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蓉:教师的研究与表达——教学案例的撰写与分享
中小学一线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而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以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为支撑。如何将研究内容想出来、做出来、写出来、并有逻辑有情节地讲好、讲明白、讲生动,以艺术化的形式呈现给更多教育实践者,上海市宝山区问题化学习研究所学术领衔人王天蓉老师提出了以下观点(B站账号链接:,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直播回放):
王老师认为,教师的研究和表达其实是教师知识生产的过程,主要包括:把“想”的“做”出来、把“做”的“写”出来、把“做/写”的“讲”出来、把“写/讲”的传播开来四个方面。
第一、把“想”的“做”出来,“想”就是带着问题去想,需要具备清晰的问题意识,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核心问题是什么,如何让问题伴随始终,如何帮助自己想清问题。问题想清楚后,就是带着问题去做,明确问题、对象和关系之间的联系。
第二、把“做”的“写”出来,即讲好故事,讲明白、讲生动。她指出故事怎么写教案,讲好故事的前提就是要有逻辑、有情节。那么,如何把罗列的内容变成有逻辑、有条理的故事?王老师认为主要从主题的凝练、观点的提出、实践的证据、有益的经验和有效的成果五个方面着手考虑。并且,通过“问题化学习课堂数字化循证实验”、“循证,在二年级绘本阅读中孵育追问能力”、“微距直播”的案例,从问题、过程与方法、成果及成效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讲好故事的步骤与方法。
第三、把“做/写”的“讲”出来故事怎么写教案,即要学会艺术化的表达。在听别人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四个要点,即听清他做什么、听懂他为啥做、听会他怎么做及听学他怎么讲。一般情况下,写的逻辑通常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而讲的时候,逻辑则更为灵活。
第四、把“写/讲”的传播开来,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去知道、了解你所写的案例或所讲的故事。
王老师认为,一线教师要将研究和表达做好,概括起来就是需要学会问题化思考、学会逻辑化表达和学会艺术化呈现。
你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