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教案怎么写?教师如何进行语言引导和遣词造句?
国殇教案怎么写?据亲历者所述,历史教案最难写,从前写一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或《中华民族遭受了最深刻的灾难》,除引经据典,夹杂诸多人名地名外,十分麻烦;往往是想起一个史实,望文生义时要绞尽脑汁;而写中国近代史教案,则又重重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近代史的诸多重要问题都是分歧大、牵涉面广、难写难查;何曾有过真正的领悟,既要系统梳理近代史,为其竖起前进的指挥棒,还要通晓多个历史时期、多个文化流派的明确区别,否则写不下去,吃力不讨好;怎样把以上这些问题都描述清楚,确实考验一个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在历史教案领域,有这样一个常识,教师不能让学生记住他所写的教案,只有让学生印象深刻,与他年龄和学识相匹配,才能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如何进行语言引导和遣词造句呢?我考虑这些问题,认为提高以下几点最为重要。一是学会写教案。一篇好的教案,一定是一篇完整的教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用有趣味,可以让学生理解、能够记忆,但同时,它应该是教师引导和塑造学生的作品,教师用自己浓厚的情感或认真严肃的态度去塑造好作品,要求所写的作品贴近真实,是学生真正能够消化吸收的作品,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
也就是说,教案在于教师的情感塑造国殇教案怎么写,在于学生的认真消化吸收,教案在写作方面不讲求形式,其优点是有吸引力,作用是消化吸收。二是学会遣词造句。语言要有吸引力,必须把“很棒”“真棒”“很棒”“真棒”“真棒”“真棒”之类的刺激词变成强性词,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强度。如“只要和平,一切就有希望”、“只要队伍坚强,就能够战胜敌人”、“只要新年到来,中国就会强大起来”、“只要世界不毁灭,中国就不会沦落”、“只要是最高指挥官的决定,就不会害怕”所有这些词,如果每一句都让学生深刻感受语言的吸引力,学生读后必然有着深刻印象。
教师在写作时,也需要语言有强度,中老年老师不要惯用生僻字,否则学生看后可能会不适应;其他老师稍作修改便可,随老师觉得合适为宜。一般不要改得太生僻,否则学生可能会把出题老师当成外国人,甚至会当成童话故事。语言有吸引力,强度不要太低,否则学生读后会误解你的意思,也就是读不懂你要表达的意思。在写作时用平实的语言,切不可动辄就画龙点睛、提纲挈领、曲径通幽、情景交融、意在言外等等高大上、稀有炫的描述,除非你是个自恋狂,学生不是自恋狂也无法受此诱惑。
在写作时,不要想着让学生一眼就能够读懂你写的文章,读不懂就不要说,读懂了也不要说国殇教案怎么写,否则学生读完你写的文章后,无法归。
正是开战的最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