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泼水歌》音乐教案反思活动

2022-11-11 01:1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泼水歌音乐教案反思活动

一、对大班音乐教案和泼水歌教案的思考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意境,能够以生动有趣的歌声和生动的动作演绎角色。

2. 能够根据歌曲的情节创造出“快乐”的动作。

3. 与同伴互换角色,体验游戏乐趣。

4、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5、愿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学过《泼水歌》这首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过人”动作

2.根据歌曲剧情制作地图(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一个小水桶,一把小椅子

4. 场地准备:一个大圆圈

活动流程:

1.根据地图复习歌曲《泼水歌》。

2.区分角色,体验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者和路人

师:你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孩子?

这首歌中有哪些台词是泼水的孩子唱的?

除了这句话,这一切都是谁唱的?(参考地图)

最后一部分“Lu La La”是什么意思?开心的时候一起唱歌。(转地图)

(2) 按角色执行

一个。唱不同的角色。老师是泼水的人,孩子是路过的人。

湾。老师一边唱歌一边表演“泼水”的动作。

C。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表演。

d。孩子们自愿以不同的角色进行面对面的表演。

e. 互换角色表演。

3.根据歌曲情节创造“快乐”的动作,激发孩子的表演欲望。

刚才我们在唱《Lu La La》时拍手表示高兴。想一想,开心的时候还能做什么?

孩子们创造并邀请个别孩子在小组面前表演。(其他小朋友跟着学习)

4.音乐游戏《泼水歌》。

(一)介绍玩法

一个人站在圈子中间,把椅子当成屋门,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水桶充当“泼水者”,其他人围成一圈,充当过路人,按照规定行事歌词。

(2) 再次尝试游戏。

老师是“泼水者”,孩子是玩耍的“路人”。

(3)讨论并采用“指点兵将”的方法,第二句“lu la la”中的角色互换。

(4)游戏玩了两次,老师适当提醒。

(5) 提出要求,继续游戏。

指导幼儿唱《Lu La La》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造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习。

5. 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确定设计思路

根据《泼水歌》活泼开朗的特点,我们最初专注于表演和歌词创作。但是,通过第一次试教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原唱歌曲过于精通,对角色表演兴趣不大,整个活动的气氛显得有些平淡。

2.教材的分析与改编

经过几位老师的建议和讨论,我们重新分析并彻底理解了这首歌。这是一首欢快的曲子,在活动中应该始终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于是我们重新调整了设计思路:交换了“对不起……”和“鲁啦啦”的顺序,与主题息息相关——文明,孩子们道歉后,互相原谅,大家都是很开心,于是就介绍了创作编辑“鲁啦啦”的快乐动作,接下来就进入**部分活动——角色类游戏。

三、教学策略分析

(1) 借助地图

虽然艺术和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地图可以帮助孩子减轻记忆歌词的负担。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不同的颜色帮助孩子区分角色,增强孩子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对下一阶段的表演和游戏起到辅助作用。

(二)重点突出重点难点

专注于创造“快乐”的动作和共同学习,不仅解决了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困难,还让孩子们反复感受音乐旋律,为后期游戏的挑战性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教师. 儿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难点在于进行基于角色的表演,并自愿尝试交换角色,帮助孩子巩固每个角色的动作、表情和演唱部分。老师给出动作和语言提示,帮助孩子理解动作的含义。

(3)层层堆积,环环相扣

活动中,教学方法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从讨论角色分配-按角色演唱-按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造动作-按角色扮演-体验创造的动作,让孩子们不仅能接受挑战,还能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孩子们的情绪逐渐达到顶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本次活动让我从孩子们欢快的笑声、积极的参与和丰富的表情中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无限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

作为一个组织者,我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去学习和提高,比如:如何处理孩子的突如其来的问题?如何有效评价孩子的答案?如何让孩子更容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正如冯晓霞教授所说:“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智慧的对话,是生命的召唤”。

2.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迎曲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在三只熊请客的场景中初步学会唱《欢迎歌》。

2.尝试搭配不同的音色和人物,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氛围,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5、愿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体验准备——了解不同小动物的主要特点。

2. 材料准备——《三只熊》PPT。

活动要点:

活动重点:

愿意参加歌唱比赛。

活动难点:

聆听不同的音色以匹配角色形象。

活动流程:

一、简介

1. 这么漂亮的房子是谁家的?让我们仔细看看。

2.原来是三只熊的家。他们是谁?(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

3. 他们今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他们要吃生日晚餐。他们想邀请很多朋友参加。我们也一起去吧。

2.朋友来做客

(1) 小兔子来了,熊妈妈迎接它。让孩子感受旋律,熟悉歌词。

1、“咦,有个小动物也想去,是谁啊?!” (点击“小兔子”)

“我们和小兔子一起去三只熊的房子吧。” (引导孩子学习小兔子跳)。

“三只熊的家到了。”

“门上有门铃。” 引导孩子们一起按门铃。(播放熊妈妈的声音)

2.《欢迎小兔子的欢迎歌是谁唱的?》(孩子们的猜想和谈话)

(打开门,熊妈妈出现)“原来是熊妈妈。” “向熊妈妈问好。” (“你好熊妈妈!”)

3、“熊妈妈唱的真好,声音也很轻,让熊妈妈再唱一遍吧。”

4.再次欣赏熊妈妈的歌。

问:熊妈妈刚才唱的是什么?她怎么唱的?(老师重复歌词)

“谢谢熊妈妈的歌!”

(2) 小鸡来了,熊来打招呼,孩子们开始跟着唱。

1.“jijiji,jijiji,这是谁?” (小鸡)“这里有多少只小鸡?” (二)

2. 我们带小鸡去三只熊的房子。跟着老师学习小鸡的节奏。

3. 小妞也过来按门铃。(播放熊的歌曲)。“谁在为小鸡唱欢迎歌?” (小熊出现)。引导幼儿和熊打招呼。小熊的声音和我们孩子的一样可爱。我们要和小熊一起唱欢迎歌吗?(引导孩子跟着录音唱歌,学小熊唱歌)

4、小熊说:“鸡请进,请坐”。

(3) 小鸭子来了,熊爸爸会迎接它们。

1.“看,一群可爱的小鸭子也来了。” “小鸭子累了,坐下休息吧。”

2.“我们按门铃,看看这次谁开门。” 你怎么知道是熊爸爸。“原来,熊爸爸的歌声又粗又低。

(4) 一起唱歌

“熊妈妈歌声轻柔,熊宝宝歌声温柔,熊爸爸歌声粗犷低沉。那我们的孩子喜欢怎样唱歌呢?”

“让我们和三只熊一起欢迎今天参加生日派对的小动物们”

活动反思:

我们在展示小兔子的时候,可以用儿歌的形式来展示,比如“耳朵又长又长,我喜欢吃萝卜和蔬菜,跳来跳去的好可爱。” 敲门铃时,老师可以提醒,动作可以做得更优雅。小鸡演示的形式很好,和兔子的不同,但是噱头还是不够,老师的肢体语言需要夸张。宝宝们在学习唱歌时,可以模仿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声音,从而更好地达到活动的目的。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开心,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学到了一定的技能。幼儿园要总结每个孩子的语言,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尤其是幼儿教师要多表扬和鼓励。当我学唱歌的时候,我让我的孩子少唱,他们还需要多唱。他们可以通过各种角色扮演唱歌来实现目标。

3.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倒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颠倒》这首歌,唱出准确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2.体验歌曲的幽默和机智,独立创作歌词。

3、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4、感知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会唱歌。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颠倒之歌》剪辑文字、视频。

活动流程:

对话的介绍

老师: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动物王国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起来听听吧。(老师做动作,粉丝唱歌)

师:你听说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2. 欣赏图片,熟悉歌词,唱出准确的切分和休止符。

1. 根据孩子们说的,一张一张展示图片,并为每张图片唱一个句子。

2.排列图片的顺序。

师:孩子们听得很仔细,把动物王国里发生的所有趣事都讲了一遍,但是这个顺序和歌曲一样吗?(老师再唱)

师:谁来帮忙整理这些地图?

按顺序排列图表,并指出这首歌有两个段落。带领孩子按顺序唱2-3次。

3. 唱切分音并正确休息。

挑出重点休息部分,老师唱两种不同的唱法,孩子们比较。

师:听,老师唱的两句有什么区别?(让孩子们唱剩下的)

3. 鼓励孩子大胆唱歌

师:孩子们唱得真好。老师相信你的表现也很好。让我们看看谁最可爱!

根据视频音乐,与孩子们一起表演。

4. 孩子作词

师:动物界除了这些颠倒的东西,还有什么颠倒的东西?让孩子们把你想到的东西编成歌词,看看,谁来试试?

师:孩子们回家后,也可以和父母一起想一想,一起编一个系列。

教学后的反思:

《颠倒之歌》是一首诙谐幽默风格的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富有节奏感,深受幼儿喜爱。整个活动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当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我一开始只是肤浅地回应了孩子们,并没有趁机让孩子们理解倒置的意思。当孩子说出颠倒的意思或句子时,当孩子提到某个句子时,应该逐句解释该句子的意思,让孩子真正理解倒置,为创作铺路,而不是直接说出童谣的名字。

让孩子再听一遍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但是,由于能力较弱的孩子对儿歌不熟悉,节奏把握不好,这些孩子对歌曲的把握也很差。节奏图可以适时展示,方便弱小孩子掌握节奏,也方便音乐感强的孩子巩固。

在第一次粉丝演唱中,我没有解释“颠倒”的意思,让孩子们无法及时创作歌词。

总之,因为之前的经历和理解,孩子们的回答就像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小鱼在蓝天上飞;小鸟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它们口中的天翻地覆的世界真是太奇怪了,不羁的孩子们都是创造美、激发潜能的天使。

4.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刷牙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学前班是孩子换牙的时期,所以经常看到孩子们聚在一起讨论牙齿的话题。同时,龋齿问题也存在于幼儿身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展了“刷牙”主题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刷牙的作用和正确的刷牙方式。

2. 学习阅读童谣。

3.认读单词:刷牙。

4、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5、愿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主要困难

1、了解刷牙的作用和正确的刷牙方式。

2.识字:刷牙。

活动准备

1、幼儿园①(春季)磁带1盒,主题活动录音机1台。

2. 每个孩子的主题活动绘本《工具宝盒》1册,牙齿模型1个,牙刷1把。

活动程序

1、互动交流。

组织孩子谈论如何保护他们的牙齿。

2. 欣赏童谣。

老师背诵童谣,让孩子们回答:“为什么要刷牙?什么时候刷牙?” 让孩子们一边听老师朗诵童谣,一边阅读“工具宝箱”的第48页。结合识别和阅读单词的活动:刷牙。

3. 学习阅读童谣。

(1) 让孩子在儿歌中找出相同和相似的句子。

(2)以问答的形式教孩子背诵童谣,指导孩子发出准舌音:牙齿和刷子。

(3) 指导孩子跟着磁带完整地背诵童谣。

4. 学会刷牙。

⑴老师问:“怎么刷牙才对?” 鼓励孩子说或做动作。教师用牙齿模型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孩子们模仿和练习。

(2) 播放《刷牙歌》,孩子们跟着音乐一起刷牙。指导孩子完成工具箱第 49 页的练习。

教学反思

年幼的孩子都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实际上,孩子不喜欢刷牙,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刷牙。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刷牙按门铃儿歌怎么写教案,更让孩子们在音乐和乐趣中刷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幼儿被自觉接受,所以他们变得愿意刷牙,就像刷牙一样。

5.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泼水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意境,能够以生动有趣的歌声和生动的动作演绎角色。

2. 能够根据歌曲的情节创造出“快乐”的动作。

3. 与同伴互换角色,体验游戏乐趣。

4、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5、愿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学过《泼水歌》这首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过人”动作

2.根据歌曲剧情制作地图(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一个小水桶,一把小椅子

4. 场地准备:一个大圆圈

活动流程:

1.根据地图复习歌曲《泼水歌》。

2.区分角色,体验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者和路人

师:你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