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新突破
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创新,着力营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以大改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近日全面启动,督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督查重点包括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四方面工作23项重点内容,旨在着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着力推动重大政策举措、重点投资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加快落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本视频分析了日本经济在七六十年代的腾飞之后,如何陷入了僵局和日本政治刺激经济的政策,以及再次停滞的深层原因,包括经济上、观念上、体制上和政治上的原因,但对日本经济的前景持希望态度,讲述了日本经济腾飞和经济停滞的经济、体制、政治原因,并预言了未来日本经济的复苏。
第一,进行政治实践真理标准的思想大讨论。在中国,任何一次改革都伴随着一场大讨论,都有理论上的交锋,通过理论上的交锋、思想上的辨谈、价值观的激荡达致改革共识。每一次中国的思想解放都给中国带来了新的面貌,新的气象,比如真理标准大讨论、市场经济大讨论、姓社姓资大讨论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的进程。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中国,没有思想上的解放,就没有真正的政治大国。没有思想上的解放,就没有以民主为取向的政治改革。思想解放使人们进行了政治新视野,形成政治新观念,进行政治新世界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思想的争论改革会成为跛足改革,很容易在政治改革和政治实践中失去方向。为争论是智慧,争论更是智慧,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放下历史包袱,不走回头路。在争论中,可以避免政治体制的暗礁和险滩,化解政治改革风险,使改革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对过去“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表述。同时,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和运用更加自觉、更加娴熟。在政治建设中,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进行真理标准备大讨论就必须正确对待和利用好现有的政治思想资源。中国已经有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合法资源,而且资源十分丰富:一是抗战时强调的民主资源;二是马克思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资源;三是中国签的《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普世价值资源;四是改革开放的民主理论资源;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资源;五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这些理论资源放成一起,就是一个丰富的理论体系。
第二,捍卫宪法尊严是一个现代政党的基本使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宪法是实现宪政的基本标志。纵观世界各国,确立国家秩序,就是确立宪法秩序。宪法有成文宪法和非成文宪法,成文宪法以美国为代表,非成文宪法以英国为代表,在现代社会,宪法基本上都是成文宪法。宪法给公共权力立规矩,给公民权利立规范,给国家立秩序。对于中国而言,宪法还给政党确立了活动的界限,给政党立规矩。宪法就是国家的规矩,有了宪法,捍卫宪法,社会就会有良序。一个国家的尊严取决于宪法,一个政党的尊严取决于宪法,一个民族的尊严取决于宪法,一个公民的尊严取决于宪法,如果宪法没有尊严,如果宪法之上还有权力和政党,那么宪法就会成为权力和政党的工具,甚至成为个别人实现政治野心的工具。宪法之上无党法,宪法之上无权力,是宪法尊严的重要标志。现代政治就是政党政治,政党的捍卫宪法方面具有特殊的使命和作用。一个政党的任务除了在经济上推动经济发展,在社会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之外,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捍卫宪法的尊严,使宪法成为人们的政治圣经。,即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就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员在遵守宪法和法律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在秩序规则内解决公平正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解决公民正义的基本方式是平均主义,即等贵贱、均平富。但是传统的公平正义带来的往往都是非公平正义,追求公民正义导致南辕北辙,原有的公平正义被打破,新的非公平正义又产生,因为要求公平正义的农民起义靠权力,建立公平正义也靠权力,权力在打破旧公平正义的同时又建立了新的非公平正义。在奥维尔的《动物庄园》里,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一种动物例外。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所有的臣民都是平等的,但皇权除外,新皇权打破了旧公平正义,又建立了新皇权本身的非公平正义。中国的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与公平正义不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打破周期率靠民主,更要靠法治,靠规则,同样,解决公民正义同样需要靠民主法治。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的思路就是制度思路,必须建立民主法治制度才能解决公平正义。在罗尔斯看来,公平正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平等的自由,一个是机会的均等,一个社会的不平等,必须有利于社会的最少受惠者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公平正义具有词典式排列的特点,即平等的自由优于机会的均等,平等的自由具有优先性和不可妥协性,且不能与社会利益作交易。而能保证公民正义的只有宪政民主。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对中国的重要启示在于,制度是决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宪政民主制度,没有宪政规则,公平正义即使存在,也可能失去。权力是公平正义的最不可靠的保障,当权力陷入公平正义本身的时候,就会成为公平正义的蚕食者和掠夺者,造成社会最大的不公,甚至如托克维尔所说的法国大革命一样,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
二者的功能性博弈,决定了政治秩序的环境和效率,同时也决定了政治冲突治理必须以“稳定、和谐、善治、善政”为价值指向及上述治理范式,这些都对政治冲突的治理限度提出了要求,而社会和政治的现代性运动则直接提供了边界。 政 治理 论素 质是 思想 政治 工作 者一定要 具 备的思 想政 治观 点 、 正 基础 知识 主要是指 哲学、 经济理论 、 政 治理论 、 党 的建设和 历史等 确 的政治方 向和立场 、 扎 实的马克思 主义 基本理论 水平和认识能 力。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敬畏权力,时刻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底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五,正确处理执政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已经强调了正确处理党和政府的关系,党和政府的关系就是执政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因为国家利益需要有政府来完成。没有永远的执政党,现在执政不等于将来永远执政,国共两党对于执政都有长远的认识,所以在执政党之上还有国家,不是在国家之上还有执政党。现代国家都为政党提供了活动的范围和限制。当执政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执政党的利益要让位于国家的利益。
第六,政治体制改革在技术层面展开。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理论,更需要政治技术。亨廷顿说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是把渐进改革与闪电战术相结合的政治家,革命家常有,政治家则具有稀缺性。政治技术是一门高超的政治艺术,这种高超政治艺术的行使需要精英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民众的觉醒,要运用精英与民众的两种力量适时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既要主动出击,又要顺势力而为,既要无为而治,又要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动权,在改革共识的基础上推动技术层面的改革。既要搞争论,也要不搞争论,在技术层面不争论,在大原则上要争论,在争论中取得原则性共识。应适时地废除劳教制度、取消上访制度、削弱政法委功能,落实好宪法规定的司法部门的具体功能,使司法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使司法人员忠实于法律而不是忠实于个人。
当然,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在哪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政治体制改革这一大关必须过,因为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停滞不前只会加深社会矛盾、政治矛盾、官员矛盾,增加社会震荡的风险。
(东网首发 on.cc)
霉菌给了中国加大岛礁建设的绝佳良机