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每日一题】《成语故事三则》教学教案及教学过程

2022-01-25 16: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三个成语故事》教学计划

教学要求:

《成语故事三则》教学教案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9个生词,绿线的4个字只能读不能写。理解由新词组成的词。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可以在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启发和教育学生。

教学重点:

1、清式成语故事精辟的句式揭示了其比喻意义。

2、强阅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了解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幻灯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第二次教学时间

第一次教学时间

教学要求:

第一次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新单词和短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读课文。

故事教案怎么写_根据故事写教案_彼得与狼教案故事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话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很多成语记在心里了。你能告诉我们一些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三个成语和故事)

谁来告诉你什么叫成语?(人们早就习惯了,简洁精辟的刻板短语或短句故事教案怎么写,多由4个词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那么”是什么意思?(量词,当提到“文章”时)

二、初读指南

1. 安排课堂预习。

过渡:文中讲述了哪三个成语故事?请阅读正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词。

(2)把生词表中的生词拼出来,尽量记住单词的读音和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准语词的读音,按顺序朗读句子,把课文读透。

(4)在课文中画出你不理解的词,准备提问。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

(l) 显示生词。

楚国

暴露

彼得与狼教案故事教案_根据故事写教案_故事教案怎么写

脸颊

薪水

过度使用数据

郭南先生

(2)请告诉我哪些音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Chu”和“Poke”是绕口令;“zuo”和“gill”是平舌音;“楚”和“禄”是旁音;“竽”是二声,不能读作三声。

(3)启发学生提问:课文中哪些词你不明白?让学生通过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吹嘘:说大话。

刺穿:刺穿。(用实物演示)

鳃:鳃。(让学生指着自己的脸颊,然后鼓起脸颊)

薪水: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

(4)按名字朗读课文,注意正确读音。

三、指导写作

“楚”的上下结构是上“林”故事教案怎么写,下“”。

写“邮票”时,要注意左边的宽度和右边的窄。第四个 一、 笔画都是“水平折叠”,而不是“水平折叠钩”。

左右结构被“过度使用”。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玩”上下结构,下面是“

",最后一个笔划是"点"。

“支付”在左边是窄的,在右边是宽的。右边的音符与“播放”进行比较。

“鲁”左边是“按字”,右下部分不能写成“水”。

彼得与狼教案故事教案_故事教案怎么写_根据故事写教案

四、分配工作

1.描红并用笔书写。

2. 复制生词和词组(背诵书)。

第二教学时间

教学要求:

阅读课文并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生词复习

1. 阅读单词卡片。

2.填词。

自相()屏蔽

画龙点()

()()填补了

张开嘴 () 舌头

二、《自相矛盾》精读

1. 自由轻柔地阅读课文,思考故事的内容。(写古时有卖盾矛的人,先夸盾好,但什么都打不透;又夸枪好,什么都能穿。有人问他:要不穿?你的矛盾?那个男人哑口无言)

2.讨论:“吹牛”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谁说大话?他在说什么大话?按名字大声朗读,学生发表评论。

“口舌”是什么意思?(嘴巴无语)为什么那个人张着舌头说不出话来?你能告诉我“矛盾”是什么意思吗?

彼得与狼教案故事教案_故事教案怎么写_根据故事写教案

3.和我们谈谈你是否和这个人犯过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完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过分的极》

1、请同学们查一下,看看“乱”、“竽”、“冲”、“算”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乱”意为乱,“禹”为古乐器,“冲”意为冒充,“数”为数)

2. 指定读文,边听边想:南国先生没弹过羽,为什么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戴鲁?

理解句子:“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吹棒,他总是让很多人给他吹。”

提出三句话: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笛子,就请很多人给他吹奏。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笛子,经常请很多人一起给他吹奏。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笛子,总是让很多人给他吹奏。

比较这三个句子的意思。谁能说出“永远”这个词?

朗读句子:“他每次演奏时都鼓起脸颊,压住眼睛,假装吹气,他实际上得到了和其他人一样的戴璐。”

这句话应该读什么声调?(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语气应该念出来)

3. 那他为什么不能再穿上呢?

呈现一句话:“但他不想很多人一起玩,而是一个接一个。”

用“不要……但想要……”的名字造一个句子。

4. 大声朗读课文,告诉我你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看完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点睛之笔》

1、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l) 张僧友的龙为什么没有画出“画龙点睛”?

故事教案怎么写_根据故事写教案_彼得与狼教案故事教案

(2)为什么后来画了龙眼?

(3)《触碰之眼》结果如何?

2.逐个话题讨论,指导朗读。

(l) 画龙点睛前的龙长什么样?(它露出牙齿和爪子,形象逼真,但缺乏魅力)那么人们怎么看?(人们觉得奇怪又可惜)

(2)张僧友为什么不给龙画点睛之笔?(画上眼睛,龙会飞走)为什么后来画了龙的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戴眼”结果如何?(点完后天色骤变,龙飞走)此刻人们的态度是什么?(吃惊)

(4)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想读什么语气?(读人从陌生到怀疑,最后惊讶的语气)

3.激发想象力,领悟意义。

游客们看到画眼龙真的起飞时会说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分配作业

1. 大声朗读课文。

2. 用“总是”、“不要……但想要……”造句。

【《三个成语故事》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成语故事课程计划

2.成语故事教学课件

3.教材成语故事

4.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5.《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6.对“成语故事”教学的思考

7.成语故事教案设计

8.小学成语故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