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军事力量 美国或将开始新一轮全球军事基地大调整
近日,据《华盛顿观察家》报道,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在提交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称,全球约19%的美军军事设施属于“冗余基建设施”,要求国会展开“基地重组与关闭测评”,如发现基地建设确实供过于求,应在2020年之后关闭部分基地,以便集中资源强化美军战备水平和现代化建设。
美军曾于1988年、1991年、1993年、1995年和2005年,对全球军事基地进行了5轮关停整合行动,为美军的历次军事转型和战略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果马蒂斯此举得以顺利推进,美军将开启第六轮全球军事基地调整大幕,这也将成为特朗普“重建美军”的又一针强心剂。
军事基地支撑着美国全球霸权
军事基地是组织、指挥、训练、部署和驻扎美国军事力量的主要场所,是确保美军完成各项任务的基本设施。根据性质不同,美军的军事基地可分为永久性军事基地、前沿作战基地和合作安全点等。
海外军事基地可追溯到古希腊城邦时期,谋求海外军事基地历来为大国地位的标准配置。二战后,美国遍布全球的上千座军事基地成为“帝国的基石”,是美国构建全球霸权、遏制苏联扩张的支点。冷战时期,美军兵力约三分之一部署在盟国的600~1000处军事基地。据美国国防部估算,21世纪初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资产价值约1270亿美元,既是美国保护海外利益的重要桥头堡,又是美国海外利益的组成部分。意大利军事力量
《2015财政年度美军基地结构报告》显示,美国军事基地总数为4855个,其中海外军事基地587个,分布在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四大洋的39个国家和地区,以中东、亚太和欧洲为重点,驻扎有约40万美军。目前,美国军事基地基本上延续了“以本土为核心、以海外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多层配置”的总体布局。
从全球战略布局来看,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可划分为3个战略区共14个基地群。其中,欧洲、中东和北非战略区有5个基地群,呈两线梯次配置。第一线由设在德国、比利时、荷兰的中欧基地群,意大利和希腊的南欧基地群以及中东、北非基地群组成,以中欧基地群为主体,负责扼守欧洲的心脏地带;第二线由英国、冰岛基地群和伊比利亚半岛基地群组成,负责增援中、北欧地区作战和实施战略核打击。意大利军事力量
亚太和印度洋战略区有7个基地群,约占美国海外基地总数的42.7%,大体呈三线配置。第一线由阿拉斯加、东北亚、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等4个基地群组成,控制着具有战略意义的航道、海峡和海域;第二线由关岛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两个基地群组成,是第一线基地的依托和重要的海空运输中转基地,也是重要的监视侦察基地;第三线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既是支援亚太地区作战的后方,又是美国本土防御的前哨。
北美和拉美战略区共设有两个基地群,分别为担负战略预警和增援任务的格陵兰、加拿大基地群和构成美国本土防御南部屏障的巴拿马、加勒比海基地群。此外,美国还拥有数量众多的本土基地,既是支援海外作战的战略后方,也是防范美国本土遭受战略进攻的防御重点。
近年来,美国根据军事战略的调整,重点加强主要战略方向的海外军事基地建设,军事基地整体布局呈现出“三东移”的特点。在西欧,以俄罗斯为假想敌和防范对象,美国驻德国和西欧地区的军事力量向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塞尔维亚、科索沃等东南欧国家和地区东移;在海湾,以伊朗和“基地”组织为防范对象,美国驻沙特的军事力量向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等国东移;在东亚,以西太平洋陆权大国为假想敌,美国驻日本、韩国和冲绳的军事力量向关岛、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东移。
关停整合军事基地意在优化存量
作为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军事基地在危机爆发后发挥着干预地区事务的作用,在和平时期也起到威慑作用,不仅是美国向全球关键地区投射军事力量、巩固联盟体系、保护海外利益和推行西方民主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消耗美国财力、将美国拖入地区纷争、损害美国国家形象的“包袱”。
完成中国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