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怎么写 CN | 连子波
在职研修情况汇报
2011年8月份从南京师范大学学习回到厦门,认真读了王军《采访本上的城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罗热-保尔·德罗亚的《物类最新消息》(湖南文艺出版社)、《蒙田随笔精选》(译林出版社)、中江兆民《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等书。翻看章熊的《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做了几套试卷。为《师道》杂志写了三篇给小孩的关于教育的三封书信(见附录)。写了一篇关于“艺术思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论文(见附录)。
总体而言,在学习精神上还不够认真,生而有涯,学而无涯,所以有时想想书怎么读得完,实在有点沮丧。陈岩立发来的贺卡上写“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上下句我都是反对的,书越读越多,而且泛泛杂杂地读去,结果遇到烂书一大堆,视力降低太多;下句更是反动,每月喝还叫“期不来”。烦。诗酒人生,诗太简洁,音韵太复杂,不敢碰,酒喝喝开拓思维,文字的激情总是在酒酣耳热之际,然后第二天想起来,花里胡哨的话却半句记不得。课堂上按部就班,课后想想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不会有罪恶感的教育,想来可怕得吓死人。于是开始给自己定一个计划,两年内写十至十二篇不害人的文章——写给小孩。如果我敢写给自己的孩子看,那么我在教育生活里犯的罪肯定会少一些。让教育回到本质,回到最简单的初心,这正是我从南京回来读朋友送的《贾伯斯传》的最大心得。
贾伯斯说:“‘要让一件事情变得简单,要真正了解隐藏其下的挑战、创造出优雅的解决方案,绝对得下很大的苦功。’……为何我们认为简单就是美?因为就产品实体而言,我们必须得到掌控感。只要在复杂中建立起秩序,你就达到了让产品听命于你的方式。简约不只是一种视觉风格,也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极简或不散乱、不嘈杂,你必须深入发掘及掌握复杂的内涵。要创造出真正的简约,必须走到非常深。比方说,如果你想要让某件产品看不到一颗螺丝,结果可能却做出一件极其迂回而复杂的产品。比较好的方法是深入简约的核心,彻底了解这件东西及它的制造方式。你必须真正深入了解一件产品的本质,才能去芜存精。”这段话我一个字一个字打下来,想着简单的美感以及简单如何触及本质,想着极繁主义与极简主义的历史流变,思想如何在写作教学里贯彻“在复杂中建立秩序”的问题。这些思考使生活变得趣味盎然,也然白发增加。
在学科带头人培训的过程中,想了很多,还好思考的习惯还在。给学生看在南京写几篇游记(见附录),在福建高考大抬“议论文”的背景下逆时而动,让学生写游记,效果不错。和学生一起看《V字仇杀队》,写影评,算是一种思想启蒙。
下阶段任务:
继续写“关于……的给小孩的一封信”三至五篇;完成课题论文一至两篇;再读《视觉思维》与《小王子》一书;读朋友介绍的霍金的《大设计》;读南京买的霍布斯的哲学第三卷;完成三至五篇下水作文。
关于课题的选择策略
关于课题的选择策略,谈谈自己以往经验与教训及此次培训所认识到的几个原则:
一、认识你自己
通过异像(即异质的事物)认识你自己。之所以说“像”,因为我们总是通过画面去认识事物,当我们看到不同的生活画面时,我们首先会感到一种陌生的奇怪感。很多人把这样一闪而过的画面给忽略了,而有些人却会对之进行反思,从而在比较中看到其中与自己的寻常认识相异之处。正是在这种比较之中,新的生发点出现了。我个人很喜欢看恐怖电影,在影片所营造的恐怖感里,在惊汗淋漓里,突然发现生活是可喜而稳妥的。通过恐怖片,我发现生活是一个可以细心经营的课题。
同样,看各种杂书,即使是数学学科、物理学科这样与语文在“形式”与“内容”上相差似乎很大的学科书籍,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课题选择时的可能性。比如通过看音乐类的书籍可能会让我们去研究“语文课堂的节奏感如何建构”这样的课题。(参见附录1)
二、课题如何产生?
课题未必产生于教学中的问题。它应该来自于一个被用得庸俗的词语——爱。
关于“爱”,我想多说几句。A、《圣经·哥林多书》里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我并不喜欢这种过于追求完美的表达。谁能做到这样呢?作为一种推动自己前进的力量未尝不可,但是作为行事的必然目标,未免是自苦。我觉得作为老师来说,选择课题倒是可以怀抱游戏的态度,因为对教书这个当初选择的职业的喜欢,所以偶尔茶余饭后,或者酒后便中,想想教学里的事,倒很可能会有很多课题会产生。
B、爱是历久弥新。当然我觉得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还可以爱得更深沉一点,这样你越爱就会越喜欢。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里就表达了一个并不为很多人所熟知的真理:是因为你照顾了她(他/它),为她(他/它)付出了,然后你爱上它,而不是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因为首先有爱然后去照顾和爱她(他/它)。如果有这种历久弥新的爱,我们所从事的学科就会成为一门艺术,而在与这门艺术日夕接触与对晤中,自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疑惑(即课题)。
C、爱是你为他们(这些抬眼静静凝视你的学生)长远地想。你应该去预见如果有一天自己先走,那么你将给自己的小孩留下什么。(见附录2)也许,对于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在学生参加中考、高考过后,如何让他们对语文依然怀有兴趣,如何可以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中所学习到的思维方法可以像酵母一样继续变得更强壮,也就是说“可持续性”地营造幸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并且可以衍生出无数的子课题。
三.关于课题的两个问题
A、课题的专利权如何申请?
B、做课题要有钱,谁给钱?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那个真正做事的人付出劳动的报酬为什么几乎等于零?
附录1:
教材内容与课堂节奏
连子波(执笔)卢云辉
连:云辉,数学课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
卢:1,2,3,然后,尽可能达4。
连:怎么说?
卢: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要太多,如果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超过4个环节,这堂课可能就会上得过碎、过博杂,像我们学校这种程度的学生会接受不了。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堂课图绕着某种思维方法的训练,从一个教学步骤向另一个教学步骤过渡;几个教学步骤应该是浑然一体的,但相互之间应该有思维能力浅与深的呼应承继关系,不同的训练题型之间要能相互印证,相互生发。我觉得这就是课堂的节奏感。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也不宜过少,我以前的一个老师提出一个观点:一课一得。我觉得这不好,如果这节课某个学生对老师想教的这“一得”得不到,那不就等于“0”吗?教学内容单薄,课堂容量就小,这样课上得干瘪,课堂何来的节奏。
连:我也不赞成“一课一得”。上星期五,我上杜甫的《登高》,我喜欢那种节奏感,在律诗中将一种悲伤写得淋漓尽致,几乎可以看到杜甫本人的生活境况和心理图景。
重阳节登高,北方季节已寒,在登高台上风又大,远远听见猿猴啼叫的悲凉声音,杜甫应该是悲从中来。忍住眼泪从下看,“渚清沙白”,白水绵邈宽广,天空高远,显得个人更加渺小。高处有一只飞鸟逆风而上,却被风吹得倒退,再往前飞,却又被吹回来。对于一个一心求进的人来说,这样的画面让人太过悲哀。我觉得这个“回”字教材的注解翻译成功“飞舞盘旋”显示出注解的人对这首诗的理解深度不够。虽然杜甫看见的情景可能是鸟在空中盘旋寻找食物,但是文学写作毕竟是为了表达内心块垒。
卢:你对“回”的解释非常有意思。节奏呢?
连:我刚才说的这些话里面没有节奏吗,我有没有把你带进杜甫写诗的情景。
卢:这倒是有。
连:我以为课堂的节奏是由教材的内容决定的。这首诗在上课之前已经让学生先背诵了,所以我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讲诗人所走过的地方,身世,以及对这首诗的时间感及空间感的理解。我通过不断地想象杜甫写作时的画面来将学生带入诗境我与地坛教案怎么写,诗歌的画面之间的转换所具有的节奏感是诗歌内容本身所赋予的,老师的教学过程正应该去体现这种内在的节奏。这正是我上这堂课的节奏。
卢:这只有“1”。你说的还是“一课一得”。
连:“一课一得”乎?
卢:“2”在哪里?
连:数学老师除了数字还有什么。(笑)前面的第一联是触景生情,秋景的悲凄引发了内心的郁抑愁闷。抬眼四望,第二联写落叶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此联场境开阔,表达的情感更为沉郁悲凉,气势磅礡而又沉痛苍凉。此联比第一联在情感上走得更为深入。第三联则直写对自己的千疮百孔的命运的感慨,羁旅愁思、暮年老病,人生的艰难潦倒实在是无以复加了。至此,诗歌的情感表现已经到达了最深沉的地步,第四联的“艰难苦艰繁霜鬓”既是总结也是直抒胸臆的感慨,但作者却又落一笔,说自己因为经济的不堪刚刚戒掉劣酒。第三联已将愁苦写尽,最后一句却又在不可能的情感高度又向上提了一个“音高”。“潦倒新停浊酒杯”,一个五十五岁的男人,说出“潦倒”二字是太悲伤太伤尊严的事。我相信这是杜甫属于“日记”性质的文字,应该不是应酬或者写给别人的诗。讲析这首诗,从诗歌的情感节奏来主导课堂的进程,就能完全彰显教材的本质之美。
怎么老是我在说,你也说说吧。
卢:M·克莱因[美]在他的一本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有一段话的大意是这样的:(卢老师背诵起来)——-1比无穷大更大。欧拉同时代的一些人则认为负数大于无穷大不同于负数小于零,欧拉不同意,并且认为00正像零一样把正数、负数隔开来。
连:数学老师就是数学老师啊,你刚才在说得快得时候,我觉得你的节奏感非常好,害我脑袋都转不过来,说实话,我根本没听懂你在说什么(笑)。但是你说的时候眼光非常专注,我虽然没有听过你的课,但是你的课应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抓得很牢。
我的数学从小不好,我想起赵老师,那个时候他上课的时候,一节课一转眼就下课了。那个时候我数学考得非常好,换了老师,就一路地坏下来。
卢:其实课堂节奏也没什么,就是收敛与发散。
连:好!一语中的!
卢:印度人发明了“0”,阿拉伯人带到欧洲,对欧洲的数学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至今止,数学的最初起源虽然是东方,但诺贝尔获得的却依然还是西方的那些人。
“0”一出现,虚拟空间就呼之欲出了。以“0”为界,负数的世界就很快出现了。
连:跟节奏什么关系?
卢(哼音符):Do-re-mi-fa-so-la-si-do。这样,0,1,0,1,0,1……数字是可以唱的,我以前的一个老师在背对着我们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他会从自言自语似地念出来,大家静静地看着听着。在我听来,安静的教室里数学像一首歌。后来我在报志愿的时候不懂得怎么选择我与地坛教案怎么写,犹豫不决,这个老师的面貌浮现在我的眼前。
连:说得好!我非常喜欢一个图,上次到你家,借了你一本书,不知道你还记得吗?《神圣的几何》。里面有一张图,我非常喜欢,至今还记得名字。“对数螺线”。从中心往外看,那条线延伸向无限,平滑而完美,不断地向外扩展,延伸向纸面之外,但是把眼光收回的时候,却又凝结成一个有力的中心。
卢:记得。
连:你刚才说到收敛与发散,从数学学科的角度,你能不能再说一说。
卢: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也”。他把音乐归结为数与数之间的简单关系,这来源两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弦所发出的声音取决于弦的长度,第二,两根绷得一样紧的弦,若一根是另一根长的两倍,就会产生谐音,即两个音相差八度。他们认为物体在空间运动时会发出声音,而运动得快的物体比运动得慢的物体发出更高的音。因此,行星运动所发出的“天籁之音”也可推为数的关系。这正是一种节奏。自然界的形形色色特性都可归结为“数”,这正是数学的抽象,但反过来,一切公理、定义、数的关系又与世界万象对应,这正是收敛与发散的基本思维。对于数学课堂来说,如何使抽象与形象自由转换,是教师安排课堂的节奏的基本出发点。
连:这个意思我基本能够理解。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我学得张驰有度是非常重要的。建基于教材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教材内容,语文课堂的视野和思想高度才能获得驰骋。我记得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主体部分写的是自己双腿残疾后在地坛对人的命运的思考,但第二部分写对自己母亲的怀念,从主题上说偏逸于文本之外,从结构上说篇幅也太长了,文章的节奏从形制上看是不合理的。但如果通读全文,却又发现全文非常流畅。
如果注重史铁生在写本文时的苍凉感,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他用了那么多文字写他的母亲。原因很简单——他太爱他的母亲了。作者写自己在地坛中的思考,写自己与地坛、自己与地坛中的人物的互动,必然要写到母亲,可是写到母亲时就难以抑制住感情了,他情不自禁地向我们诉说了起来,因为他是那么地动情,我们也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因此我们忽略了这部分文字实际上对整篇文章的主题构成了反向的冲击。如果从文章结构均衡的角度说,这部分是离题了,可是,它却象是魔术棒一样搅起了我们内心最真、最善的感情,我们不由自主地爱上这些单纯而深情的文字。我想这才是好文章,毕竟文字不应该纯粹为主题而活,就象人不应该纯粹为理性而活,还应该有感性。文章本身才是主体,象详略之类的名词术语应该来自于文章,反过来有助于文章的叙写,但绝对不应该使文章作法成为成为君王,对文章写作颐指气使。我们对《我与地坛》的阅读往往注重作者在思想内容及语言上的贡献,而忽视了本文对写作学的贡献,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母亲”无疑为文章的表现确立了一个新典范。
半夜堵在高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