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语文教案教学是培养学生搜集材料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范文语文教案教学是培养学生搜集材料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语文教案教学后记范文
语文教案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搜集能力和语言积累能力教案教学后记怎么写,不懂的就来看看小编整理的内容吧!
《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反思主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杂交水稻、大棚模式、无土栽培、彩棉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农业科技知识,感受农业的变化,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我校虽然是农村学校,但由于农村农业产业化改造,农村孩子的生活空间基本远离农村和农业,学生对农业技术的了解微不足道。为此,有必要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对农业产生兴趣,从根本上了解农业。立志将来要像袁隆平爷爷等农业科学家一样献身农业,
教学反思
同时,力求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积累语言的能力;通过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农、技、元、长、引、引、训、教、产、棚、控、控、泥、卓”14个新字。能写“厂、产、社、农、科、技、纺、织”8个新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理解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了解四种农业新技术的特点。注意积累“旺盛”等四字词。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课前,我利用网络平台收集了大量的农业变化信息和图片,制作了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课件。同时,我安排学生在课外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在教学中,我不断延伸知识,适时拓展,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虽然有各种奇思妙想,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样的想象也许会成为现实!我对孩子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经验,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学生真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是技术给农业带来了有益的变化。但是我觉得这门课的教学在语文训练方面还是有点薄弱。另外,如果真的能带学生走进大棚,看到和了解蔬菜和蔬菜的栽培技术(在大棚里看蘑菇)教案教学后记怎么写,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语文教案教学后记】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教学后记08-05
完整的汉语教案附后记08-05
课堂礼仪教案及教学后记08-05
语文课《小船》教学计划及教学后记02-16
小学英语教案后记08-05
高中英语教案后记08-05
高中英语教案后记08-05
《看雪》教学设计及后记12-20
小学英语教案教学后记01-18
【教师招考】小学语文人教版4篇教学知识点总结
PEP版3年级语文复习教案4卷1
作为教学人员,您可能需要编写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复习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PEP版三年级第1册中文复习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缭绕的奇幻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词,理解生词组成的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4、初步了解总小节,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2、教学准备:
录音机、单词卡、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引入新课程激发兴趣
1、放映幻灯片,简要介绍庐山的云雾。
2. 发现问题。(板书:庐山云雾)
3、对话简介: 庐山云雾缭绕的奇景,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让每一个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上的云雾有什么奇观?我们会通过学习知道。今天我们开新课,一起看题目:10.庐山云雾。
4.范读课文。
(2) 自己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准确读出生字读音,正确朗读课文,流利朗读。
思考:文中有多少个自然段落?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的是什么?
3、查看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单词卡并检查单词的发音。
按名称逐段朗读课文,每段后及时纠正发音,说说该段主要讲的内容。
(本文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是写庐山云雾的丰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庐山云雾的特点;萦绕。)
(3)一起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描述的庐山云雾的特点
(本文主要写庐山云雾的两大特点,一是形态万千,二是变化之快)
(4) 教学生单词
突出显示以下字形的书写说明:
魔术,添加
需要理解的关键词:
美丽,特别,纠缠,无孔不入,多变,多变,千变万化
二等舱
(1) 检查和审查
1. 听写新词。
2.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2)仔细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点名答题,相互交流,老师点名,指导朗读背诵。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同义词的方法来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一起读这句话,突出“很美”。
第二句:“特别”是什么意思?(《特别》。用变词法理解) 庐山云雾何在?) 引导读一两句,感慨万千。
第三、四句:游山走水有何感想?(用文中句子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多云)激发想象力:在山上游览行走时,浮现在眼前的是云雾复习教案怎么写,云雾在你面前吹,云雾在你身边流动,云雾缭绕踩到你的脚了。这一刻复习教案怎么写,你仿佛升入云端,驾驭云雾,行走天际,进入仙境。引文:山上观光~漫步山路导读,体会此情。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背诵。
4.总结:周围云雾缭绕,写的是游人走在山路上的感受。我总是写道,千变万化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3)仔细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一起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写的庐山云雾有什么特点。(板书:千姿百态,神情各异)
3、轻声朗读课文,联系情景,说说“千姿百态,神情各异”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描述了云雾的各种形态?(阅读答案)
4、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写出了云雾的各种形态。(例如)
5、一起读第一句,并引述小节:那些云雾缭绕的山~那些云雾缠绕在半山腰~云雾弥漫的山谷~云雾笼罩的山峰~具体描述“各种姿势和不同的表情”)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的妙用,引回。
7、结合上下文谈谈“包”、“裹”、“散”的意思;练习用“各种姿势和不同的表情”造句。
8、小结:本段围绕中心句,具体描写云雾在四个不同位置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
9、讨论学习方法:画出中心句——理解云雾的特点——理解总分与分数的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课文(阅读贯穿学习全过程)。
4、教学结束:
1、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2.描红,抄字帖中的新字。
PEP版三年级第1册中文复习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千姿百态”、“万物皆变”、“缠绵忘怀”等四字词在特定语境下所表达的意思,积累单词,用“缠绵忘返”造句。
2、默读课文,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理解各段内容。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小节,并能模仿自然二、三段的写法,把一个场景描述得清楚、具体。
3、反复阅读课文,发挥想象力,在特定语境下理解课文中的四字词、生动的比喻和其他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并列句,体会“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云彩之美和庐山的云雾,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之美和画面之美,唤起同学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
反复阅读课文,展开想象,在特定语境中理解课文中四字词和生动比喻的含义,认清并列句,体会“千变万化”的云雾之美。庐山,感受文字所蕴含的语言之美,美丽的画面,唤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难点:
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理解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如何围绕中心句写出具体的总分。能模仿自然第二、第三段的书写方法,清楚具体地描述一个场景。
学前活动:
1.通过自备课掌握本课生词、生词。
2. 能通过独立预习课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3.大致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找到庐山对应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Part 1.认知——自读美文,把握整体
(1)引出对话,揭示话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老师会推荐一个一定要去的地方:庐山。(板书)自古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部。
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庐山,领略庐山的云雾。
2. 一起阅读题目。从标题来看,本文的重点是什么?
(二)强化初读整体观感
1.显示单词并查看预览。
翻云覆雾
千变万化的云遮雾绕千里流连
2.再读一遍课文,获得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说说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周围写了哪些词。(第一自然段总是写庐山云雾的丰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自然段写人们流连忘返)庐山云雾。)
(2)文中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3)总结:整篇文章总分的写法。
Session 2. 实践——关键突破,语义学与语义学
(三)围绕“玄色”,对庐山云雾进行总体介绍。
1、这篇文章很美。很多同学虽然没有到过庐山,但看了课文后,也觉得那里的云雾缭绕,非常美丽。一些学生仍然想去那里旅行。置身庐山云雾之中是什么感觉?展示它并填空。
“穿云而飞,飞若仙女”是什么感觉?如果我们来到庐山,看看你的周围是什么?你头上是什么?你脚下是什么?(都是浮云) 伸手摸摸摸摸,你以为你在电视上见过谁?(孙悟空、神仙等)告诉我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2、这段话通过人们置身于庐山云雾之中,“穿云而飞,如仙女飞”的感觉,表现了庐山的神秘色彩。你感觉?一起读名字。
(4)围绕“千姿百态”,感受比喻之美。
1、默读第二段,画出中心句,写云雾。什么样的手势?
2、山中飘荡的云雾,时刻都在变化。作者是如何详细描述这些云雾的姿态的呢?按名字读课文,看看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1)作者在这里使用了比喻。你如何使用隐喻?
盖山→(白绒帽)
绕半山→(玉带)
填满山谷→(浩瀚的大海)
遮蔽山→(大树冠)
(2)然后点名朗读课文,注意听和想,能否借助作者的想象力把云雾的姿态展现在眼前?说说作者的比喻有什么好?
通讯、预设指导
——为什么要把“white velvet hat”明确定义为“白色”的绒帽?(体验云朵的颜色)“绒帽”和“礼帽”有什么区别?(体验浮云飘雾的感觉) 读 这句话从“白”和“绒”中体现了云雾的特点,一定要读好。
——比起“一条玉带”,与“一条玉带”相比,你觉得哪个更好?(导游执“一条玉带”体会云雾;“玉”字写出晶莹剔透的美)读读这句话,多美的玉带,读出这份美。
——比起“茫茫大海”,如何让你感受到满谷的云雾?(看不到远方,无处不在,如无边无际的大海),如何读出这种感觉?
——“天幕”是什么意思?大么?“巨大的天幕”让你想起了怎样的场景?读出这种感觉。
3、同样的云雾,为什么作者一会儿比帽子,一会儿比玉带……是因为云雾的位置不同,云雾的形状不同作者看到的也不一样。这就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尝试阅读此更改。
4、作者见云雾千姿百态,想象力丰富,比喻生动,把庐山的云雾描写得淋漓尽致。看着这些云雾,可以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那么庐山的云雾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练习口语。
课件展示了几幅庐山云雾图。
所以作者说:“庐山云雾千姿百态”(首句——齐读)。我们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大声朗读配乐,或根据提示尝试背诵。
5.总结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的特点——弄清总分之间的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阅读贯穿学习全过程)。
(5)“万物皆变”的自我意识,学会写具体。
1.自学第三自然段。学生在自学后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2.交流报告
(1) 你如何理解“瞬息万变”?你从哪几个字里能感觉到庐山的云雾变化非常之快?沟通、老师相机黑板写
刚才……一眨眼……
明明是……我还没等到……
边读边想图,读云雾的“千变万化”。
(2)找出作者在这里对云雾之姿作了哪些比喻。(一缕轻烟、九天星河、白马、冰山)读课文,你从这些文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个比喻?告诉我怎么回事儿。
沟通、指导
——《一缕轻烟》你能读懂这个词的感觉吗?能读成《随风飘荡》这么淡淡的吗?这样的云雾在你的周围,在你的脚下,在你的头顶。有没有仙境的感觉??读的感觉?
——你懂《九天银河》吗?李白是怎么写庐山飞瀑的?
——“四蹄吹风的白马”长什么样子?它跑多快?(理解“呼吸风”)是什么意思?(云雾瞬息万变)
——比起“冰山”,你认为形象在哪里?一起读来表达瞬息万变,
——这段话末尾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请看图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云雾还会变成什么?(学生交流,练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