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教案中的课堂目标虽然只有三两句话,但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必须下一番功夫的。有效的课堂目标必须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目标的说法要可体现学习结果的类别和层次,与准确的教学内容相对应,并且需要是能测量的。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合理性能够反映学生教研的精细化程度。教研员在检查学生的备课时,应从目标的表达方式、目标的有效性、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三个角度来评判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从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了解学生对课改的理解与落实情况
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现在你们普遍认可的是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中的“行为动词+名词”的叙述方法,后世众多专家不断继承跟发扬这种理论学说,提出了更多指向学科特点的行为动词,为广大教师科学拟定教学目标提供了方便条件。在这种的学术背景下,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就必须有所依循,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恰当地选择行为动词,拟定具有引领性的教学目标,真正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行为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通常也是简明的几句话,其表达方式仍无法充分展现学生对课程变革的理解程度及其对新课程标准的推进情况。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能力》总体框架陆续公布。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中学课程方案跟英语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凝练提出各学科核心能力,并基于学科核心能力建立出了质量标准内容,对三维目标进行了新的阐释。新时期教学目标的制订需要聚焦各学科的核心能力,只有全力领会新课改精神,并产生与时俱进的详细描述,才能更有效地推进课程变革的详细规定。因此,从教学目标这一环节可以知道学生对课程变革精神的传达程度,掌握学生对课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转换情况,找准教学管理跟校本研修存在的难题及现今着力点。
从教学目标的准确内容检视教风与学风
在思考教案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些学生要么照抄教参或教辅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现成表述,缺少必要的分解细化与识别筛选,要么随意为之,凑上几个条目了事,至于与后续教学内容有何联系、对实际教学有何引领,则仍然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内。这种拟定教学目标的方法虽然丧失了其原初意义,还体现出个别学生从教治学的心态不够严谨。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为例,一位教师制定的课堂目标是:“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感情,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史、情的蕴藉,品鉴技巧之美。”这样的教学目标空泛而无确切内容,也可以用在其它诗歌的课堂活动中;在理解诗人爱情与赏析抒情形式这两方面的轻重处理也发生了本末倒置,表达缺乏逻辑性。在这些目标鼓励下的教学内容设计及课堂教学可合理有序、环环相扣吗?
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师相关学科课程学习后要达成的恰当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素养,其目的在于积极鼓励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非常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模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偏重,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当下,学科核心能力已作为学生制订教学目标的指南,目标聚焦于核心能力,才能确保教学内容也相同聚焦于核心能力。
检查教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品质,对教学目标的规定并不是否定或防止教师的创造性,而是鼓励学生用研究的方法对待教学设计,对缺乏学理依据的叙述采取谨慎的学术态度。以朴实审慎的处世风范对待目标设定既是学风,又是教风,这也必将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切实影响。可以说,抓住教学目标这一关键环节,就把握了在日常课堂中准确贯彻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牛鼻子。
从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对应关系掌握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选取根据教案教学目标怎么写,教学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方式与契机,两者需要维持一致性。事实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目标大于或高于内容,要么目标小于或超过内容,要么目标是目标,内容是内容,两者几乎没有关联性。
教学目标大于或高于内容,多是因为教师简单地将单元目标或课次目标成为课节目标,缺少必要的分解跟细化,难以使目标发挥非常准确有力的助推作用。比如大学物理多以名篇的名称成为课次目录,大多数课文学习应该安排两课时以上的时间,如果将全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同时成为两个课时的课堂目标,就无法表现每一节课的侧重点。语文课堂倡导“一课一得”,只有将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一得”进行设计,才能在课程推行过程中一直聚焦目标,真正确保学生“一课一得”。教学设计通常以45分钟为一个单位,教学目标也需要明确到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案教学目标怎么写,大目标、小内容的状况不可忽视。
教学目标小于或超过内容,多是因为教师对目标的理解与描述欠缺宏观思维,尚未完全领悟和掌握三维目标、学科能力的框架,没有自觉地以新课改的观念、要求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活动。小目标、大内容的状况要借助专题培训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者几乎没有关联性,多是因为教师撰写教案的心态问题,或者教学中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不强。有的教学目标中发生了感情、价值观的叙述,但在教学环节中,没有任何内容与之相照应。有的教学目标中的“动词”指向于教师的学习行为,但内容中仍没有加以落实,仍然是学生“教”的行为描述。这样的混乱现象显著暴露出学生在教学设计时发生的多种问题。目标与内容不相关的状况要给予立即纠正。我们在课前检查教案时,要把握课堂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这一指标,对难题教案提出整改要求。否则,等到观摩其课堂教学之时,再看到问题强调问题,则很难补救。
教师设计教案要重点关注教学目标,小环节里有大文章。学校课堂管理者抓住教学目标这一着力点,可以鼓励学生学习课堂目标的相关理论常识,也可以使校本研修活动非常有的放矢。
(作者系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数学教研员、特级校长,原大连市教科所副所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02日第5版
我要被帅晕了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