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小班常识教案按物体的形状分类(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按物体的名称分类怎么写)

2022-06-07 01: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1.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学习按物体的名称分类 怎么写

一、活动目标:

1、能在一堆物体中,把名称相同的物体找出来。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初步的比较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装实物的小盘、分类合各一只。

2、每个幼儿四块雪花插塑、四颗蚕豆、四根小棒。

3、积木、皮球、玩具汽车若干。

4、红、黄、绿塑料框各一只。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积木、皮球、玩具汽车,引导幼儿观察,有些什么玩具?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去把积木、皮球、玩具汽车分别放在红、黄、绿三只塑料框里。分完后要求幼儿说出红框里装的是积木、黄框里装的是皮球、绿框里装的是玩具汽车。

2、操作活动:分给每个幼儿雪花插塑、蚕豆、小棒各一盘小班教案怎么写,分类合一只。教师说:“小朋友看看,你盘子里有些什么东西?”(雪花插塑、蚕豆、小棒)“现在。请你们帮忙把他们分开来,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个格子里。看谁分得对又快!”

3、分组活动:

(1)、出示第一环节中分好 的三框玩具,请幼儿集体回答红框里装的都是积木,黄框里装的都是皮球,绿框里装的都是玩具汽车。

(2)、请三位幼儿各捧一筐玩具、并告诉大家,这是什么颜色的框,装的都是什么玩具。

(3)、其他幼儿根据自己想玩什么的意愿分别与这三位小朋友站在一起,站好后,教师分别问:“你们都是玩什么玩具的?”

(4)、幼儿自由找地方玩,玩后要求把三种玩具仍分类放好,并边放边说——这一筐里都是什么玩具。

4、教师根据活动情况进行小结,课时结束。

2.幼儿园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一详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操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2、尝试在操作探索中,学习按物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大小、形状、颜色、用途不同的各类文具

活动过程:

1、以丁丁开文具店的游戏,导入活动。

2、观察了解比较“文具店”里的物品,并能进行初步分类。

3、探索在同类物品中按两个特征分类的方法,发现同类物品的不同特征。

4、交流与表达分类经验,体验探索与发展的乐趣。

3.评价小班《三种形状分类》缺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能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三、教学准备:

1、动画课件,图案如下。录音机,欢快的音乐。方形、圆形、三角形卡片一张。

2、三种形状的实物挂牌(与幼儿人数相同)。地上画有三个形状。

3、彩泥、泥工板、三种形状的操作模具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1、师:小朋友,形状王国里来了几位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课件:圆形、方形、三角形分别做自我介绍。)

(1)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你们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圆形的呢。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2、师:(课件4)刚才三个形状朋友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请幼儿分别讲述三种形状的特征。如讲述有困难,链接到前该形状再自我介绍)

幼A:圆形它是圆圆的,没有角。

幼B: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

师:大家认识了圆形和方形,还有一个朋友在旁边不高兴了,它是谁呀?(三角形)你们能说出它长什么样吗?

那我们再来看看刚才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链接到课件,单独介绍三角形)

哪为小朋友认识三角形了,能说出它长什么样的?

幼C: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朋友,好吗?(师生共同小结)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三个图形的自我介绍,来认识图形,但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述方面还不够完善,教师通过个别回答、集体回答,图形再介绍,使幼儿进一步巩固了对三图形的认识。)

二、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1、动画课件5:物体分类

课件:小朋友,我们的孩子到草地上去玩了,你们能帮我们把孩子找回家吗?

师:

(1)哎呀,形状朋友想请我们帮忙了。我们先看看哪些宝宝在草地上玩?(苹果、皮球、帽子、电视机、电脑、冰箱、帆船、金鱼)

(2)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是谁的孩子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将物移到相应的房子边。如答对,物体走进房子,电脑:“你真了不起,帮我找到了孩子。”答错,则物体会自动走回到草地上,电脑:“这不是我的孩子,再动动小脑筋吧”)

幼D:帽子是圆圆的,是圆形妈妈的孩子。

幼E:电视机、冰箱是方形的,它们是方形妈妈的孩子。

幼F:帆船是方形的,是方形妈妈的孩子。(电脑提示错误)

师:哎呀,帆船宝宝进不了家门,它不是方形妈妈的孩子。哪它是谁的孩子呢?

4.幼儿园中班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详案怎么写

中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活动目标1、能够按物体的两个特征(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3、能排除干扰正确分类活动准备:1、教具排列图表和分类表、胶水、毛巾。

2、幼儿用书、幼儿操作材料纽扣和蘑菇图片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幼儿听音乐做律动,稳定幼儿情绪。

二、基本部分(一)引导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颜色、形状)进行分类。1、说说纽扣的不同。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说说手里的纽扣有哪些地方不一样?(2)请幼儿按照教师的指令拿出纽扣。2、理解双维度排列。

(1)观察排列图,提问:图上有什么?代表什么意思?(2)教师小结:排列在最上面的一行是形状标记,最左边的一列是颜色标记,中间的格子就是纽扣的家了。3、幼儿操作:帮纽扣宝宝找家。

(1)、教师依次拿出不同颜色形状的纽扣,提问:这颗纽扣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它的家应该在哪一格?(2)、幼儿回答,说出理由。4、教师小结。

(二)学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1、做游戏“小白兔找蘑菇”,学习看标记卡找蘑菇。

游戏规则:幼儿闭上眼睛念儿歌“小白兔,找蘑菇,123,找什么”教师同时出示颜色、大小、形状的点数标记,幼儿按教师出示的标记找到相应特征的蘑菇。2、概括并记录蘑菇的相同点。

教师出示两朵大小不同、颜色和点子相同的蘑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3、幼儿尝试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教师讲解要求:蘑菇宝宝要找朋友住在一起,住在一起的宝宝必须有相同的地方。教师鼓励幼儿多角度的找相同点,如:大小一样、样色一样、点子数量一样。

(三)幼儿操作。操作一:完成幼儿用书“帮纽扣宝宝找家”操作二:“蘑菇宝宝分类”三、结束部分请家长帮助幼儿检查幼儿练习完成情况。

5.怎样教小班的幼儿对物体按大小,长短来分类

各年龄班的数学教学内容 以上各项内容和范围,应按各年龄层幼儿基本数学概念发展的层次,妥善安排到各年龄班,以便实施: 一、感知集合 小班: 1.从一堆物体中,根据范例和指示分出一组物体。 2.按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大小、长短、形状、名称等)分类。 3.区分并说出「1」和「许多」,并理解其关系。 4.学会对应并在此基础上不用数进行两组物体多、少、一样多的比较 中班: 1.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如高矮、粗细、厚薄、轻重)分类。 2.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大班: 1.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和自由分类。 2.在分类过程中基本理解类与子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10以内的数 小班: 1.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 2.按数(4以内)取物 中班: 1.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 2.理解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多「1」和少「1」的关系。 3. 认识10以内数的守恒。 4.认识10以内序数。 5.认读10以内阿拉伯数字。 大班: 1.学习倒数、接数和按群数数。 2. 认识三个相邻数的关系及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3. 正确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4. 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等量、互补和互换关系三.10以内的加减 小班:无 中班:无 大班: 1.学习解答和自编简单的(求和、求剩余)口述应用题。

2.学习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减运算 四、量的知识 小班: 1.比较大小、按大小分类 2.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物体并感知数的形成 3.点数4以内物体和感 中班: 1. 比较粗细、厚薄、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 2. 从几个物体中找出等量的物体。 3.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5以内正、逆排序。 大班: 1.比较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两个物体。 2.从5个以内物体中找出并说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物体。 3.按物体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或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高矮)进行3个特体的正排序。五.几何形体 小班: 1.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根据图形的名称取出图形,并说出名称。 中班: 1. 认识长方形、椭圆形和梯形。 2. 能按平面图形角和边的数量正确辨认不同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图形(形的守恒)。 3. 基本理解平面图形间的简单关系。 大班: 1.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根据图形的名称取出图形,并说出名称。 六.空间方位 小班: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别上下方位。 2.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中班: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 2.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 3.会按指定的方向(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运动。 大班: 1. .以自身为中心区别上下方位。 2.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七、时间 小班: 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中班: 认识昨天、今天和明天。 大班: 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参考资料:

凉鞋/list.php/50012032.html

6.小班逻辑数学《按物体的大小,颜色分类》主题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也会常常接触到“1”和“许多”等这样的数现象,但孩子们对这些数现象模糊不清,不能很准确地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感知活动,有意识地指导幼儿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等,但这种教学必须是生动的、有趣的!

一开始我拿出一篮子水果,引导幼儿说说这些水果有什么不同,幼儿只能说出这些水果颜色不同,于是我拿出一只很小的橘子和一只很大的橘子,在我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一个橘子大,一个小。接下来我让幼儿闭起眼睛,我把这些水果分成两个篮子,白色篮子里只有一个水果,其余的水果都放在一个蓝色的篮子里,我让幼儿说出这两个篮子有什么不同,幼儿回答不出,我就直接说一个白色篮子里有几个啊,幼儿都能响亮的回答一个,蓝色篮子里的水果多不多啊,幼儿回答多,其实在这方面,我没有给与幼儿充分的时间来探索,就直接告知幼儿答案,没有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后来操作时,我已经知道在第一环节中的不足,于是我安排了9个幼儿幼儿一个一个送水果,让幼儿边说变送,而且让幼儿一定要说完整,等到全部送完后,幼儿也能说出水果变多了,我说怎么变多的啊,幼儿不能准确表述,于是我把9个幼儿一个个排好队,我摸一个幼儿的头,幼儿就说是马婉玉送了一个水果,摸第二个幼儿就说是张季甜送的一个水果,一个个摸过头后,幼儿都能说出是***送的一个水果,那我就问这个篮子里的水果怎么变成这样的啊,幼儿一下子理解了,是这些小朋友一个一个一个送的水果,我问:“一个一个一个变成了怎样啊。”幼儿响亮的回答一个一个一个变成了许多许多。通过这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幼儿的园不管是哪个活动,都要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满足了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教育目标。

7.物体分类的教学中,幼儿的分类方式有哪些

物体分类的教学方法

物体分类的教学,一般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进行,同时,尽力结合已学的有关数、量、形等方面的知识。

(一)把相同的名称的物体放在一起

教小班幼儿对物体进行分类时,首先要教他们学会从一堆物体中,找出相同名称的物体。开始教学时,可以给幼儿一些同样颜色、同样大小的物体,让幼儿找出相同名称的物体,以后,逐步教幼儿能排除物体的颜色、大小等干扰,而把相同名称的物体找出来并放在一起。

(二)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教师指导幼儿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时,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1)、在小班教幼儿按照物体进行按物体的颜色分类时,教师可以供给幼儿形状相同、颜色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2)、在中班,教师可以供给幼儿形状、颜色不完全相同的物体,要求幼儿能排除物体的形状干扰,正确的按物体颜色分类,

(3)、在大班,教师可要求幼儿能排除物体的大小、形状的干扰,正确的按照物体的颜色(包括混合色)进行分类。

2、按物体的形状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