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王众:如何查询文献——关于撰写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源于参加了5月28日的市级优秀教学设计现场辩论活动。此次活动是一次“命题作文”,要求设计、论述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关的教学设计,因此按照逻辑,老师们在论述时应该得先给创新思维一个界定,再说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创新思维,最后再详说自己的设计。老实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此五花八门的创新思维,教育学家的界定先不提,光心理学家(“思维”肯定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我就听到了皮亚杰、维果茨基、杜威、布鲁纳、布鲁姆、韦特海默……宛如一条心理学的星光大道。听到最后,我甚至有点搞不清老师们争辩的究竟是否是同一件事情!
当然,应该说这个题目的确不太好把握,不光我们,就连心理学家恐怕也会对“创新思维”感到棘手的。卡尔顿学院认知学教授凯瑟琳·加洛蒂在提到创新思维的时候说:“就大部分来讲,许多创造力的理论仍没有得到实证检验”“研究创造性的心理学家在是否存在一种与领域无关的一般创造性思维,或创造性思维是否如同专长一样具有领域特殊性等问题上各执一词”(凯瑟琳·加洛蒂.(2017).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84-188)。而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后面还会提到他)则直接回避了“什么是创新思维?”这个问题,跑去讨论创造力与天才的关系去了!而且如果你浏览有关文献,你还会发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你在书里会看到心理学家用“创新”“创造”“创造力”“创造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法”——甚至还有“顿悟”“灵光一现”等林林总总的词——说白了,心理学家们很可能也不确信他们说的是否是同一个东西!
但是,责任也不能全推给心理学家。至少我感觉,造成如此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创新思维”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与老师们查资料的方式有很大关系。当然,如果学术上对这件事争议很大,我们不妨提出我们自己的认识。正如那天贾欣老师所说,我们可以给创新思维一个我们自己的界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前人的研究成果,天马行空式的随意给它下定义。应该说,这种“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的查资料方式,不仅无益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甚至会造成老师们认知上的混乱!
不能不说,查资料一直是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甚至一提看书,有的老师就头大。其实,这种给教学设计寻找理论背景的查资料,是有着它的规律与方法的,那就是寻找这个领域的领军旗手的观点,找到他们的观点,这个问题就梳理出大致的脉络,也就清晰多了。这里具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有的老师喜欢寻找名家大师的话,将他们的话奉为金科玉律。当然,我们不能说杰罗姆·布鲁纳不是大师(毕竟人家当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而且在“发现式学习”领域,除了皮亚杰,他属于舍我其谁的地位。但如果讨论“双向情感障碍”问题,他可能连发言权都没有,这就是所谓“术业有专攻”的道理。所以,在所有有关创新思维的说法中,谁的观点是主流?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二,应该从学派的角度去梳理所有的这些观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心理学家也是人,自然也逃不脱这一点。对于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持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也会不自觉地抱成团,统一战线、攻讦异己。久而久之,学派(school)就这样形成了。比如关于概念学习,新行为学派认为S-O-R就是一个概念。而杜威很怀疑概念起源于外界刺激,他在“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一文中指出,认知应该起源于对被认知事物的预测。而维果茨基-布鲁纳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派则把“现象-混合-抽象-概念”的进阶模式理解为概念的学习模式。因此,如果从学派的角度去看,现在人类对一个问题的认识状况也就明晰了。而且未来除非有决定性证据出现,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依然会遵循学派的轨道泾渭分明。
就拿创新思维来说,如果让我说,国内方面我首推北师大的林崇德教授。他在我国是较早系统研究创造性思维的人之一。他本人曾多年在北京安定医院担任精神疾病的住院医师。他提出的一定要从价值角度衡量创造性思维这一点,就是源于其对于精神病患的长期观察(在他看来,精神病人的创新性无人能及,可惜没什么意义)。而他所主持的课题中,有一半是指向“创新”与“创造”的。当然,他的理论绝不是无懈可击,你完全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你决不能无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存在!
林崇德
而国外心理学家中研究创新思维的,我首推德国格式塔学家沃尔夫冈·柯勒(Wolfgang Köhler)(不是那个卖马桶的科勒)。之所以推崇柯勒,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拿出实证证据的心理学者。正如老师们说的,研究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学家非常多,著书立说的也不在少数,但这里面拿出让人信服的实证证据的,柯勒是第一个。
沃尔夫冈·柯勒
1913年,柯勒应邀去西班牙的特内里费岛上担任类人猿行为研究站的主任。没想到一年以后,一战爆发了。当时德国与西班牙是交战国,于是当局软禁了柯勒,他没办法,只能留在岛上继续做实验。而其中一个实验,正是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佐证。在这个实验里,柯勒给一只名叫苏丹(sultan)的黑猩猩关进一个小屋中,吊在屋顶上的几根香蕉很快吸引了苏丹的注意力。它伸手去够,却发现够不着。它环顾四周,发现了旁边的木箱子,于是它搬过来踩在上面,够到了香蕉。之后,柯勒放进了棍子。经过一番探索,苏丹明白用棍子挑落挂香蕉的绳子,从而吃到香蕉。最后一次,柯勒大大提高了香蕉,以致于苏丹用前两次的方法都不成功。《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一书生动地记录了苏丹的反应:“一开始,猩猩尝试着用棍子够水果,但是屡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后来,显然苏丹很受挫,它扔掉了棍子,还踢了墙,坐了下来”“根据柯勒的报告,苏丹挠挠头开始盯着附近的几个箱子看。一段看似在‘思考’的时间过后,它突然跳了起来,拖着箱子和棍子来到水果下方,并站上箱子,用棍子挑落它的奖品”(菲利普·津巴多.(2017).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18)。
顿悟实验
这个实验之所以石破天惊,是因为它严重地挑战了当时的主流,也即行为心理学派。行为学派认为人与动物的学习,无不遵循“刺激-反馈”的类似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式的模式。因此,学习其实就是不厌其烦的(题海)训练,从而建立起一个固定的反射。但苏丹的反应让人出乎预料。柯勒根本没教过(外界刺激)它棍子与箱子是可以组合起来使用的,那它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可以说,这一点是行为学派无论如何无法解释的。而这个实验,也以“顿悟实验”的名字被记录为心理学界最经典的实验之一。而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几点:
① “顿悟说”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组成学说。
② 顿悟实际上是对之前认知的组合与重构(箱子√,棍子√→棍子+箱子√),因此一节强调创造性思维的课,没有注重对之前所学的回顾,而一味地强调发散,显然是不合适的。
③ 创造性思维很可能是不可教、不可练的——否则行为学派也不会倒台了。
因此,如果你在辩论活动上对教学设计的理论背景说:“关于创新思维,国内广泛被认可的是林崇德的理论,他认为……。而国外最早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理论的是格式塔学家柯勒,他的主要观点是……。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中要实施创新思维,应该……”寥寥三四句话,正常语速也不过两分钟。但这两分钟,会让所有的人对你肃然起敬,因为大家能从中听到你之前的准备是扎实且令人信服的。
那么,我凭什么说柯勒是国外创新思维的代表呢?三点:一,我多少看过一点心理学史教案的理论依据怎么写,尤其是对于主要的流派还算有数。二,有两个人保荐了柯勒,谁呢?第一个是前面提到过的津巴多。菲利普·津巴多教授非常推崇柯勒的实验,他将这个顿悟实验、托尔曼迷津实验与BoBo玩偶实验并称为颠覆行为主义“王朝”的三个代表,让人们看到了思维与意识是的确存在的。而津巴多是谁呢?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心理学会主席,Hilgard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他最近出了一本书《津巴多口述史》,讲述他的过往。豆瓣书评中的一个高分评论说到:“那个活在教材中的男人来到了直播间”,足见他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对于全世界心理学本科生的巨大影响(这本书在许多国家是大学教材)。三,另一个保荐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列夫·维果茨基。维果茨基在《思维和言语》这本书中第四章“思维和言语的发生根源”里,对柯勒的实验有着详尽的描述和评论。他提到:“对类人猿的智力和言语所做的最新研究,特别是苛勒和伊尔克斯的研究对确定这一事实的极端重要性有决定意义”(列夫·维果茨基.(2005).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85)。维果茨基高度赞同柯勒的实验、意义及结论,在他看来,这个实验不仅展示出黑猩猩具有的创造性的高级思维,甚至它已经形成了概念。由此,维果茨基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概念的形成并不依赖于语言(由此也可以看出,维果茨基将柯勒的实验作为其概念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说,即使我没有通读心理学史,单凭这两位大神的保荐,我也有底气认为,柯勒的实验是有关创新思维最具代表性的、我无法无视的观点。
菲利普·津巴多
列夫·维果茨基
但有的老师可能会说,我对心理学的确一无所知,不要说通读心理学史,就连有哪些大师我都不知道,那怎么办?难不成让我现在去学心理学?其实捷径也不是没有,就是寻找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也叫综述,是指对某一问题的学术史、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动态的概要梳理。文献综述的英文叫literature review,literature是“文学、文献”的意思,而review中的前缀re-是“又、再”的意思,view是“观点”,那么合起来直译就是“基于文献的主要观点回顾”的意思。因此浏览综述、撰写综述可以快速地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全景。实际上也是科研人员研究工作的起点。但如果我们在知网(其它论文检索库也一样)输入“创新思维+综述”进行检索会发现,相关的论文也有将好几百篇了,我们怎么寻找最具权威性的呢?知网提供了一个选项叫“被引”,在“发表时间”选项旁边就是被引,点击它,下面的论文会自动按照被引数从多到少排序。“被引”是指自己的论文被其它文章作为佐证引用并被列在该文的“参考文献”中。利用被引来衡量论文的学术水平是美国著名情报学家,SCI(科学引文索引)的发明者尤金·加菲尔德(与加菲猫同名)最早倡导的。尤金认为,一篇论文被同行引用得越多,说明该文在学术圈中的知名度越大,也越被认可。那么,该文的学术质量也就越高。被引虽然越来越被人诟病,但时至今日仍不失为寻找高水平、权威论文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当然,如果我们这么做了,会在知网上发现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结果教案的理论依据怎么写,下文会说。
知网的“被引”
尤金·加菲尔德
当然,如果你还觉得麻烦,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我很不推荐单纯用此法)。那就是在《心理学报》的微信公众号上去检索你想要的概念。《心理学报》是什么呢?中国心理学会与中科院心理所主办的心理学期刊,被CSSCI、CSCD以及JST收录,连续8届北大中文核心,也是大陆地区唯一被Scopus数据库(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爱思唯尔出版集团主办的)收录的心理学领域期刊。那么,其在心理学界的地位可想而知!但我为什么推荐它的微信公众号呢?一是方便,二是它的公众号上收录了它自1956年创刊以来的几乎所有论文!也就是说,你只要在他的公众号上输入你想查询的那个词,从所有出现的论文中,你就大致能知道这个概念在心理学界的地位以及被研究的程度了(具体位置:左下角,在线期刊-论文检索)。举个例子,此次辩论活动中,不少老师都提到了“发散思维”,似乎创新思维最主要的成分就是发散思维。但如果我们在这个公众号上检索“发散思维”就会发现一个尴尬的现象:只有一篇名叫“发散性思维的年龄差异及‘位置法’记忆训练的作用”的1993年的论文——将近70年中国最顶尖的心理学家只写过一篇有关于此的文章,还是一篇30年前的陈年老文!这个概念在心理学界的地位,以及它被研究的程度可想而知!“创新思维”更惨,是0条(“创新”两个字可以检索出14条,但许多的题目一看就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这倒是印证了之前在知网查询高被引(被引很高)的结果:讨论创新思维最热闹的,是教育学界,心理学家似乎对此没什么兴趣。
心理学报
总之,以上是我对查询文献,以及界定概念的一些个人观点与经验,仅供大家参考。现在的教研活动很少完全考察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和基本功了,而是大多基于某一主题展开。那么,在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撰写文章之前,围绕主题进行文献的查询与研究就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防止自己答非所问。综上,我的经验就是:
① 原则上要回顾某一问题的主要学派(不多于5个为宜),找到每个学派领军人物的观点,这个问题的权威、代表观点就清楚了。
② 如果不知道怎么寻找学派,可以在知网等论文检索网站上寻找被引数最高的文献综述,它们指出的学派和知名学者很有可能就是关于这个问题最权威的,也是最被学界所认可的。
③ 如果还是懒得查,心理学方面可以利用《心理学报》等公众号的检索功能,但这个法子有局限性,毕竟只是一本期刊,存在偏颇的可能性。最好与知网的检索结果进行对照。
最后还要声明两点:一,我并不是研究创新思维的专家,以上的看法是我利用文献查询的一般方法对相关文献回顾后的结果。二,尽管如此,从人类历史上看,大部分创造并非是创新思维的当然结果,而实属情非得已。比如微积分的发明,并不是牛顿或莱布尼茨有多天才(他俩的才华当然毋庸置疑),而是科学与生产生活的迫切需求:天文、航海、测绘的发展,使得原有的古典数学已经失效,必然迫切地呼唤着一种全新的、描绘不规则动态现象的数学工具的诞生。因此,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勇敢创新很快便受到了热烈欢迎,微积分几乎在一个世纪之内被欧洲主流数学界接受与广泛应用。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种勇敢过于鲁莽了,微积分留下了一个致命的漏洞:该怎么解释“无穷小”(它似乎很像0,却又不是0)?100多年的时间里,高斯、欧拉、拉格朗日、狄利克雷……无数的数学大神都试图填补漏洞,但他们用来解释无穷小的词汇逃不开“几乎没有”“越来越小”“变得非常小”“相对的0(无穷小)与纯粹的0(0)”这些极不严谨的口语描述。无外乎英国大主教乔治·伯克利用非常揶揄的口吻讽刺无穷小是一个“已死的量的幽灵”。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数学家魏尔施特拉斯用现在教材用的ε-δ语言,将无穷小算术化,彻底摆脱了牛顿利用“流动”这个物理概念描述的困局。而1872年,魏尔施特拉斯构造了一个古怪的函数:魏尔施特拉斯函数。这个函数处处连续却没有一个地方是光滑的,以至于根本画不出它的样子(自然也无法流动,更无法求导数)。这个函数太诡异了,甚至是反常识的。法国数学家夏尔·皮卡说:如果当初牛顿与莱布尼茨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怪异的现象(魏尔施特拉斯函数),他俩恐怕没有勇气去创造微积分了——严谨的思维往往是创新的绊脚石!应该说微积分的发明是伟大的,却也是漏洞百出的,以致于两百年后数学家们还追在后面给他俩“擦屁股”。说到底,这种发明不是天才们智慧的显现,而是事情到了这一步,被现实逼出来的!
关于微积分最大的一个“瓜”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这是在中国不是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