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看完你就懂了

2022-10-02 03: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看完你就懂了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

(1)两者含义不同。

课程标准通常包括几个内在相关的标准,主要是内容标准(定义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某一领域应达到的水平)。从广义上讲,课程目标的意义在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了各个层面。它是教育意图,包括“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科技社会环境的四个方面提出了一定课程的预期目标。

(2)两者的引导目标不同。

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而教学目标仅指导特定课程的教学过程。

(3)两者的概括不同。

课程目标比较抽象,是对科学课程的宏观指导,而教学目标比较具体,需要教学细节。

(4)两者的实现体不同。

课程目标的实施涉及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指导机构、师资培训基地、教材和教学工具书的编审人员、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助教,以及所有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仅包括专业教师、助教和所有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5)两者有不同程度的灵活性。

课程目标往往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反复讨论和推敲的结果,具有指导作用。课程目标一旦确立,就不会轻易改变;而教学目标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情况的把握来制定的。某一学期、某一班级甚至某一教学活动环节的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调整和更新。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

(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指导着课程的日常教学和管理。

(2)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细化。

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必须有课程内容的支持,不能独立于课程而存在。小学科学课也是如此。课程目标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互动,将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联系和整合。综上所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既不同又密切相关。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培训有关,与教育无关的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相似之处在于:

一是两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立足于教学大纲所限制的范围和各学科教材内容的深度,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培养。 “四有”新人这个总体目标。

二是两者在教学中的作用相同。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如下:

一是从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学目标仅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为依据;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还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参考框架和当地教学的实际水平。

其次,从决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主体来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想教什么的解释,注重教师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描写是一种教师的活动。期望,但结果是否满足该期望是难以预测和检测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它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实用,对学生也很有必要和适用。

第三,从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所使用的动词来看,对教学目标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验”等隐性体验动词或“掌握、运用”等词语来描述心理过程,等等。它更抽象、笼统和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很难衡量。教学目标的描述多采用表达具体动作的显性动作动词,如“说、总结、解释”。课堂随机测试、配套自测题、形成性练习题、单元测试题等可用于通过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四,从两者直接影响的对象来看,教学目的对教师的教学只有直接的指向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目标同时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统一教与学的积极性。

第五,从两者结合的层次结构来看,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缺乏清晰的层次和顺序。因此,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只能由教师本人的专业素质来决定。教案的教学目标怎么写,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目标将较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几个部分,顺序清晰,不仅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实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结果,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一一实现,最终实现复杂行为,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导作用,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虽然目前各门课程标准的具体格式还难以统一,但无论哪一门课的陈述的具体目标都应该是一致的,这个陈述主要与呈现手法有关,与具体课程内容关系不大。一般来说,课程目标的陈述应注意以下技术方面。

一、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法

(1)目标导向的方法,即明确地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使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清晰、可衡量、可评价。该方法指向课程可能是重要的目标,以及主要应用在“知识和技能”领域,例如“能够找到校园医疗办公室的位置”、“能够在地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举出证据或事实的例子来支持观点”、“说出你喜欢的东西或你不喜欢的音乐”等。

(2)体验性或表达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身的心理感受、经历,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使用的动作动词往往是体验性和程序性的。这种方式指向不需要或难以实现的课程目标,主要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领域,如“读你喜欢的作品,收集你喜欢的书本资料” , ETC。

2. 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⑴要素。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有四个基本要素:(1)行为主语,(2)行为动词,(3)行为条件,(4)表现程度。如“在与同学的互动中(条件),学生(主体)能复述(动作动词)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水平)”。然而,并非所有目标的表述都包含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简洁起见,行为者或/和行为条件被省略,前提是没有误解或多重解释是常态。

⑵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由于教学目标的检验是评价学生的成绩是否达到,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了某项工作,所以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陈述典型特征行为的结果,行为的主体必须是以学生为目标,而不是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这与原来的“教学目的”说法不同。过去我们使用“造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法不符合陈述要求。虽然有时行为主体的“学生”二字没有出现,但一定是隐含的。

行为调节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成果的能力的特定限制或范围。条件的表达方式有四种:一种是使用手册和辅助手段,如“可以带计算器”或“可以查字典”;另一种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在中国行政区划地图上,可以……”;三是时限,如“10分钟内,可以……”;四是完成行为的情况,如“在课堂讨论中,能描述……要点”。

⑸表现程度——必须有特定的表现程度

课程内容标准所指的表现水平通常是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或学习水平,用于评价学习成绩或学习成果达到的程度。因此,除了动作动词反映程度的差异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表示所有学生的共同程度,例如假设一个问题有五个解决方案,但作为所有学生的标准, 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回答 如果你能回答五个问题解决方案,你可以这样说,“至少写三个问题解决方案”,“80% 的学生可以回答五个问题解决方案”等等上。

3. 教学目标水平和动作动词

(1)体验目标的学习水平和行为动词

一是体验(感受)层面。包括独立参与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意识等。 动作动词如体验、感受、参与、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访​​问、访问、检查、联系、体验、等等

第二个是响应(识别)的水平。包括根据经验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动作动词如服从、拒绝、承认、赞成、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表扬、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心、重视、采纳、采纳、支持、尊重,爱,珍惜,鄙视,怀疑,拒绝,抵抗,克服,拥抱,帮助等。

第三是理解水平(内化)。包括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等动作动词,如形成、发展、拥有、爱、建立、建立、坚持、维持、建立、追求等。

(2)结果目标的学习水平和动作动词

①知识

一是理解水平。包括认识或回忆知识;识别、识别事实或证据;举例说明;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动作动词教案的教学目标怎么写,如说话、背诵、识别、回忆、选择、举例、列举、重复、识别、识别等。

二是认识水平。包括把握内部逻辑联系;与现有知识建立联系;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提供证据;收集和整理信息等动作动词,如解释、解释、澄清、比较、分类、总结、总结、概括、区分、提供、变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组织等。

②技能

一是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演示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模拟、修改等提供的对象。动作动词,如模仿、重复、再现、举例、模仿、扩展、缩写等。

二是自主经营水平。包括独立做事;进行调整和改进;尝试与现有技能等连接。完成、表达、制定、解决、制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测试等。

三是迁移水平。包括在新情况下使用现有技能;了解相同技能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等。动作动词如连接、转换、灵活使用、推理三、类比等。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在教学目的的上位,还有教育目的,它与教学目的有着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一般要求,反映了社会成员在教育方面的普遍需要。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要求,反映了教学主体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导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必然服从教育目的。通常,教育的目的应该转化为教学的目的,社会需求应体现在教学主体的需求中。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一般来说,规范性教学目标应包含四个要素:

首先,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其次,动作动词必须是可测量的、可评估的、具体的和明确的。

第三,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具体限制或范围,并为评估提供依据。

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好教案片段教学的概念(组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教师资格证考试全攻略

八年级下册政治教学反思_政治教案最后的教学反思怎么写_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好教案

碎片化教学理念

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_政治教案最后的教学反思怎么写_八年级下册政治教学反思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中的试讲一般采用碎片化教学。所谓碎片化教学,是相对于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的。

一般来说,截取某一节课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让考生授课,时间大致限制在十分钟以内。

也就是说,碎片化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考生可以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技能。

除了内容少、时间短外,片段教学与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准备和教学没有区别。它是一个文本和一个教训的浓缩。无论提取的教学片段是哪一部分。

完整的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部分:

(一)教学题目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

(六)黑板书写设计

(七)教学反思

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_政治教案最后的教学反思怎么写_八年级下册政治教学反思

教案中几个关键内容的设计

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_政治教案最后的教学反思怎么写_八年级下册政治教学反思

(一)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身心方面的预期变化。

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三部分。

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1)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体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2)本栏目此框的具体教学内容;

(3)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往届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实际情况。

下面以《训练一双“聪明的眼睛”》的教学为例,详细讲解教案的编写过程。

【案子】

《思想品德》第二册(个人教育版)《培养一双“慧眼”》第二册教学部分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修炼“慧眼”的方法,做到消费清清楚楚。

2️⃣ 能力目标:通过识别非法有奖销售和部分商品的假冒现象,锻炼判断和选择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提高维权意识,强化法律观念,做精明消费者。

(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知识体系的衔接点、热点问题等。

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

(1)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体系的要求,即对全课或整个单元甚至全书起重要作用的知识部分。

(2)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很实际。

(3)社会生活的现实。思政(德)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关注社会生活。

因此,教材中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也应成为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