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2020-12-08 07: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故事怎么写教案_故事教案怎么写_故事怎么写教案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小学的词语故事教案应该如何打算才好呢?今天yjbys小编跟你们分享几篇成语故事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恰当、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字词组成的词句。

3、凭借课文中准确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成语故事三则-教案教学设计棒

通过阅读课本,让教师明白成语故事包涵的真切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拟订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至五年级学到了许多词语,谁能说 说你所了解的成语。

指名说

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几则成语故事。

板书:成语故事三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认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了那三则成语,你可大体说说它的故事吗?

(2)边读边画出文中的字词,力求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2、指名说

三、检查自学:

1、查生字:默写本课的生字,评议。

2、理解:俸禄

结合插图理解:张口结舌

⒊说一说通过预习理解的新词。

四、学习《自相矛盾

1、师揭示题目,提问:“自相矛盾”是哪个意思呢?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先后说了两句话,指名说一说,及时板书:

戳不穿

能戳穿

⒋同学们,通过教授的板书你看到哪些吗?

(他说的两句话前后相抵触)

⒌师小结:这就叫自相矛盾。

⒍练习朗读楚国人说的话。

⒎联系实际故事怎么写教案,谈谈自己或周围的其他人有没有犯过自相矛盾这样的出错。

7、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故事怎么写教案_故事怎么写教案_故事教案怎么写

五、小结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成语故事三则,成语故事三则-教案教学设计棒,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二

教学内容

8.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矛盾”的意思。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知道寓意的`基础上得到教育。

教学

重难点

感受寓言故事的蕴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

资源

《自相矛盾》的原文

预习

设计

1.读词语故事,要求读准音节,读通课文,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矛盾”的意思。

2.想一想第一则成语讲了一件什么事,给你哪些启发?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兴趣。(3分钟)

1.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2.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表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3.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本《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10分钟)

1.学习理解生字。

(1)学生读准词语。

(2)多种形式理解词语含义。

▲戳:用右手或长条物的顶端捅。

学生做“戳”的动作。

▲说大话。

故事教案怎么写_故事怎么写教案_故事怎么写教案

学生读句子。

▲张口结舌:张着屁股说不出话来。

哑口无言。

2.学生自读故事。

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16分钟)

学程单:1.学生读课本,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背诵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更可体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句子。

(1)学生读自己找到的语句,谈感受。

(2)学生用“夸口”的口吻读读这两句话。

生练习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评价。

试着加上表情跟动作再读。

指名反馈表演读。

3.嘲笑讽刺。

4.因为对方问,用他的矛戳他的盾结果会怎么样,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5.学生各抒己见。

6.学生联系实际交流。

7.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讲究分寸,不能故意歪曲,言过其实。

第四板块:初识古文。(10分钟)

学程单:1.学生读《一课一练》收藏夹中的古文《自相矛盾》。

2.指名读。

3.学生结合刚才读懂的课本对照着学,理解这篇古文意思。

4.齐读古文。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写作或说话中,恰当地利用一些词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入木三分的神奇效果。而这种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今天我们要学的第8课——《成语故事》(读题),它上面就出现了三个经典的词语。你明白是哪三个成语吗?其实这上面的三个成语故事就是三则寓言。(板书:寓言)

2.那你明白哪些是寓言吗?

(板书:故事、道理)

3.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板书:自相矛盾)(读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本《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自相矛盾 张口结舌 楚国 买卖

锐利 戳穿 夸口

(1)指名读词语。

(2)理解词语含义。

▲知道“戳”的含义吗?字典上如何说啊?

伸出手指头,做做“戳”的动作。

那文中写的是用哪个戳什么呢?

▲ “夸口”什么含义?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哪个大话呢?(指名读句子)

▲“张口结舌”是哪个意思呢?能帮它换个词代替吗?

2.自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词读准确。同桌再彼此读一读,纠正评价。

故事教案怎么写_故事怎么写教案_故事怎么写教案

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1.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请你快速朗读短文,找一找课文中更可体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句子。

出示句子:

我的盾坚固得更,随你用哪个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更,随你什么盾它都可戳穿。

(1)指名学生读自己找到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认为他气愤、愚蠢?相机理解“自相矛盾”。

(2)指导学生用夸口的口吻读一读这两句话。

3.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这时,有个围观的人是如何问他的?应用怎样的语气来问?

4.那个楚国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呢?

5.是呀,那个楚国人终于被你们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

6.现在如果你是卖矛和盾的人,你会如何推销自己的矛和盾?怎样能够不自相矛盾了?

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

8.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哪些道理?

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8.是啊!做人应实事求是,不然没人坚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第四板块:初识古文。

1.读《一课一练》收藏夹中的古文《自相矛盾》。

2.指名读。

3. 结合我们今天读懂的课本对照着学,理解这篇古文意思。

4.齐读古文。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生字词。

2.读熟课文,并将这个独白讲给妈妈唱。

3.《一课一练》中《自相矛盾》的题目。

二、初读课本《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1)读准,读通故事。

(2)理解生字词:戳、茅、盾、锐利、坚固、夸口、张口结舌

1.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2.指名学生展示故事怎么写教案,通过答案的非常进行指导。

3.教师相机补充

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可以借助找近义词,做动作,用词说话等多种方式。

三、再读课本,指导教师读懂故事的内容。

1.那他为什么会没话说了呢?谁再来把课文读一读啊?

(把哪人叫卖的两句话变黑)

2.有层次的指导教师用夸口的口吻读一读这两句话,并感受其中重点词句的意义。

(1)他是用如何的语气来说的呢?

板书:夸口

a.我听起来了,他非常强调了他的盾更结实,矛很锐利。谁的读法和他不同?

故事怎么写教案_故事教案怎么写_故事怎么写教案

b.你强调的是哪个? “随你”是哪个意思?

大家看,他跟第一个同学体会的不一样,读的就不一样。谁能够读出不同来?

c.你们唱出他想表达哪个意思啊?“特别得好”这个含义,你们从那个词唱起来的?“很”

d.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样读?生:因为我要提出使你们来买“我的”的矛和盾啊!

哦,有自己另类的看法,很好。

(2)指导表演读。

(3)(手指一个学生)我看你特投入,来,到后面表演表演。

呵呵!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

3.这个人为什么给你们留下这样的坏印象呢?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任务驱动

【学习单二】

(1)他的话有问题吗?

(2)“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同学们,猜猜会有如何的结果?

(3)故事应告诉我们哪个道理?

1.好极了,那我们来细细看看他说的这两句话,有问题吗?

2.评价:

你好厉害!一下就切中了他话中的要害。

问的真漂亮!

对啊!围观的人也有这种问的。读,“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如何呢?”

3.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同学们,猜猜会有如何的结果?

4.(相互抵触、不一致。)

你们理解的太具体,看来大家终于读懂了这个故事。

5.那个楚国人终于被你们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

板书:张口结舌

(是啊!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坚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6.说话那么,其实做事也有这个道理。

7.对啊!我们之后说话、做事也应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故意歪曲,言过其实,否则,也会遭遇“自相矛盾”的窘境。生读道理。

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五、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1.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有)

这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它出自唐朝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则寓言,如今它早已变成他们熟悉的一个成语——自相矛盾(读)。

任务驱动

读一读原文,尝试理解

1.出示原文:

2.都是古文,你有哪些方法读懂它吗?老师告诉他们一个办法,可以结合我们今天读懂的课本对照着学,这样很快你能够自己读懂它了。

3.用现代语言表达词句句子的含义,句子的方式可以灵活些,不必强求说法一致,意思不错即可。

作业

设计

★ (1)抄写文中生字词。

(2)《一课一练》中《自相矛盾》的题目。

★★读熟课文,并将这个独白讲给妈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