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心得:学习《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2020-09-16 10:0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语文听评课记录_听课后怎样评课_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下载

学习《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 从来都认为讲课评课是凭感觉的事,说好说坏关键看人,什么人开会,什么人评课,什么场合评课,谁来听评课听了无数人评了无数课,没有留下丝毫的觉得,更谈不上进步。这几年听得更多的是名师的课,想克隆,想使自己的课堂也可突变,服务儿童不敢说,至少使自己课后能紧张起来,却发觉一切是徒劳。名师依旧笑春风,我们的课堂没有改善。 听评课出了问题!学习名师出了问题!如果您跟我有相同的体会,请一起用心阅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我读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下载,如同眼前一亮,好像看见了前行的模式,光是这些似乎就是让人兴奋。 最大的收获是对“教材”的明确定位。王教授将教材按照功能不同分为“定篇”“例文”“用件”“样本”。这是该书中统领全文的重要概念。之前的许多对教材定位也是泛泛而谈提出一些观念,如:“用教材教”“教读本”“教英语”教材究竟是哪个,几乎没有人用科学的定义进行标注。模糊认识就是教学模糊的缘由,也是教学失效,教学评价无效的关键因素所在。王荣生教授则从课程论的视角出发,明确强调了需要按照教材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随之而来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听课后怎样评课_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下载_语文听评课记录

而建构在这种的概念下的评课就更具理性与科学价值了。属于定篇的,就要在这既定的,确定的篇目中找寻到值得欣赏的地方;当做例文的,就要参照这个事例,从实例中迁移模仿;当做样本的,就要关注样本的典型性,找到典型中的规律;当做用件的,就要用足,用之导读,导写,导思,导议,导行。不同的课本定位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也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上一节课之前,我们应想清楚的是:教材的定位是哪个?我要教的是哪个?之后再考量达为成目标,我可做什么,该如何去做。基于这种的了解去备课,你就不会在考虑课堂如何吸引人,怎么把课上的花俏,怎么煽情,如何出“效果”上大费周章。因为这种都是与教学实效无关的原因,最多是锦上添花而已,可是很多的青年花最多时间琢磨的。 明确了这一关键概念就更容以知道:为什么学习名师这么久,什么都没学到?王荣生先生总结三点:其一,好以及坏,本身就不存在;其二,课堂原本就不需要是靶子或是范例,不能高举旗帜,也不能绝对批判反对;其三,关注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美术,是与有效的教学行为分离的一种崇拜时尚的急躁情绪。非常到位的评论,我想,青年们要是知道这三点,就是向前进了一大步。 先说第一点,认同!评课议课,不能用简单“二元论”。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下载_语文听评课记录_听课后怎样评课

常听身边的学生感言:这节课真好啊!这节课真是一塌糊涂!好与坏不能一概而论,它们是互相兼容,彼此依存共生的。语文课堂的活力所在就是因为多元善变,与时俱进,与儿童灵光闪现相呼应,而“好”就必须是一种动态的活跃,随时随地的切合,点到为止的辅助。而我们常说的“好”指的是课堂教学效果,这是一种笼统的觉得,也许为追求这种的“好”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下载,过程中具有很多的方式,过度的包装,生硬的牵引,甚至是取而代之的结论呈现。而真正有益于儿童母语发展的“好”的元素仍被遮盖,掩盖,替代。好不好要由成人说,也不是当下立刻就说,语文课堂是关乎终身的大事。看似“坏”,其中通常带着“好”。例如看一个新学生上课,没有什么方式方法,不会营造氛围,只是一个颈儿带着小孩读,你说坏么?倒不见得,不信课后比一比,那些华丽课堂之后,不少儿童文章还读不通呢。所以,带着非常崇拜的态度去听名师课,带着学好不学坏的功利心去唱名师课,听到最后,名师还是名师,你就是你。 说到第二点,我很惭愧。自己也当时这种旗帜鲜明地议课,看来是一种浅薄和鲁莽。再看看杂志中不少篇章,有高举旗帜对名师课大加赞赏的,挖掘出一般人看不到的大义大作文章,看得后辈啧啧称赞,直夸赞“生得太迟了”;也有将课说得一文不值,好像别人都是浪得虚名的,课堂就是小鬼把戏,他是钟馗,现在要捉鬼打鬼,要压榨出“棉袄里藏着的小”来。

听课后怎样评课_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下载_语文听评课记录

这样的评课应该说就是哗众取宠的。王荣生教授觉得在发表言论之前,评课者要想清楚的是:这节课属于哪个性质(教材定位),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目标定位),儿童的原始状况是哪个(起点定位),之后再关注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方可评价出有效性在那?对谁有效?有没有限制以及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说到底,名师课也好,普通学生课也罢,都是教学研讨和探究的“样本”。你有听说过研究者对取样品头论足而不推行有实质意义的研究么?没有,但在教育科研领域中,这样的怪象却更常见,想通了是不是觉得好笑? 提倡研究,也就切中的第三点:课堂终究是为成人发展服务的,最应该研究的是儿童的发展,而不是教师的发展。因此,王教授提出:观摩课,请老师面对成人而坐,不是面对学生而坐!这样的言论更透彻,很直接,也更到位——我们的观课评课,目标出错了。评的主题需要是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儿童发展,而不是教师课堂方法怎么,艺术性有多高,解读又多妙方向错误,再写出什么鸿篇大论也是徒劳的。所以,我们学习名师,看的是热闹,没有看到名师之“名”就在于使小孩欢喜,让孩童长进,让小孩受益。看名师课堂上的小孩才是学习名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