才能引发无限遐想,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才能扣人心弦。尺水兴波,这篇《鞋》虽然篇幅短小,情节却波澜起伏,你能根据以下的情节图简要说一说吗?
(2)不仅是《鞋》,下面这些我们熟悉的故事,它们有的是小说,有的是寓言,但它们的情节有一个共同点,同学们发现了吗?
(3)由此,我们发现这些故事都遵循着“起—承—转—合”的规律,可以给它们归纳一个基本公式:
情节 = 愿望 + 困难 + 行动 + 结局
其中,故事中困难的产生各有不同,有的是由客观环境造成的,例如《乌鸦喝水》;有的困难是由自己造成的,例如《鹬蚌相争》;还有的困难则是由他人造成的,例如《三打白骨精》。
2. 整体构思,运用支架。
(1)发现了作家创作的秘密,接下来到了我们一展身手的时候了。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三组环境和人物,选择其中的一组,借助下面的表格,小组共同讨论、构思故事情节,完成故事框架。如果其中没有感兴趣的,也可以自己创设一组。
(2)故事构思小提示:
高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