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陈庆云_中日友好医院 陈庆云_陈庆云 公共政策分析

2016-11-27 04: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队在山西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0日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军和党的八路军,该战役创歼敌愈三万的记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二、引述

忻口古为军事要地,位于太原北100公里的忻县、定(襄)盆地北部,是五台山、云中山、西峡峪中的一个隘口,在这个峪谷川道中凸起一条高度不大,南北长16公里,东西长3公里的山岭,头枕界河铺,脚伸至秦城,忻口镇紧贴山岭北端侧脚下,地势十分险要,以界河铺为基点,左是连绵起伏的云中山,右侧为岗峦起重叠的孔道,在军事上是屏障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可称为战略咽喉要地,忻口的守以失,直接关系到太原的安危。

三、忻口参战

1937年十月初我率领的一部,队伍(主力)是84师一队的敢死营,再加上从延庆、沙城突围出来,沿途收编的失散官兵总共近2000多人。转进撤退经过了永光、逐鹿、官厅、蔚县、涞源、涞水,(我部奉命在九月底经过涞源、涞水地区结集、整顿后,部队组建严明、精神军貌大有起色),然后再回河北易县、长城虎峪口、保定,转进入山西北部忻口地区。由于我部自沙城突围后与十三军失去了联系,由南京新任命的第二战区总指挥卫立煌就指派我部暂由李默庵十四军指挥,紧接着参加山西太原的忻口战役。

忻口是指住日军由北入侵太原的战略要地,向忻口正面进攻的日军,除板垣师团3个主力联队外,还有伪蒙军的两个师,总兵力二万多人,附有各种大炮100多门(系重型火炮、基层部队的钢炮除外),并随时可调动飞机、装甲车、坦克部队配合增援作战。

四、兵分三翼

卫立煌兵团与李默庵十四军、郝梦龄第九军、刘茂恩十五军为基干,编为左、中、右三路兵团分列在忻口以北的正龙堂,南怀北、大白水、南峪之线布防,阻击日军,进行忻口战役。忻口正面战场由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郝梦龄任中路军前敌总指挥,左翼由李默庵任前敌总指挥,右翼由李茂恩任前敌总指挥。敌后游击战场,由八路军总司令、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我所率领的原94师敢死队和沙城突围后沿途收编的失散官兵,仍由我全权负责指挥,改名为94师独立支队(一大队原配有的各种武器装备较为精良,配有轻重、、突击敢死队并配有24响盒子枪、特制柳叶大刀、迫击钢炮、自制,并且人人通晓武术、野外生存能力强,会骑自行车、摩托、驾驶汽车等,还有攀登高崖绝壁的挂勾、绳索等工具,具有特强的夜袭、夜战,长途奔袭的能力。

五、日敌主攻方向

10月13日,日军三个师团和特种部队(包括毒气、喷火等部队)在飞机、战车、重炮的掩护下对忻口我军中左翼阵地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我军依托阵地奋勇的抵抗,几经异常激烈的战斗,我中翼南怀以南灵山制高点,被敌攻占,整个防线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卫立煌严令李仙洲部实施反击收回失地,李部奋力激战,但日军用几十门重炮进行轰击,再加以飞机又来,轰炸助威,反击失利,李仙洲重伤而归,在这紧要的时刻,卫立煌动用我军劲旅,十四集团军的郝梦龄、李默庵、陈长捷全部力量,进行一场殊死的决定性的反击,坚决夺回阵地,

日军方面下了更大的赌注,集中了坂垣师团全部的日军主力,用五十门重炮,更猛烈的轰击,并出动了五十架次的飞机轮番狂炸,紧接着用坦克、装甲车掩五千多名日军成梯队潮水般的向我南怀中翼和左翼阵地攻来。我军为了最有效的歼灭日军,采用炮兵、步兵协同作战方式,待敌人的装甲车、坦克,掩护步兵到我前沿阵地仅20米左右,突然用大炮对敌进行轰击,在这激烈的大炮步兵协同作战中,我步兵也时有受到炮火的误伤。

我军誓死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一日之内我军组织十几次反冲锋,主动抗击敌人,缺口终于补上,阵地收复。14日,日军攻击更烈,援援不断的增兵,一开始就打成胶着状态,到16日,我军中路军展开了强劲的攻击行动,阻止敌人主力从南怀突袭忻口的企图,独5旅旅长郑廷珍阵亡。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到前沿阵地督战,相继中弹壮烈牺牲,师长李仙洲,旅长于镇河、董其武火线负伤。陈长捷接替郝梦龄任中路前敌总指挥,敌方与我军在红沟谷地带前往复拉锯战,阵地失而复得,敌方攻击方向直指中路不断从南怀投入兵力,以期直贯忻口,敌对谷地冲击未能得逞,转而争夺宫村以南高地,在二〇四高地和横山阵地,两军反复争夺阵地数日之内几易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