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电池 站在十字路口的无人机,谁能先体面起来?
红杉资本创始人MichaelMoritz对于无人机的判断是:“无人机是未来大势所趋,几十年后,无人机会像火车、汽车一样普遍。”在刚刚过去的CES2018上,无人机的火热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作为展会上的焦点话题,大疆、AUTEL、高巨等品牌带来了各自最新款的产品。Kudrone品牌旗下的飞瞳系列无人机,更是获得了2018年CES创新奖,这也是本届CES上唯一获奖的中国无人机。
然而,在整个行业的风光背后,却暗藏着波澜起伏。2016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就相继传来了两家知名无人机厂商亿航与零度智控大幅裁员的消息。在国外,Lily的倒闭、Parrot转型,让外界看到无人机行业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绚烂。从2015年的火爆,到2016年的冷静,再到2017年的波折,行业发展真可谓一波三折。多数公司经历了一头扎进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到迫于大疆的垄断以及同质化的竞争,再转向一片蓝海的工业级无人机的经历。
但工业级无人机真的就是最好出路吗?面对万千用户、市场空间是工业级无人机两倍左右的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就没有新的赛道可以与大疆一争高下?细究当下的用户喜好,短视频的兴起是一大趋势,这一波自拍视频摄影的需求是否能够反向刺激消费级无人机?
飞向瓶颈的无人机
无人机按照用途和功能划分,大致可划成三类:消费级、工业级、军用级。军用无需多言,工业级无人机指的是针对企业用的无人机,分为农林植保无人机、安防无人机等;消费级无人机是针对个人或家庭使用的无人机,一般会搭载镜头作为航拍使用。
对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而言,大疆一家独大、占据70%份额的局面持续了多年,究其根源,在于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超越大疆的技术所带来的先发品牌效应。无人机电池面对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公司选择紧咬牙关跟随大疆的性能与配置,确保产品技术与大疆没有代差,不落后太远,期待着弯道超车的时刻。
但无人机的技术集成程度是极其复杂的,包括了飞控技术、导航技术、陀螺稳定云台技术、成像技术、智能图像处理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以及基础的集成电路设计、工业设计等。大疆的优势在于它有先行者的积累和足够的资本,进而不断研发最新的产品,而后来的企业在资本厚度以及技术积累上往往并不能如他们所愿。3DR 宣布退出消费级市场,Zano 宣布破产,Lily 无人机新产品发布推迟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一部分企业则选择了转型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对于不同的服务场景而言,无人机企业需要贴近行业客户需求进行反复沟通和不断改进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建立起与客户的强粘性和自身的竞争壁垒。但就实际来看,近两年工业级无人机的发展速度远不如15年消费级无人机的爆发,这在侧面佐证了现阶段无人机在工业级场景的适应能力远远没有达标。
以植保无人机为例,用无人机代替人工喷洒农药,理论上的确能为客户节省更多成本。无人机电池但实际上国内农村的土地很少成片连接,使用者对无人机的操作也不纯熟,并不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更关键的是,全行业都受制于续航问题。目前市面上包括大疆在内的无人机大多使用锂电池作为电源,但300克重量的锂电池理论上只能让500克重的无人机飞行17分钟。尽管有少数公司开发出了氢燃料电池,像科比特无人机能做到载荷5Kg飞行273分钟,但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巡航的工业场合,这依旧远远不够,其本身的成本相较于锂电池也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自拍无人机,与大疆的绕道竞争
尽管无人机是未来大势所趋,但是这当中漫长的技术周期与烧钱竞争,不知道会有多少企业与投资人能够坚持下来。对于新入局的无人机企业来说,如何找到一个发展和盈利的平衡点,才是重中之重。
其实,与工业无人机的多应用场景类似,消费级无人机的使用领域也存在许多可供挖掘的空间。例如,在目前消费级无人机依旧聚焦于航拍功能的前提下,目前火热的小视频风潮是否能使自拍无人机像智能手机一样,走上大规模发展之路?小视频的用户目前多采用智能手机作为自身的拍摄设备,其中kol的创作频率往往在2、3天就摄制一部作品,对于创意的要求非常高。自拍无人机作为一款全新的设备,在笔者看来能够很好地为这一部分kol开拓全新的创作视角。
你厉害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