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倪维斗_倪维斗院士去世_清华大学 热能系 院士

2016-11-22 16: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倪维斗_清华大学 热能系 院士_倪维斗院士去世

■王奇

倪维斗

倪维斗,能源动力科学家。祖籍浙江宁波,中员。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1950年入清华大学,1957年获苏联鲍曼工学院工程师学位,1962年获苏联加里宁工学院副博士学位。1990年获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荣誉博士学衔,1991年当选为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1962年至今就职于清华大学。曾任国家煤燃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攀登计划”B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能源战略与技术工作组中方组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培养博士后十名、博士研究生四十余名、硕士研究生三十余名。

倪维斗是享誉中外的能源动力专家,倪母的言传身教、留苏的求学经历、对能源动力事业的孜孜以求、强身健体的意志品质锻炼无不折射出其精彩人生的每一瞬间。

“自古忠孝难两全”

——倪母的言传身教

倪母严梅卿出身于殷富之家,生性温柔聪慧,对倪维斗的影响非常大。幼时的倪维斗目睹了上海沦陷、国土遭践踏,日军对当地百姓的欺凌,这引发了他对日本人的仇恨。

1942年秋,倪父倪家玺在湖南衡阳设立了一家办事处,让妻子带着孩子们过去团聚。当时倪氏四兄弟的年纪分别是10岁、9岁、8岁和7岁。倪母1912年生人,时年30岁,她决定带着稍大些的老大维永和老二维斗从上海出发去衡阳找丈夫,同行的还有倪维斗的姨妈、姨父及他们的两个孩子。按照事先策划好的路线,倪维斗姨父一个男人加上妇孺五人共六人从上海坐船到宁波,然后途径奉化、临海、丽水、龙泉,再由福建的浦城、建阳、邵武,到江西的南丰、广昌、宁都、吉安、莲花,经界化陇入湖南茶陵、耒阳而至衡阳。整个路程如果是换做今天坐一个晚上的车就到了,可当时一路上有土匪出没,还要通过沦陷区的封锁线,坐船、汽车、火车,轿子、步行等花费了五个多月的时间才抵达目的地,路上非常艰苦。倪母赶上例假,血顺着腿流,倪维斗当时虽然不懂,但看到母亲走路蹒跚,又要照顾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坚韧、刚强,这些对于9岁的倪维斗来说,记忆非常深刻,并从母亲那里学会了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劲头儿,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磨练。这段母子寻父,对倪维斗人生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不仅增长了许多见识,这是今天的年轻人很难体会到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如何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只是时隔几十年了,直到今天,每当一想到母亲,倪维斗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倪母在晚年重病弥留之际,其实是非常需要亲人照顾的,但时任副校长的倪维斗工作繁忙,也只能是雇个保姆在医院里陪伴母亲,自己一周去一两次探望,算是聊以,而母亲却是在半夜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的情况下离开人世的……回念及此,倪维斗感怀惆怅不已——自古忠孝难两全啊!

真正解决问题要回到原点

——留苏的求学经历

倪维斗曾两度留苏,第一次是19岁到25岁,第二次是28岁到30岁。这段时间是人生很重要的时期,是一个人各方面都在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倪维斗感觉自己对苏联的了解还是比较深刻的,认为苏式教育,包括其他一些体制,还是很好的。

倪维斗印象最深的是教机械零件设计的老师,上课时一边写板书一边讲,把六块黑板都写得满满的,讲完正好下课铃响,真是一绝,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受过非常严谨的训练似的。

教工程制图的亚美尼亚人阿鲁斯坦莫夫教授,是学生们最惧怕的老师。考试的时候,他会拿着尺子和红笔在学生们交上来的零部件总装图上随意划一下,然后让你再画出其剖面图,所以同学们要想通过这门课,就必须特别熟练地掌握,还必须从空间概念上了解零部件的结构和布局,而且铅笔怎么削,阴影如何画都是有章法的,这培养了大家一丝不苟的精神。从完成日常作业到毕业设计,倪维斗那几年下来总共画了七十多张图,都是这么画下来的,张张都像是可以自我欣赏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