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读懂词意,读出词情,读透环节呈阶梯状,让学生去透彻理解

2022-08-28 06: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第三个环节是“互文验证,读心”。王嵩洲老师选择了纳兰行德的另一首诗,并从诗中选取相关句子形成互文,让学生彻底理解诗所传达的意思。读词的意思,读词的情感,读词的心。三个链接是阶梯式的。

我们现在明白了,备课的出发点是找出学生的难处;正文的重点是要去的地方;中间走两三步,我的建议是三通。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先理解这些,或者理解到这个程度,然后去感受和理解这个方面和那些句子。读字义、读字情、读心,分别对应教学点A、教学点B、教学点C。

首先是教学点A,我们来看看这堂课是怎么展开的,也就是开展了哪些学习活动。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单词,好像没有预习。研究优秀教师的例子,我们知道一个道理:诗歌似乎不需要预习,也可以避免。诗歌教学只有在学生理解字面意思并能基本记忆的情况下进行。

第一节的学习活动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正确读生词、复音词、停顿”。 “走向玉关”,“玉关”在哪里?注释如下。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阅读笔记,并通过笔记理解句子的意思。 “风一档,雪一档”,“庚”为复音词,下注音。什么是“破碎的家乡梦无法实现”?注释如下。这是学生借助课文下方的注释自主理解单词的第一步。在这一步教案教学目标怎么写,学生要解决生词、生词、复音词的问题,然后准确流畅地阅读。

第二步,王松洲老师让同学们多读几遍,看能不能读出来味道和感觉。我把它翻译成一个理论话语,即学生可以借助他们原有的生活经历、百科知识、语言能力、诗歌阅读经验,自主地理解和感受诗歌。学生自读,多读几遍,试着读出一点感觉和一点味道。

第三步,老师问“身”和“心”这两个词,让学生讨论作者的“身在何处,心在何处”。为什么要问这两个地方?因为“身”和“心”是理解这个词的重点。上一篇讲“身”,“身去玉关”;下位讲“心”,“乡心碎,梦不成”。这首诗主要是关于“身”与“心”的分离,“身”与“心”的分歧,“身”与“心”的矛盾,“身”与“心”的冲突。因此,要理解这首诗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身”和“心”是两个关键词。刚才说的黄色,现在王松洲老师帮我们画好了:“身”是黄色的,“心”是黄色的。

在备课的时候,他一定认为这两点太重要了。当学生读了几遍时,他们会自己注意吗?你能有意识地理解和感受吗?他的判断很困难,而且可能有问题。课文的重点与学生的难点不谋而合,这就是教学点,所以他问“你的身体在哪里,你的心在哪里?”本节的课堂教学非常精彩。第一个学生回答“我在玉关”。王老师让这个学生站起来,然后问后排的学生:“你们在哪里?” ,水一成”,第二个学生还站着,然后按座位顺序问第三个学生“你在哪里”;有“半夜一千个帐篷灯”,然后问同排按座位顺序其他同学,夏铁还有《风雪》啊。

七八个同学排成一排:你在哪里?在玉关;你在哪里?在旅途中;你在哪里?在渡河的船上;在哪里?在行军的战争中。那么心在哪里呢?心在家乡,心在家乡,心在亲人。

通过这三个步骤,学生可以理解单词的含义。这种理解和课前的理解不同,理解和感受已经超出了原来的水平。

以下是第二部分“拓展想象,读单词”。拓展想象,当然是学生们想象的。那么老师们是做什么的呢?教师如何让学生想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活动设计。

第二部分也是三个步骤。首先,老师当然是用音乐大声朗读,然后他让学生在朗读时想象“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 “山之行,水之行”,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是想象。现在我们知道了,诗歌的情感在哪里?情绪不是给定的,不是抽象的“广义情绪”,情绪在想象中。这是我们从这堂课中看到的一个道理: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自己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学生借助自己的阅读,通过声音感受作者的情感。通过形象和声音的感觉,我们可以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情感和情感。

这是我讲的第二个方面,教学环节。教学点如何安排?学生先在课文中到这里,然后在课文中到那里。那么,教学点的合理分配,是不是课文前面的段落在前,课文后面的段落在后?

不一定。

所谓“合理安排”有三个逻辑:一是课文的逻辑,一般来说,出现在课文前面的教学点应该先安排;另一个是阅读的逻辑,阅读理解是非线性的,有时阅读只有读完后面的课文才能更好地理解前面的内容,那么教学点的排列就会发生变化;三是学习逻辑。易学的学生先安排,难学的学生后安排。

三、选择教学内容

课文教学设计的第三点是教学内容,即“知识点”。 “知识点”一词并没有错。无论是课文教学、单元教学,还是项目式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关键是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有什么用处。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言知识?学习汉语知识是解决教学点问题。学生学习和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够理解课文中不能理解的内容,对课文中不能理解和感受的内容能够有更丰富的理解和感受。

前面提到的“一个人撑着油纸伞”的知识点有两点。知识点第一点,读一首诗,要读完整的句子,“撑着油纸伞,独自游荡在长长孤寂的雨巷”,这句话一定要一起读才能完全明白诗的意义。正如阿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说,读一首诗时,无论你是否理解,都必须先把这首诗作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读,这样诗所表达的语义往往会被比较。容易理解。

第二个知识点,诗的换行是重点。在初步了解语义的基础上,要注意诗行的标点。通过对课文《雨巷》的学习,学生了解到读诗需要注意换行的意思,注意音韵,注意音韵和情感的表达,注意连续词之间的呼应。和情绪等等。学生以后在阅读其他诗歌时,会自觉注意作者刻意表达的那种表达方式。

我们曾经有一个问题很久:我们应该教语言知识,我们应该教哪些语言知识?很多讨论,但基准一直不明确。 1930年代,叶圣涛先生说:汉语知识要“以文教”,“以文教”。这个方向是对的,只是研究还不到位,“以文教”“以文教”二字还不够清晰。然后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张志功先生谈到了六字方针:“必备、通俗易懂、有用”。关键是“有用”。什么是“有用”?判断“有用”的标准是什么?

《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正了以往课程标准中谈到汉语知识时的“不要刻意追求汉语知识的系统性”这句话,明确在汉语教学中,汉语知识应“以文教”。应该说,这句话还是没有到位,至少表达的不够清楚。什么是“以文教”?只要按照教学点。教一篇课文应该教哪些语言知识?就是把学生需要知道和使用的语言知识传授给他们,以解决这个教学点的问题。什么是“有用”?对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很有帮助。

看看我之前介绍过的一些例子。例如,当学生学习《再见剑桥》、《雨巷》和《长相思》时,当他们解决这些教学点的问题时,他们所学和使用的语言知识就是教学内容。 “要不要教语言知识,教什么语言知识”的问题,已经离开了教学点和教学目标,无从谈起。

文字教学主要是阅读教学。对于阅读来说,“语言知识”主要是指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这里主要讲“阅读方法”——关于“阅读策略”,请参考我的文章《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前面说了,所谓阅读,就是有一个阅读者在阅读特定的文本。那么阅读文本时眼睛会看向哪里?也就是说,在阅读文本时,应该注意文本中的哪些词、哪些句子、哪些方面?

阅读中的“看”与其说是眼睛在看,不如说是大脑在“看”。 “阅读的过程中总有两种视线,一种是(眼)生理外在视线,另一种是(脑)心理内在视线。”因此,阅读中的“领悟”问题可以看作是“凝视点”和“意识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眼睛的“注视点”要看到句子和话语的重点,“注视点”要与“意识点”同步。

从“眼-脑”的角度来看,特定文本的阅读过程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相互关联的点:

(1)眼睛“看到”(固定)文本的关键点。

(2)大脑“看到”(理解)关键点的含义。

刚才我说“撑着油纸伞,一个人”,你应该把重点放在“一个人”的换行符上,看看这首诗的重点。也就是阅读方法的第一点——在这个文本中看哪里,这取决于文本的文本类型。阅读法的第二点,就是从这个关键点看东西——关键词、关键句等,或者说怎么看东西。

所以,“如何阅读”就是这两件事。用眼睛看哪里,比如王松洲老师讲授的“长相思”,“你在哪里?你的心在哪里?”,眼睛应该看这两个关键词。那么从“身”和“心”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上下相关的“身”和“心”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这就是我们的阅读方式。

这是课文教学设计的第三点,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问题或难懂的语言知识。再举一个诗歌教学的例子,就是郭楚阳老师的课。

以后看看我

看一会儿云

我认为

你看远了

看云的时候你很近

这是顾城的一首诗《远近》。郭楚阳老师上课时给学生这样一张纸,没有标题,也没有显示作者。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师上课前肯定是精心设计的,这两个地方要派上用场了。正如我之前所说,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课前的备课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我还提到诗歌教学一般不需要预习,所以郭老师当场把这张纸发给学生——这首诗不是课本上的文字。

第一部分:多读几遍,尽快背下来。这是第一节课的主要学习活动。学生似乎只是在阅读和记忆,但教师在备课时,必须知道“多读几遍,尽快背”,学生才能学会。我常说,好老师、好班级,几乎一举一动都是对的。虽然班上的老师可能无法说出真相,但研究人员可以从中分析出真相,然后将这些真相放在一起。分享给广大中文教师,让更多教师在了解真相的基础上,学习优秀教师的功课。在课堂的现场评估中,我对这部分做了很多分析。

第一个方面,阅读和背诵是如何理解诗歌。阅读分为默读和朗读。理解诗歌的方式是朗读。还有一些文章,比如实用文章,是默读的。有的老师拿到新闻报道,让学生齐读,这是不对的。因为新闻不是大声朗读的,新闻是广播的,它有独特的语速、语调和语调。这是第一个方面。朗读和背诵是理解诗歌的方式。

第二个方面,易记易背是这首诗的重点。写一首诗,让读者一眼记住,读一遍就背诵,这是一项很高的成就。不要小看这六行人物,经典名著,永垂不朽。经典在哪里?其中之一就是一眼就能记住,读完就背。

第三方面,教学的出发点通常是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感受出发。 “多读几遍,尽快记住。”如果我们用理论词汇来“翻译”这个环节,即学生可以借助自己原有的生活经历和语言能力,独立地理解和感受这首诗。我们可以把这堂课和王松洲老师的课联系起来,我们会看到教学的出发点是从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受出发。但很显然,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原有的理解和体验上,而必须克服上述的差距。

第二个链接:这首诗涉及你、我和云三个方面。如果要画三角形,这三个方面会画出什么样的三角形呢?这是一个学习活动。所谓学习活动,就是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学习并运用一些语言知识来解决教学点的问题——你、我、云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三个图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教学点的问题。对这首诗的语义有更透彻的理解。郭老师上课时,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宝塔形状,上面是“云”,下面是“你”和“我”,“你”和“我”两条线被画了出来很短。学生画出的三角形,表达了他对诗歌所传达的意义和意义的理解和感受。

先生。郭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没有问学生,而是问其他学生:为什么这个“云”在这个学生画的宝塔形状中画得这么高?随即,一个男生站起身来,道:“老师,他画的不对,为什么不呢?他的意思是塔尖画得不够高,所以他又上来画了一遍,把塔尖画好了。”到黑板顶。郭老师说,其实点不够高,会冲破屋顶。也就是“云”很远很远。

那为什么“你”和“我”这行那么短?学生们看到了:因为两人很亲近。你怎么知道这两个近在咫尺?诗的后半部分:“我想/当你远看我/当你看云时它很近”。 “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每一个表情,都能被“我”清楚地感受到,所以这两个人应该很亲近。那么,第二部分的教学点是什么?对这首诗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理解和三个意象之间的关系,开始加深这首诗所传达的意义。

在第三个链接中,给这首诗一个标题。郭老师说:“我给大家抄的这首诗没有标题,相信同学们会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选择一个比作者更精彩的标题。各组交流讨论,形成共识。” ,想出你们小组认为最精彩的标题。”本班共有九组,拟定了九个题目。然后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拟题,介绍并解释为什么拟题。

这是一首朦胧诗,各种现代诗歌,以顾城、舒婷等为代表。所谓朦胧诗,就是一首看似白话的诗,却有着无限的意义。意思需要一层一层的揭示,所以郭楚阳老师在这里选择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分组讨论,准备题目。拟题的作用是打开诗歌的各个方面。

让我们看看学生通过准备标题的学习活动学到了哪些语言知识,以及他们在阅读诗歌时应该看哪里。两组学生提出了“距离”的题目。老师问,为什么你的标题是“距离”?同学们说,刚才画的像塔顶这样的三角形,才是真正的距离,而我们所说的“距离”,就是心灵的距离。同学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延伸教学可能会更好:诗的第一段是关于现实的——“你/一会儿见我/一会儿见云”,诗的第二段讲关于它是心灵的感觉。两段之间有一个空行。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它的内容,或者可以说文学作品的形式往往就是它的内容。那么现实与心的感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