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学反思: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建构自我!
教学反思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独具的格调。课后反思的精髓就在于学生应勇于质疑自己、敢于冲破、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建构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下面21世纪教育网为你们整理提供了2016高一政治教学反思(3篇),供广大教师参考!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中的政治教学工作。一个多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严肃、严谨的处世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根据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规定,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跟学员的实际状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方法地举行。在课堂活动中我有如下收获:
一、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甚至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师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别,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课堂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具体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打算,并仔细收集每课书的常识要点,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课堂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教学上非常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展现学员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教学上同学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量每一个层次的教师学习意愿跟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受到增强。
三、虚心请教其他同学。在课堂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学习它们的方式,同时,多听同学的课,做到边唱边讲,学习对方的特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四、做好课后培训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意愿,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病,同时加强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培训,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学习观念的补习,要提升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人们心结,让她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借助各种方式促使人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人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富有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先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作为它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人们学习的方式,提高人们的技能。并仔细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诸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换工作时,要非常注意给她们补课,把它们曾经学习的常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经常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跟求知欲也会逐渐降低。
五、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方式一直非常传统,这决定了学生的课堂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课堂工作中注意了教师素质的培育,把传授知识、技能跟发展智力、能力结合上去,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观念情感教育的动因,发挥教师的变革观念跟创新素养。让学员的各类能力都受到有效的发展跟培养。
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某些差生的补课,相信一切疑问就会迎刃而解,我也坚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2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
教学反思强调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实践的考察,着眼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行为之根据的解读、诊断、自我调控,以超过对不良的教学模式、方法跟策略的提高和改进,不断加深对学生学习规律的了解与理解,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效能跟能力的过程。现在,反思已渐渐变成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能推动学生个人专业化发展政治教案最后的教学反思怎么写,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推动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跟发展。本人成为一名政治教员,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省,不断探索有关教学的观念、方法、目的或者教学态度等方面的难题,将学生的“会教”与教师的“会学”结合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的素养,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使师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学生专业化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只是满足于赢得感性经验而不进行理智思考,那么他原有的教育模式及不当的教学行为就很难改变,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也是一年教学工作的20次重复;如果不从经验中进行教学反思,吸取经验教训,或许依然没法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平上,无法让自己作为一个研究型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学生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反思的主要思路
根据反思的内容能分为:教学模式思考、教学方法与方法反思、教学态度思考等。
1、反思教育模式。有人认为:现代教育所遭受的最大挑战不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的不足,而是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先进与否。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经常有什么样的课堂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课堂理念落后,而工作热情又很大,那么对学生的攻击通常就越大,正是“好心办成了坏人”。因此,当教师不喜欢上政治课时,教师首先必须思考的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否落后于时代的应该。传统观念认为学生是教学的掌控,其绝对权威地位不能受到半点挑战,学生的一切活动均需围绕教师这个"圆心"作等距离运动,不能越雷池半步,因而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完全被剥夺。学生也是被看作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教师在“现代化工厂”流水线上制造起来的“产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教师的课堂行为不得到教师的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作为一名当今的政治教师,特别是在新一轮课改正在进行的前提下,必须转变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把学生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浓厚个性的、有很大发展潜能的人。这样才能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才能在课堂过程中自觉地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观念,善待学生,少一点批评与抗议,多一点赞扬与欣赏,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幸福,都能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本人前几年虽然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但今年都有毕业的教师来校看望。原因就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岐视“差生”,相反对学习成绩不好的教师仍可予以更多的关爱,主动跟她们进行沟通。
2、反思教学方法与方法。好的教学方法与方法可对教师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的认知,使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而学生的“填鸭式”教育,虽然也能使学生认识,但疗效就有显著差别。因此,教师应对
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法进行思考。教学方法和方法的利用,关键是看教师利用的能否得当,即是否依照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及其教师自身的实际状况等,尤其应看能否落实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思想。它不在于一堂课问多问少、讲多讲少、练多练少,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能否调动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切实思维跟内在的动力,否则就常常不陷入形式主义。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就必须教师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方法来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本人在上《货币的职能》一课时,首先使教师讨论货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其次让学生总结;最后本人小结引入课题。那一节课,学生认知活跃,课后学生反应良好,本人也教得轻松。因此学生在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法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自己的课堂特长、学生的实际优点相结合,要按照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微调,才能超过理想的结果。
3、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教师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逐渐降低,使得不少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到了攻击,心理健康问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外显的方法体现出来,如教学方法简单、粗暴,没有耐心;教学缺乏激情,呆若木鸡;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重视教师的学习过程等等。因此,对教师个人而言,外界的压力并非一时所能改变,关键在于自己应可以何种形式坦然面对压力和心理折磨,缓解紧张,学会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方式,通过改变对事物、事件的评判、看法来调整自己的态度,放弃或调整这些欲望、目标,以避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差距。心态平和了,功利性减少了,就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善待学生的一些不足之处,就是批评学生的方法也讲究艺术了,这样甚至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促使教师的认知,达到了意想的结果,真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本人刚起初走上讲台时,恨不得把自已所学的常识全教给学员,有时学生不能接受,经常抱怨学生,结果就可想而知。后来一想,凡事有一个过程,做事须一步一个脚印,心态调整了,上课的氛围开始好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增加,学习成绩自然也提升了,当年的文理科两班的统考合格率均在95%以上。
当然,还有众多地方必须我们学生去进行教学反思,如学生的专业知识等。对于地理学科而言,不少学生觉得空洞的说教多,理论性太强。针对这些状况,教师尤其应灵活地处理好教材与教师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即深奥的内容通俗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理论的内容实际化等,才能让学员愿意接受你的教育,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目的。
三、积极培育教育反思意识和思考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适用的理论指导课堂实践,提高思考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思考效率,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以同事为鉴。把其它教师成为自己思考的一面镜子。通过对照反思,及时发觉自己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同时应勇于吸取别人的长处,但不能照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特征,并把它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否则,就有不伦不类之感。比如,本人在教研过程中,发现一位教师在讲解“保险”在职时用了一个形象的形容,使我受到启发,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难理解的地方尽量采取一些能类比的东西进行教学。 3、以学生为鉴。把学员的反馈意见作为学生思考的一面镜子。在思考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看法,吸纳学生的有益建议。因为学生的工作最后还是为学生服务的,一切的归宿最终还是要表现在“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上。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3
在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下面几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富有浓厚的时代氛围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跟实践性都更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地理课不仅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我觉得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地理课的基本看法跟原理之中,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如我在讲述“世界上各大国与美国成立的诸多伙伴关系”时,联系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在讲述“联合国的千年首脑峰会”时,联系联合国宪章的方针跟方法以及联合国的作用;在讲述“朝鲜半岛的和平曙光和印度之间的核冲突”时,联系当今全球的主题之一和平问题;在讲述“中美撞机事件”时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员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素质,轻松愉悦地产生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增进,从而超过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跟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实真理不仅仅可爱的装饰,而真正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教师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课堂模式,因其乏味、僵滞而逐渐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取依照中学生实际的课堂形式,强调学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偏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跟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让双方真正展现愉悦教学的哲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变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师生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并获得了很高的教学效果。
1、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员利用所学原理预测实际的素养;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教师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看法。
2、专题探讨。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鼓励学员利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难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预测实际问题的素养、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一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鼓励教师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借助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观念,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了解,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的之后,我组织学生举办了“克隆科技即将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取舍的剖析中,潜移默化的塑造了全面的看法看问题跟掌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超过教学目的。
3.组织学生建立理财方案。活动目的:让学员利用高一经济学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利润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培养教师利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难题的素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获得了很高的效果,同学们回家后跟父母商量怎样把家里的经济利润进行最有效的投资,每一种投资方法的有特点是哪个。不仅增加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政治教案最后的教学反思怎么写,而且许多父母改变了对政治课的传统观点,一直觉得这种活动非常好。
4、社会调查。理论只有跟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活力,只有使教师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不仅仅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调查式的第一步是帮助教师设计正确的调查课题,寻求符合实际的调查对象跟调查方法,明确社会调查的形式跟步骤。第二步:正式启动调查,掌握大量的跟课题有关的数据和材料,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剖析和探讨。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然后再一次走向社会,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提升。第三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一方面让书本知识受到检验跟深化;另一方面也为改造社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5.开辟“时事论坛”(高一年级每堂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员利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难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预测实际问题的素养、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打算跟主持,要求利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预测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东和平进程、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等。
三、质疑导思 激活思维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简单清楚的道理,学生未真正把握。教师可以用正确的“问题”激起学生认知的浪花,使它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认知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精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提到《政治常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力”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表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疑问;当谈到“我国经济建设遭遇资金困难的难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缓解”的问题,学生在探讨中有矛盾,但学生进行鼓励,便可以得出正确的推论。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科技提升教师学习兴趣跟课堂质量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诸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触觉、听觉上形成一定的剌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造成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常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繁杂的美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常识的获得、记忆。
Tags:2016,高一,政治,教学,反思
巴菲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