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把华东石油技师学院维护好、发展好,我们勇往直前、责无旁贷

2021-08-01 14:3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庆祝华东石油技师学院建院40周年

岁月如梭、往事如烟,转眼间华东石油技师学院走过了辉煌的40周年。40年来我们与社会同步、与行业同行、与华东油气田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一条充满艰辛、酸楚,而又昂扬、超越的演进之路。40年来我们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践行教书育人职责,以特色专业和过硬质量,铸就了“瓜大”的品牌;40年来我们遵循油气田党委要求采油技师教案怎么写,履行“服务主业生产、服务人才成长”责任,以特色项目和精准服务,续写着“瓜大”荣耀;40年耕耘不止、风雨兼程和孜孜以求,记录了江滩创业时的坎坷与豪情,镌刻着江苏省石油勘探技工学校的印记;留下了评估争先时的付出与荣光,铭记着华东石油技工学校的骄傲;催生了转型发展时的抉择与奋斗,续写着华东石油技师学院的责任;忆峥嵘岁月延续精神,启锦绣前程激扬斗志,把华东石油技师学院维护好、发展好,我们勇往直前、责无旁贷。

创业时艰(1978--1982年)

1978年9月11日,经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江苏省石油勘探技工学校,校址选择在句容县北郊的山东石油勘探指挥部物探研究所农场内。同年12月,江苏省劳动局批准了学校的录取计划,当年学校招收了130名淮阴、盐城、扬州、镇江籍高考落榜生,1979年2月8日学生报到,按石油钻井、动力机械和汽车驾驶专业,编为三个班。面对一无师资,二无校舍的艰难困境,学校一班人整理养牛房、搭建芦席棚,解决学生住宿问题;腾挪实验室、办公室解决学生上课问题;或组织人员编写教材,或采用大、中专教材,解决教材问题;用平板车、三轮车到2公里之外的句容县城拉水,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建校初期,面临的各类困难可想而知,技校人知难而上,敢作敢为的肩负精神将永远扎根于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向创业者致敬!

1979年4月,江苏石油勘探指挥所决定学校迁建扬州南郊瓜洲镇。学校安排唐智副校长带领十几位员工奔赴瓜州,参与指挥部基建组筹建新校舍建设。在“大干苦战一百天,学校就把瓜洲迁”口号的号召下,石油人夜以继日、巧干苦干,竣工校舍面积3186平方米;在瓜洲镇西的江边上矗立起一座崭新的学校,9月10日新校舍正式投入使用,“瓜州技校”就此诞生!校舍投入使用后,存在的路不通、水未通、无运动设施、教具缺等问题,困扰着全体师生员工,校领导组织带领师生员工肩挑人扛装设备、飞铲扬沙浇球场、斧凿齐用开水塘、自己动手绘挂图,绘制了一幅幅艰苦创业的美好画卷,并一直影印在瓜州技校人的心里,生动诠释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光荣四特别”的“地矿精神”,形成了“文明、朴实、勤奋、上进”的八字校风。让我们为建设者鼓掌!

1980年11月,地质部对地矿系统进行结构调整,暂停了技工学校的录取工作,学校面临着歇业打烊的窘境局面,瓜州技校怎么办?向哪里去?面临选择!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把工作重心转向了在岗员工业务培训,先后举办了物探徒工班、基层炊事员班、会计班等十多个培训班,截止到1983年9月,共计培训学员623人,顺利度过空窗期,度过了危机。

扬帆启航(1983--1996年)

1983年初,随着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的盛大召开,石油勘探工作迎来了春天。“开创地质工作新局面必须大力发展地质教育”的普遍共识,推动了学校招生工作的恢复,当年学校开设石油钻井、动力机械两个专业,面向地矿系统招收152名新生,办学工作“扬帆起航”。自1983年起,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技工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注重规范管理和教学质量”的要求,夯实基础、扎实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学生管理、后勤保障与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工作齐头并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影响日渐扩大,“严谨求实、耐心创新”的教风和“勤奋刻苦、精业扎实”的风气深入人心;学校也由最初的普通技工学校,完成了向省部重点技校、国家级重点技校的跨越,“瓜大”的美名在系统内传播。

一是坚持教学研究、科研攻关不放松,抓师资业务能力提升。专门成立教学研究室,创办《教学研究》期刊,设置教职工阅览室,定期开展论文交流,组织科学研究。编制钻井、机械等学科的课堂大纲十五个、实验指导书65本。1985年承担了《郯庐断裂带下扬子含油气区影响的研究》子课题获地质部科研成果三等奖;1993年承担的《华东石油技工学校教师评价与试题库系统研究》项目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94年承担的《华东石油技工学校学生管理与档案管理系统研究》项目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二是坚持制度建设、教学体系建设不懈怠,抓规范管理。制定、修改、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班级百分考核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79项。制定岗位责职58个,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和教学质量考核、部门目标考核工作。遵循“文化、技术理论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生产实习相结合”教学管理原则,逐步形成了突出技能训练、关注学生养成教育的课堂管理体系,实现了教学组织课堂化,操作训练规范化,实习课题系统化,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毕业率、中级工合格率、体育达标率持续向好,学生现场适应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明显提升,学校教学和管理特色在同行中有口皆碑。

三是坚持校园规划、设施建设不间断。抓办学条件改善。“七五”、“八五”期间,原地矿部石油海洋局和华东石油局共投入技工教育经费1500多万元,新建了24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500平方米的实验楼、800平方米的实验楼各一栋;修建了运动场、汽车驾驶教练场、钻井采油实习井场;配套安装了4LD-150C钻机一台套,配齐钻井液、化学等专业实验室,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硬件采油技师教案怎么写,促进了办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为评估升级奠定了基础。

四是坚持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先行,抓育人机制建设。学校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把握职工思想动态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把握“以德育为先,养成为要”的工作思路,讲求言传身教、示范引领,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和班主任全天候值班要求,全面推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逐步形成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育人氛围;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指导社团工作,弘扬正气与正义、清晰责任与担当、扶正言语与行为,做实学生养成教育;按照“德高为师、行为示范”的规定,开展“教书尽责、育人尽心”、“爱岗、敬业、奉献”等专题教育活动,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和师德教育,传递正确的政治导向、优良的道德规范、崇高的职业理想,落实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与使命要求。1996年11月,迎接国家级重点技校评估检查,教职工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高质量完成迎评任务,并形成了“团结拼搏,不畏困难,扎实认真,争创一流”的评估精神。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向参与者致敬!

流金岁月(1997年--2012年)

“八五”后期,伴随着国家石油管理体制的变革与调整,1996年停止技工学校招生的消息又一次袭来,担心和迷茫仍旧笼罩着我们。学校审时度势,强化资质升级和结构调整,对内落实培训任务、对外加强联合办学;南京地质学校扬州分校、中国石油大学网络学院扬州教学点,相继落户瓜洲;创办通辉、通发两个合资企业,分流部分职工;学校借助1997年被劳动部评定为国家级技工学校,2001年增挂华东石油技师学院校牌的抓手,努力打造石油工程特色专业、加大通用专业创建力度、突出办学层次升级、强化市场需求性招生,初步形成了技工、中专、大专多层次办学模式。自1998年招生人数达1200多人后,办学规模积极攀升,最高时在校生达3000人。做好“固本强基,改革创新”两篇大文章,推进院系改革,成立“三系一部”,激活办学机制,做实了管理重心下移,教学教育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构建了强化技能兼顾素质的课程体系。2009年学校更换了性能落后、操作方式与现场脱节的教学钻机,配套安装了功能齐全的F-200型教学钻机,新建了集采油、采气、集输等功能于一体的采油气实习井场;添置了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以及PLC编程实训设施等,扩展了办学专业、增强了实训能力,提升了办学影响力,学校招生行情看涨,就业形势喜人,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学管理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0年,学校获批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启动了职业技能评价和鉴定工作,进一步拉紧学校与油田企业的联系。学校主动配合用人单位,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8年完成了华东石油局、中南石油局、西北石油局、东北石油局四个单位技能等级鉴定任务,开启了市场化服务、项目化经营的帷幕。工作成果多次获得江苏省人社厅的表彰。

1997年,学校启动DS-100C型钻井模拟装置技术改造项目的科技攻关,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攻关任务,项目获得新星石油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成功获得集团公司井控技术培训授权,结束了学校无本上岗搞培训、借鸡下蛋搞培训的历史。以技能培训开发处成立为标志,职业培训是主营业务的属性得以确认。围绕“职业培训、做大规模、做强专业、做精品牌”的演进思路。一方面学校紧跟行业发展要求,扩展培训项目、扩容培训资质、扩大培训范围,先后取得集团公司甲级井控技术、国际化技能操作人才涉外语言、一级HSE管理体系、硫化氢防护技术、二级境外公共安全、钻井平台经理、处级井控管理人员等多项培训资质,为做大培训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职业培训年平均增长率达20%;另一方面加强市场开发和用户需求调研,主动链接工作,组建专门队伍承揽西北石油局、上海石油局等甲方单位的培训任务,支持承包商持证上岗,既锻炼了老师,又树立了品牌。越来越多单位肯定、认可“华东培训”。学校老师参与培训,编写教材,实现了教培相长;学校编写《钻井平台经理》、《硫化氢防护技术》、《钻井工程》、《钻井液应用技术》等多本教材,正式出版并被集团公司作为培训指定使用教材;

1997年到2012年是学校孜孜以求、努力拼搏的十五年,也是学校调整结构、寻求突破、硕果累累的十五年,我们收获了成功,更浸润着汗水,有喜悦,也有辛酸,有压力,也有欣慰。让我们向经历者点赞!

开启航程(2013年--)

2013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断崖式下跌,油田企业进入了“极寒期”,工作量急剧萎缩、效益快速滑坡,导致学校输送人才通道不畅,招生困难;培训需求不旺,业务锐减;面临吃不饱、做不到的困境;加之集团公司压缩用工总量、分离移交四供一业、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等政策持续推进,学校的功能漂浮、定位难定、前途未卜的心情一直影响着我们;取消补贴、盈利求存、自负盈亏的压力始终相伴着我们;向哪里走?怎么走?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必须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我们的回答!从学校是人力资源服务型单位的原点出发,就能再出发找到发展方向。

一是利用办公会、工作会议、职工大会等会议机制,讲形势、找共识、聚力量、厘思路。努力破除患得患失的观念,努力增强找出路、探新路的决心,逐步建立服务、市场、经营理念,灌注成本意识、效益观念、质量要求,不断夯实业务升级、结构转型、强化管理和改革发展思想基础。

二是加强政策走向研判,定位业务规划思路。学校功能定位必须服从于集团公司和油气田的演进战略,有为而为,这是立足点,也是出发点。在“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导下,2014年,学校确定了“持续打造行业有影响、专业显优势、项目是品牌、质量有保障”特色技师学院的发展目标,明确了“职业培训是核心业务,职业教育是传统业务,职业技能鉴定是发展业务”的业务定位,规划了“教培并轨、陆海并举、咨评并行”的三步走发展思路。

三是打破边界、压实责任、做实培训部。2015年,学校撤销培训处,改变院系结构,成立了石油工程、机电工程、综合、国际化经营四个专业培训部,赋予其教育和培训双项职能,下达了经济责任指标,明确了市场开发、资质维护、培训实施、费用结算等工作责任,配套制定了全员绩效考核办法,通过价值引领,成功落实了“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一体化运行、专业化管理”工作部署。

四是突破认识定势、加强资质合作、扩展服务范围。改变送培上门、来人培训的了解定势,将培训项目部前移到工区,2014年,学校西北培训项目部正式挂牌成立,有效加强了培训与生产经营活动联系,扩大了市场份额,提升了服务的迅速性、针对性;2016年,主动承揽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实训基地的代运行工作,工区培训由游击战变成阵地战。按照“不为所有,但为我用”的方法,学校先后与中海油服湛江培训中心、渤海钻探培训中心达成资质共享的合作协议,成功取得IADC、IWCF、RECPASS等国际培训证书合作培训授权,解决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也无力解决的国际资质培训问题。

五是系统规划、量力而行、分布推进校园环境改善。影响学校业务转型的短板问题主要是:设施陈旧、功能缺失,布局不优,学校利用学员公寓和食堂建设机会,拆除老旧平房、优化校园建筑色调、调整功能布局,改善校园电路、水路和消防管网,新增学员活动中心和篮球场配套设施,整治校园河塘、道路、绿化和环境,校园面貌必焕然一新。

2013年以来,我们经历过迷茫,也出现过担心,着急当下,也思虑未来,在艰难中探索、在思索中期盼,唯独没有丧失信心与斗志,唯独没有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让我们为前行者鸣笛!

40年转瞬即逝、40年余音袅袅、40年意犹未尽,我们感怀一切、感恩所有,没有创业者的坎坷、建设者的付出、参与者的鼓励、见证者的启发和前行者的探求,我们不可能传承到精神、沐浴着关心、激发着力量。新时代、新号角、新征程,我们相信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有老领导、老同志的支持鼓励,有教职员工的尽力奋斗,华东石油技师学院明天一定更美好!

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