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实验开

2019-05-03 10:1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高中化学喷泉实验_高中化学 实验_高中化学创新实验作品

高中化学喷泉实验高中化学喷泉实验

分析 (1)根据实验室中常用的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解答;

(2)氨气极易溶于水,通过挤压胶头滴管,使胶头滴管中的液体进入烧瓶,可引发喷泉;氨气极易溶于水,能够所以最后氨水溶于充满整个烧瓶,依据C=$\frac{n}{V}$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图Ⅱ的锥形瓶中若能够生成的气体,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可形成喷泉,据此进行判断;

(4)①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有氨气的瓶内气压减小,HCl与氨气结合生成氯化铵;

②在①操作的基础上,打开活塞c,瓶内气体减少,外压大于内压,形成喷泉;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作品_高中化学喷泉实验_高中化学 实验

(5)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取氨气;

B.浓氨水易挥发,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C.试管应向下倾斜;

D.浓氨水加热易挥发.

解答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方法为:将导管下端插入水中,用热毛巾捂住烧瓶,如果有气泡冒出,且移走热毛巾后在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作品_高中化学 实验_高中化学喷泉实验

picc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肘窝静脉沿血管送入上腔静脉(svc)的一种方法,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美国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率0.18%,国内台湾地区为1.1%,而蒋朱明行picc90例穿刺,感染率为0%,我科10例亦无一感染〔2〕 .在使用中由于经验不足出现了一些并发症,1例患者置管7d后诉腋窝处疼痛,考虑插入导管时速度过快使导管送入血管分枝进入腋静脉,经热敷,抬高患侧肢后效果不佳,拔管后重新放置,1例患者置管2d后,发现置管侧手指及手背肿胀明显,给予热敷、抬高患肢、肝素盐水静推每日2次,2d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置管1d出现轻微头痛,给予头高脚低位,2d后症状消失,可能与导管放入颈静脉有关.虽然picc感染率较低,但作为中心静脉导管,仍有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此在置入导管过程中及更换贴膜时均应严格无菌操作,才能避免感染.。 将滴液漏斗换成 100℃的温度计 ,并插入混合 液液面下,蒸馏烧瓶侧管下端与一 cack干燥管相 连,干燥管另一端通过胶塞与一倒置的小漏斗相 连,并使小漏斗悬挂在盛有 200ml水的烧杯 中,且 与水面相切,用水浴加热蒸馏瓶使混合液温度升 至 60℃,并保持 3b,反应液分层 。实验时用手掌捂、放烧瓶使烧瓶内的空气热胀冷缩来移动玻璃导管中的一段红水。

(2)用图中Ⅰ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引发喷泉的操作方法为:将胶头滴管的水挤入烧瓶,这样烧瓶中压强减小,烧杯中液体被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最终烧瓶中会充满溶液,设标况下氯化氢的体积为VL,则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frac{V}{22.4L/mol}$,该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frac{n}{V}$=$\frac{\frac{V}{22.4}}{V}$=$\frac{1}{22.4}$(mol/L)≈0.045mol•L-1;

烧瓶平底烧瓶圆底烧瓶(细口、长颈)圆底烧瓶(厚口、短颈)定氮烧瓶锥形烧瓶具塞锥形烧瓶定碘烧瓶蒸馏烧瓶沥青蒸馏烧瓶石油蒸馏烧瓶分馏烧瓶刺形分馏烧瓶三口烧瓶(圆底直口和圆底斜支口)四口烧瓶(圆底)3。磨口烧瓶圆底短颈烧瓶斜形二口烧瓶斜形三口烧瓶直形三口烧瓶四口烧瓶短颈平底烧瓶锥形烧瓶抽滤瓶茄形烧瓶梨形烧瓶二口梨形烧瓶三口梨形烧瓶梨形蒸馏烧瓶梨形分馏烧瓶具刺梨形分馏烧瓶2。四、关于不锈钢材质之特性简介(304、316 ) (一)该三种材质均为300 系列的奥氏体不锈钢,其化学成分如下: 名称 c si mn p s ni cr mo cu 304m ≤0.06 ≤1.0 ≤2.0 ≤0.045 ≤0.03 8.91-10.0 18.0-20.0 0 0 316 ≤0.03-0.06 ≤1.0 ≤2.0 ≤0.045 ≤0.03 10.0-14.0 16.0-18.0 2.0-3.0 0 304hc ≤0.08 ≤1.0 ≤2.0 ≤0.045 ≤0.03 8.0-10.5 17.0-19.0 0 1.0-3.0 (二)主要化学成分与不锈钢性能之关系。

(3)A.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使锥形瓶压强增大,能产生喷泉,故A选;

高中化学喷泉实验_高中化学创新实验作品_高中化学 实验

B.Cu与稀硫酸不反应,锥形瓶内压强不变,不会产生喷泉,故B不选;

C.CaCO3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够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能够产生喷泉,故C选;

D.Fe与浓硝酸发生钝化,锥形瓶内压强不会增大,不会产生喷泉实验,故D不选;

故选:AC;

(4)①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有氨气的瓶内气压减小,HCl与氨气结合生成氯化铵,则观察到HCl气体进入到盛有NH3的集气瓶,产生大量的白烟,故答案为:盛有氨气的集气瓶产生大量白烟;

高中化学 实验_高中化学创新实验作品_高中化学喷泉实验

②在①操作的基础上,打开活塞c,瓶内气体减少,外压大于内压,形成喷泉,则现象为①②两烧瓶同时产生喷泉,

故答案为:两烧瓶同时产生喷泉;

(5)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取氨气,故A错误;

B.浓氨水易挥发,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能够促进氨气的逸出,可以用来制备氨气,故B正确;

C.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水,试管应向下倾斜,故C错误;

D.加热浓氨水可以制取氨气,故D正确;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淡化原理,明确图片内涵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电解、盐类水解原理、实验基本操作的灵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点评】本题考查产物成分,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有些反应中产物与反应物的量、反应物浓度或反应条件有关,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