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收藏版 | 在线教学工具手册汇编(含理论+方法+资源+管理+评价)

2022-06-06 03:1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编者按

为了更好服务疫情期间大中小学校在线教学,本文整理汇编了MOOC公众号从2020年2月11日-3月17日期间有关在线教学的专家文章。第一期汇编主要分5大模块(共36篇):

1.【理论】在线教学相关理论(6篇)2.【方法】如何开展在线教学(21篇)3.【资源】在线教学资源获取和使用(4篇)4.【管理】在线教学管理(1篇)5.【评价】在线教学评价(4篇)

一、在线教学相关理论

(一)1.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陈丽教授主讲。

(二)1.作者:张婧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杨业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生。2.导言:“互联网+”时代表现出的一大显性特征为信息超载,人类有限的注意力成为一种稀有资源/能量,因此保有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获得在线教育创新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从生物学中克莱伯的3/4定律来看,集体注意力流系统与外界进行的“能量消耗”(集体注意力的积聚与耗散),维系着课程学习空间的“体重”(集体注意力的流转量)。在此理论基础上,将在线学习的复杂性、动态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纳入理论框架,可以构建在线课程的开放与平衡的集体注意力流系统。

(三)1.作者:约翰·丹尼尔爵士,世界知名远程教育专家,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主席、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主席、英国开放大学校长等职;李薇,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2.导言:当代在线学习发展源于工业革命的技术。当时,为大规模制造更为廉价的好产品,人们使用了新的方法和机器。技术打破了早年间阻碍人们大规模地以低成本获得优质教育的“铁三角”定理。函授教育及其后以多媒体为基础的开放远程学习为数百万人带来了灵活性学习。目前的在线技术已经为中等后教育带来了不同维度的更大的灵活性。机构应该着意探索这些新的灵活性,着力创造让学习更为深入、让学习成果更为有效的机会。

1.作者:郭文革

2.导言:与在线学习的“灵活性”相比,班级授课制需要依托一个固定的“地点”,因而对教学方式、教育组织等带来了诸多的限制。对面对面、班级授课制的依赖,使“教室-大楼”成为学校办学的一项最重要的“重”资产!尽管经常有人提起梅贻琦先生关于“大学、大楼、大师”关系的名言,但在实际办学层面上,国家办学标准的“人均校舍面积”,大学引进大师的首要条件,都要求——建大楼。一个坐落在固定地点的“教室”,怎样在人类教育系统中获得绝对重要的“地位”?在线教育又将怎样颠覆“教室”的权威地位,让教室变成一项办学的“轻”资产,以提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型教育供给模式?

(五)1.作者: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六)1.作者:王敏娟,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学习设计与技术系终身教授、作家,SSCI,SCI与EI期刊的特邀编辑。2.导言:人们对新学习机会的需求持续增长以及新的信息系统和通讯技术不断涌现,使得在线学习成为了教育实践中的中心话题。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框架,使那些有着不同文化、语言背景的远程学生产生有意义参与学习的经验。我们使用新语“Cybergogy”来描述建立在线参与式学习所采用的策略,描述了为不同背景的远程学生创设认知、社会和情感三方面的学习经验。Cybergogy的核心是参与式学习,在参与式学习中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探索适当的资源、与其他人进行小组协作并以有意义的方式建构知识。

二、如何开展在线教学

(一)

1. 作者:杨琴,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蒋志辉(通信作者),博士,长沙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向阳,博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2. 导言:在线学习是当下教育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与形态,探究教师(即时性和临场感)与学生(情感学习、认知和动机)间的关系不仅能揭示在线学习的本质,更能实现在线教育提质增容的诉求。

(二)

1.作者: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工党支部、电工教研室

2.导言:为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国内工科类高校学生居家隔离现状,文章对学生群体的学习状况开展了多方面的问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及笔者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分析了学生心理、学习诉求及学生关心的资源保障、学习效果等情况。同时,针对教师线上线下教学实施可能存在的困惑,以及如何抓住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契机开展教学实践,提出了“以师生身心健康为核心,灵活采用线上直播课堂、线上集中答疑、线上过程考核,线下视频讲授、线下资源自学、线下分散答疑等相结合的授课体系,突出实施职业素养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功能”为一体的“三上三下两突出”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以期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高校学生“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教育部总体要求,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和教学效果。

(三)

1.作者:北京大学教务部

2.导言:在当前特殊时期,有不少原本不熟悉在线教学的教师要迅速开展在线教学工作。那应该如何认识线上课堂和以往线下课堂的区别,如何利用现有的手段保障在线学习质量,如何从种类繁多的新技术挑选适应自己的技术?我们采访了几位已成功实施多年在线教学的教师,把他们的建议整理如下,供新开展在线教学的教师参考。

(四)

1.作者:焦建利,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计算机原理教案下载,博士生导师;周晓清,在读博士;陈泽璇,副教授,在读博士。

2.导言:“停课不停学”是教育部应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带来的延期开学而提出的新举措。为了帮助此举措更有效落到实处,该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国内一些典型的延学期间各地各类在线教学方案及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归纳了网络在线课程、网络直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电视空中课堂等四种典型“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形式。在此基础上,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实践主体提出了针对性的实施建议,以期为特殊时期的在线教学献言献策,为国内大中小学快速部署、实施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五)

1.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部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芒教授主讲。

(六)

1.作者:武法提,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AIE)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七)

1.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明烛团队

2.导言: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运用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等技术搭建云课堂,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便利。如此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史无前例,政策如何到位、系统如何支撑、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如何学习、家长如何应对等等。在此期间,遇到了一些问题。新方式带来新问题本身并不可怕。我们提出的这些思考是希望帮助师生在特殊时期通过在线教学来共度难关,而不是认为仅仅这些方式就能实现教育的全部理想。希望能和老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共同努力,共克时艰。

(八)

1.作者:鲍威,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2.导言:通常,在线精品课程的完成,需要前期大量精细的教案设计、音频影像等教学辅助资料的准备、以及各校教育技术团队的相应支撑。但疫情事发突然,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在无法获得上述基础条件保障的情况之下,仓促上阵的“无经验”、“无准备”、“无外援”的“三无教师”。作为这类教师中的一员,基于本人在寒假Ed.D博士生在线教学的前期体验,在此与同行交流如下体悟与心得,期望对教师快速适应线上教学有所裨益。

(九)

1.作者:李松,博士,研究员,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教学部;张进宝,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徐琤,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导言:在线学习活动是影响网络课程质量以及在线学习效果的关键。目前,网络课程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无论是理论认识,还是实践探索,都存在显著不足。根据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调研的结果,在线学习活动按学习方式可分为自学、听讲、探究、体验和问题解决等5种基本类型;从设计的角度看,在线学习活动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监管规则、学习支持、评价规则和学习资源6个构成要素。设计在线学习活动时,要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围绕活动构成要素,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设计活动各方面的内容。设计完成后,开发人员还应反思设计过程。

(十)

1.作者:郭文革,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学士;理学硕士;高等教育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教育技术系系主任,现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全球华人教育技术协会理事。

2.导言:我的研究方向就是在线教学,确定这个研究方向始自于2003-2004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bany分校访学。2004年春季,我在那里选修了人生第一门全在线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大众传播与教育》。这是一门异步在线课程,小班制(20人),密集而又高质量的师生、生生交互学习活动,使得这门在线课程的质量大大优于普通的面授课程。我被深深震撼,也深刻领悟到,在线教学的核心不是录制音/视频课件,这些“资源”都可以用优质图书、纪录片等替代。一门在线课程最核心的任务是设计高质量的交互教学活动,通过优良的学习活动设计,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学习。

(十一)

1.微信号: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十二)

1.作者:陈庆章,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和高级会员、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2.导言:疫情状态下,网络学习(线上学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很多高校已经确定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网络教学(线上教学)。从前一阶段网络教学情况看,不少学生和教师都有抱怨,对网络教学的效果没有信心。其实对于这样大规模的规范的网络教学来说,很多教师还是“新入职”教师,而很多学生也是“新入学”新生,如何提升网络教与学的效果有其客观规律的,只有把握了这些客观规律或做法才能使得网络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笔者20年前就开始做网上教学的工作,而比较有成就感的教学是2010开始的《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公选课)和《网络与人和社会》(通识课兼新生研讨课)的教学。今天在这里从提升网络教学效果角度,给出一些具体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十二)

1.作者: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十三)

1.作者:胡小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四)

1.作者:李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2.导言:学习支持的理念从何而来?具有怎样的特征?学习支持发生的情境与核心职能有哪些?这些职能都需要我们的老师来承担吗?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介绍,以期让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能够全面认识学习支持,规划和开展相关实践。

(十五)

1.作者:穆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王孝金,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导言:在在线学习中,深层次学习的发生对在线教育有效、持续地开展意义重大。深层次学习是学习科学重点关注的内容,不论是在常规教育还是在线教育领域计算机原理教案下载,一直都追求深层次学习的发生。然而,在在线学习项目广泛开展的今天,在线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并未如预期那样令人满意,深层次学习鲜有发生。如何促进在线学习中深层次学习的发生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内容分析,本研究以在线学习中深层次学习理论框架为基础,聚焦在线学习中深层次学习的策略,重构促进在线学习中深层次学习发生的策略模型及相应学习活动。

(十六)

1.作者:宋灵青:博士,副编审,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许林:编审,社长,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李雅瑄:硕士,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教育治理。

2.导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为积极应对疫情对教育的不利影响,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应对措施。出台的在线教学政策为中小学生“有学上”提供了保障。为进一步提升在线教学质量和学生居家学习质量,该文梳理分析了影响教师在线教学、学生居家学习的因素,根据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教师一家长一学生”共同体框架模型,并分析其发展阶段特征和指导策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班级虚拟共同体的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希冀可为提升学生居家学习质量提供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