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教学反思该“反思点”什么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作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也许作为名师。” 教学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跟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探讨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探讨跟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跟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做出的行为决策或者因而形成的结果进行探讨跟预测的过程,是学生专业发展跟自我蜕变的核心原因,是一个优秀学生在蜕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能力决定着教授的教学素养和在工作中加强研究的素养,那么,我们在课堂反思中该思考点什么呢?
一、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超过预先设计目的的作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机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变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举办的心得,或是在备课时尚未考虑到而在课堂上时常显现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那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省,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他们归类整理提高,形成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供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升课堂教学素质,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形成自己独具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二、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任何一节课,即使学生的教案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故估计不足,对某个疑问阐述有失偏颇,或者对某个难题的处理感觉力不从心等。对他们进行解读、梳理,并做出深刻的反省、探究,使之作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填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师生高度负责的体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准的客观需要。
三、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出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诸多问题,有时课堂上难以迅速解决,教师把从学员方面反馈过来的顾虑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课堂和复习,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顾虑,教师对教材中的难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非常浅显,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去,促使自己未来对这一方面的弊端加深研究,使之知道透彻。
四、思所难,突破瓶颈,化难为易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所谓教材的症结,是指老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式、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出来,并且进行深入细心的剖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减少学生处理教材难点的素养,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瓶颈,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五、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教师要静心沉思:摸索出了这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什么创新,知识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众多弊端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取舍,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抉择,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要怎么改进,写出新课堂设计,这样学生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研水平。
课后反思的“七应”
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堂(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取舍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解读、分析跟解构,才能产生自我反省的观念跟自我监控的素养,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建立教学艺术,以期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一应思考教学行为能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非常注意培养教师的科学能力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代教学要求脱离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率极快,只要具有获得知识的素养,就可以借助许多渠道获得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课堂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课堂过程的灵魂。
二要思考教学活动能否“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强调:“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成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产生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跟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学生相处、积极互动、共同演进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与物”关系,而是“我与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教师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互相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顺利的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产生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成为平等的一员在参加学习过程,进行灵魂的交谈与精神的融合。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已出现教学,那是唯有教学方式体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三应思考能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成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模式下,教材的首要功能也是成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发生,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跟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除了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变革中的一些改革模式却带有试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不是不允许质疑的论断,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跟深化。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成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看法,使老师、教材和教师作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四应思考教学过程能否存在着“内伤”
要思考自己能否在故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雕刻细琢,教学方法中的“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探讨热热闹闹,回答疑问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教师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能否富有实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感情、态度、价值的差异?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种“内伤”必须严肃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省、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能否展现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去历程、去感受、去体会、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除了要在教学上迅速将这种微妙之处散发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融合,并借此引起师生举行探讨,给教学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要运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能拓展学生的课堂思路,提高教学水准。将其记录下来,可以成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六应思考教学过程能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依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禀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气质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景的营造还是内容的展现,无论是难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答,均须“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举办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尽可能地营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教师的认知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七应思考教学过程能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体现在问题的探讨上,只要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能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争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它教师,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能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需要学会的技巧、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别,甚至会丧失部分学生的独立审视、质疑、发言的权利。那么究竟解决了多少“疑难疾病”?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加、体验了学习的幸福、获得心智的发展呢?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